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汽车产业发展怎么样?
1、 智能联网、无人驾驶、汽车电子等领域均在全国处于最前列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苏州机动车保有量超508万辆、全国第四。苏州汽车产业基础扎实、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了覆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新能源“三电”、智能网联系统等细分领域的完备产业链,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十年,苏州汽车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10%,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电子等领域在全国处在最前列。
苏州不仅能造车、能造好车,而且还深度参与了全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协作:
100家全球整车重点企业和100家全国整车重点企业中,宝马、捷豹、路虎、长城、奇瑞和金龙共6家在苏州布局;
100家全球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中,有41家在苏州布局,其中6家在苏州多点布局;
100家全国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中,有8家在苏州布局;
苏州全市汽车全产业链口径规上企业中,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5家,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更是多达543家。
2、 推进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当前,一大批智能车联网全产业链行业头部、核心、关键企业在苏州集聚,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围绕激光雷达等产业链主要环节,苏州全市加速培育和集聚一批创新型企业,覆盖30余个细分领域,累计建成智能网联道路 396.4 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总长超 2000 公里,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智能车联网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2023 年上半年,苏州全市智能车联网相关企业产值同比增长 15%。
3、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进程
坐拥庞大汽车产业链的苏州,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同时,苏州也已定下目标,到2025年时,苏州全市汽车整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车联网等新兴领域产值占比50%以上。
到2025年,除了加快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进程并实现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0万辆以上外,苏州又提出了一个饱含机遇但也充满挑战的目标是——引育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落户。
4、 长三角地区汽车人才起薪均值排名前三
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汽车产业重镇,产业基础坚实、产业链条完善、综合实力雄厚。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构筑起制造业发展的全新优势。
根据智联招聘《2023年上半年行业人才供需&起薪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材料类、能源动力类、计算机类人才起薪排名前三,起薪均值分别为9907元、8159元和7450元。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可以看出材料类人才起薪有明显优势。
智联招聘「汽车行业求职季」正在进行中...每周二周三15:00将有全国重点区域汽车名企招聘直播专场,微信视频号、微博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