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心搞钱的人都是什么样的
查看话题 >自由起飞的33岁
可能是我平时炫耀自己太多了,时不常就有人提意见:书生我知道你很强了好吧,你能不能别只讲自己,你不是总说自己跟一帮小伙伴一样实现了提前退休么,能不能分享一下别人的案例啊?
今天就满足一下,先给你们讲个别人自我成就的故事——
这伪小鲜肉是1990年生人,有自己的信仰,在家居士,今年33周岁,没有恋爱结婚生子的打算。他的想法是:相比于恋爱结婚生子,时间自由和财富稳定增长带来的满足感,会让人身心舒畅无法自拔,实现了这种生活之后,人也会不自觉地愿意花更多时间来重视健康和取悦自己,这已经能达到相当程度的满足感,不想在世俗的层面上更上一层楼了。
我先替他炫耀一下他有什么吧:世俗层面的,他已经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名下有了几套房、几个店面,同时也买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纯进口AMG高性能版SUV,每天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闲着没事就亲自设计装修自己的房子,以此作为消遣,就跟我每天录视频一样找点事做。

为什么要通过装修房子来消遣呢,这就要从他学生时代说起。
他的整个高中时期可以用折腾来形容,当时心思完全没有放在应试教育上,当时就在已经考虑赚钱给自己了,每天都是在研究代购、给住校同学带早餐赚取零花钱,就具备了赚钱的意识。高二那年倒是去了一个美术班,也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成不成的再说那种。可没想到,专业成绩轻松名列前茅。
本意为这就是自己的方向了,好巧不巧,当时受很火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影响,让他萌生了想去部队当兵的念头,也知道自己身体底子不太好,于是想尽了各种办法转去了体育生,结果这么再一折腾,迎来的就是高考失利,就去了一个很普通的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到了大二的时候倒是如愿以偿去部队服役了两年。
大专毕业后,他在母亲的说服下,先是选做了一份一线销售岗的工作,这点跟我很像,但跟我不同的是,我做销售很开心,他做得很不开心,每周都要打好几次电话给老妈,吐槽同事之间的利益牵扯勾心斗角。一年后,离职走了,反正也算是听从过母亲大人的意愿了,他妈也没说啥,于是他就开始了放飞自我模式。
跟我的模式一样,当时他问遍了周围的人当时都在干啥、能否带带自己,然后就在某高中同学的帮助下伪造简历去了一家大公司的设计部,又回到了艺术生的路线,主要负责环境艺术的建模渲染工作,因为半路出家,他每天周旋在专业人士之间不断学习新领域的各种知识,通过实习期之后便开始独自负责整个项目的对接,直到现在,他的前同事们,谁都不知道他是非科班出身。
但是上班并没有让他开心,相反,服役的阶段以及上班两年半的经历,让他特别不喜欢失去自由的感觉,特别是上班,他觉得自己的时间被他人支配后,浪费在了一些不值得和不情愿的事情上,很被动。
又是,某天当他接到了朋友合伙建民宿的邀请时,没跟家里商量直接辞职了,翅膀硬了嘛,无需经过父母同意了,就去了南方某古镇景区,开始投入民宿的设计规划,因为得益于最后那份工作的专业性,他的加入,让民宿的整体设计风格有别于当时古镇的其他同行,很快项目便脱颖而出,把一个原本瓦砾堆里摇摇欲坠的破房子改造成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标志性建筑。



那么也就是这一次让他深切感觉到了:自己做点啥,是远比上班好赚钱的。
与此同时,新问题也出现了,他开始发现民宿服务行业一定是需要从业者的全身心付出的,于是几年下来,自己本是个好脾气的,也逐渐暴躁起来,吐槽各类奇葩住客的事迹成了微信朋友圈的风景,虽然时间是自由的,但总感觉心是累的,就觉得有点跟初心相违背了,初心要的是通过努力实现自由的富有。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和他没少在一起交流民宿的经营和自我定位的问题。
紧接着,2020年初疫情突发,4月重新恢复营业后开始有了危机意识,明白目前自己的收入过于单一,一条腿蹦跶总不是那么回事,没安全感,一旦疫情不能消停就只能喝西北风。
当时他也是听了我的——至少要保证自己两条腿走路。于是2020年8月份便火速落地执行自己的第二条腿了,再次问了一大圈自己半径之内的人都在做什么之后,瞬间就前往去杭州投奔朋友步入电商行业,选了一条相对小众的服装类目开始研究。
三个月后项目顺利上线,服饰风格依然跟之前做民宿一样的原则,走差异化路线,坚持自己掌握设计打版,不走拿货模式,这样的好处是既把主动权放在自己手里,同时又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转化,以应对疫情期间随时随地的风云突变。在他的严控之下,半年就收回了成本,同时不得不感叹:线上生意比实体好做,因为当时疫情中,实体还是受限的。
截止到目前,他开店第三年,一直坚持低成本运作模式,绝不盲目扩张,就在目前经济下行状态下,虽然同行倒闭很多,但他的店仍能维持收益增长,求的就是一个“稳”字,每个月会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策略缩减营销成本。
今年作出的重大改变,就是培养心腹,当下这一摊子买卖夯实成熟、可以自行健康运转了之后,自己开始逐渐放权,网店那边和民宿那边开始培养自己人,各用一个心腹来坐镇,具体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做,把自己的时间解放出来,只负责分析和决策,就跟我的模式很像了。但我的生意更彻底,我是每摊生意上都有一个主理人,分析和决策都是主理人来做,我就是个甩手掌柜,彻底退休。
所以他也感慨,回过头来看,要是当年他在高中时期就明确目标走电商路线起步,恐怕应该早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回头才体会到,选择,真的是比努力要重要得多;自己做点事情,真的是要比上班靠谱得多,当然这也得益于他高中学生时代就培养自己的赚钱意识,而不是把所有的宝都押在应试教育上。
所以,有点发现我和他的共性和不同都在哪了吗?总结下来就是:
1,别迷信应试教育;
2,一旦机会出现就要去尝试、去落地、去执行;不要受原生家庭控制,翅膀稍微硬一点赶紧飞掉实现独立;
3,勿忘初心,永远别忘了自己最最初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永远以这个初心为唯一核心战略目标,没有之一;
4,自己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第一时间去问自己生活半径里的其他人,但凡有一个人愿意带着自己飞,赶紧奔过去抓紧机会全情投入;
5,再就是,无论做什么,永远以自己将来是要做老板、做老板的老板为目标,而不是以打工者为目标;
6,每一个已经成就起来的事业成型运作之后,安排自己的心腹去坐镇,自己抽出身来去开发下一个生意。
同时——绝不考虑第二个人加入自己的生活——这最后一点,你们同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