心理分析中的沉默(下)

我们知道,这种沉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条件,使分析者得以接受和吸收来访者向他告白的心思和意念——而且尚不只此。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沉默犹如一个梯子,可以让我们下降到深处。但一旦到达深处,这个梯子就可以不用。当然,沉默有许多种,甚至有程度上的不同。

我们说,有冷酷的沉默,有逼人的沉默,有顽梗的沉默,有不赞同的沉默,有责备的沉默,但也同样有怡人的沉默,有表示赞同的沉默,有谦卑的、谅解的沉默,因此,“沉默”一词可以把种种对立的意涵包括在内,有时有正向的意义,有时有负面的意义。譬如说,有所谓“默许”,但也有所谓“无言的担绝”——女人对于向她接近的男人,便有这两种不同的反应。

古代语言(例如埃及语)的用词,意义并不那么对立,后来加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却变成了全然不同的词义。例如拉丁文中的clamare,意思是“喊叫”,但clam的意思却是“秘密的”;德文中的stimme,意思是“声音”,但stim的意思却是“暗哑”。我们不得不假定,沉默是初始的,而语言则是从沉默中产生,就如生命是由无机的东西产生,由死亡产生。

《内在之声》【美】狄奥多·芮克
翻译 / 孟祥森
编辑 / 阿朴
图片 / 网络
西安厚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9:00-18:00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