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与气球
与队友划着充气船,重返上次被水面下的树桩劝退的水域。好容易穿行过了树桩和枯枝最多的河道,还没来得及放下心来,就听见不远处的木桥上有幼儿大哭不止。
桥下水面上的睡莲丛中飘着一个白色球状物体,桥上的幼儿指着白球继续哭,父亲抱着他、和母亲一起安慰他。我们几乎都能看见和听见这对年轻父母的慌乱。
“我们划过去吧?”我说。我了解幼儿的感觉:当下,白球是重点,心爱的玩具从手里飘走是重点,玩具拿不回来是重点;我甚至能想象:往后,白球以及这件事情会被遗忘在记忆的角落,但是弄丢心爱的东西的感觉、以及看得见却拿不回的感觉,会潜伏在意识深处,成为一条细细的裂缝。
“那要看着点树枝,不要中途漏了气。”队友说。
于是小心翼翼地往浅滩方向划过去,果然树枝不少。于是就很慢。
我们的动作引来桥上幼儿一家以及路人的关注。幼儿先是止住了哭,接着又开始大哭。估计是我们速度太慢,阻了他刚刚看到的希望。
终于能用桨够到白球了。是泳池里常见的充气球,图案也是常见的旗。我先拨着球过来,队友再接住。幼儿终于不哭了。
“我们拿到球了。”我晃着手里的球对着幼儿喊。同时示意年轻的父母往近处的一个桥墩走走,我们试试能否从桥下把气球递上去。一位路人女士特意走过来,表扬我们说好棒。
桥面太高,气球太轻。幼儿又开始大哭。
“到最近的那个观景台吧?”队友指着桥洞那边的观景台。这是目前最合理的方案了。可惜幼儿听不懂,继续大哭。
年轻的父母抱着幼儿,大哭的声音在桥面上、树林小径中快速移动,催着我们逆流而上。
两组人马几乎同时到达目的地。幼儿已经止住了哭,看到我们船头的气球,他终于放下心来,立即要往水里我们船边走。
“这是你的球,”等船靠岸停稳了,我笑着递过去。幼儿接过球,脸上的表情是高兴的、害羞的和不知所措的。
“谢谢!”年轻的父亲说,年轻的母亲在拿着手机记录。
“说谢谢啊,”父亲抚着幼儿的头,温柔地说。幼儿还沉浸在失而复得的不知所措中,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们。我能帮年幼的自己说出这种感觉:是内心那条细细的裂缝在无知无觉中被不动声色地修复的感觉。
“不客气的。”于是我们道别,往湖中央继续划船。
“这一段逆风,还有不要打扰到前面的大雁,”我们要开始留心下一段水域的“暗礁”了。
“谢谢!”是背后的岸上传过来的小小儿童的大大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