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月度总结
——2023年6月总结——
【写作打卡】1825(最后一个星期没有打卡)
【同人创作】0(颗粒无收的一个月)
【电影】2部
【电视剧/番】1部
【阅读】3本
拖延症啊拖延症,我该拿你如何是好。比起五月,六月似乎和拖延症的拉锯战似乎占了上风,但事实上我还是失败了。不要说是写作,我连日记都没有写几天,总结的时候简直羞愧到令自己无地自容。
没想到时间会过的那么快,转眼的功夫23年的上半年就结束了。发生了很多事,但是很多事我其实已经记不清了,有时候我会翻看我的手账,依靠那些我随手记录下来的文字才能从记忆的深渊里勾起那么一点回忆。
本月最开心的事是和前圈最喜欢的老师推了同一个角色,因为话题多了发现老师本人比想象中相处的更加有趣,和老师每天开心地吃瓜等待发饼盘角色非常非常开心。只不过由于老师过于犀利,导致我常常在磕糖的时候猝不及防吃了一大口的刀。但这把刀却又非常有道理,让人不得不含泪咽下。除此之外,还买到了林塞的同人本,时隔多年后终于顺利地买到了同人文本。
其实整个月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有很多灵感的碰撞。只不过因为我的懒惰没有记录,让这些有趣的谈话从我的脑袋里飞走了。(真的非常对不起这些有趣的谈话)七月份最重要的任务是调整我的运动和作息,以及是老生常谈的战胜拖延症。
最后住自己旗开得胜吧。
BOOKS IN JUNE
书名:《京都喫茶店》
时间::2023年6月3日
推荐指数:☆☆☆☆
很有趣的随笔书,比起那种专业的介绍书更像是杂志专栏文章的合集,读起来很轻松不会给自己造成任何的压力。
“喫(chi)茶店”看完书之后才知道其实就是上了年纪以后的“咖啡馆”,和那些可以快速打包咖啡带走的连锁咖啡馆相比喫茶店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真正安静下来休憩的个人场所。绝大多数的喫茶店其实都是家庭店,所以菜单也很简单:除却老板钻研的几款咖啡(通常是维也纳咖啡或者是混合咖啡,餐点也大多是三明治、蛋包饭或者是看似“常见”的甜点),每一家喫茶店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就连店里挑选的歌曲也都是老板精心挑选的。走进一家喫茶店,你不会觉得是来到了一家咖啡店反而更像是去朋友家做客。
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很羡慕霓虹那边能够将那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延续至今以及对某个点的不断坚持钻研(换在当下的环境是完全无法想象数十年如一日钻研并且在店里只提供维也纳咖啡,绝对会倒闭的)。但是比起网络上看到的皮蛋咖啡,酱油饴咖啡,或者奇奇怪怪的克苏鲁咖啡……我还是会选择传统的维也纳咖啡吧。
比起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潮流,我想我更愿意去相信那些经过时间潮流冲刷过后留下来的“老东西”。
书名:《东京八平米》
时间::2023年6月13日
推荐指数:☆☆☆☆☆
书看到一半才发现其实自己很早之前就买过吉井忍的《四季便当》(虽然只看了一个开头就丢在旁边了)。兜兜转转,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和吉井老师缘分未尽(臭不要脸)。
这本书也算是专栏类型的散文随笔录,没什么特别的主题想到哪儿写哪儿,甚至可以说是吉井老师的日记也不为过。于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跟着吉井老师见识了东京的独立电影院(能够彻夜播放小众电影,我好羡慕),和《京都喫茶店》里讲的完全不一样的只在凌晨营业和开在鱼市里的喫茶店,中国妇女开的定餐店(它熬过了疫情,坚挺地存活着),还有日本的澡堂(书里说写完这本书的时候又少了几家,情况不容乐观),一些便宜但是很好看的艺术展。 吉井老师在讲这些地方的时候当然也不可避免会讲到人:日本人真的毫不避讳谈及死亡,他们随随便便把死这件事挂在嘴边,全然不像我这里大部分老人那样用一些隐晦的词去形容。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了打夜工工人而开在凌晨的喫茶店,里面的店主是一个非常有格调的老爷爷,像极了rpg冒险游戏里给你颁布任务的导师。那一章内容特别长,我一边读一边想等我攒够了钱去日本东京,我也要去那家只在凌晨开放的喫茶店去见见这位master。结果这一章还没读完,吉井老师就告诉我,master已经去世了。吉井老师的文笔很轻灵,但再怎么轻巧的文字在书写一个人的死亡时都带着些许的沉重。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跟着吉井老师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轻松的开头看完却莫名有些伤感和难过,不过更多的还是释怀。可能一次的离别令人难过,但当离别次数变多,习惯过后我们就能平静地和那些离开的人和事说再见。不得不说,习惯真是一件可怕的东西。
书名:《夜访吸血鬼》
时间::2023年6月18日
推荐指数:☆☆☆☆☆
在蹲守多抓鱼三个月后,我终于买到了实体版。(为自己鼓掌)拿到手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安妮的文笔非常动人,阅读过程中忍不住划了很多线,想着以后当写作素材来进行练习。但这一行为导致我在整理阅读笔记的时候整理到怀疑人生——即使是电子手打,也打了两个工作日的晚上。
发现了自己真的很喜欢和大众喜好的反着来,比起坏的很有魅力的莱斯特,我反而更喜欢书里那个优柔寡断,懦弱却始终坚持保持着人性光辉的路易。《夜访》很有意思的一点里,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好人,就连看着最像好人的路易也杀了很多人,做了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坏事。所以真的不要随便招惹一个脾气好的人,这种人真的发起火来非常非常可怕。(被整锅端烧死的吸血鬼剧院的吸血鬼赞同点头)
我其实一开始阅读只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读的,可能还是因为最近原耽书荒,而我家兔告诉我这个作品非常的gay。于是我就去看了。本人就是那么的肤浅。但是刚开始读了一个开头,我便忍不住跟着路易一起思考:拥有永恒的生命到底是一种赐福还是一种诅咒?
这真的是一个很无聊的议题。莱斯特听了都要大翻白眼,大部分世人听了或许也会嗤之以鼻,鉴定地告诉我,能够长生不老拥有永恒的生命,当然是一种赐福。但换做是我,我大概会觉得这是种诅咒吧。人生本没有意义,将生命不断地无限拉长,就像是苦难被无限拉长了一样,想想就令人痛苦不已。
MOIVES IN JUNE
作品:《夜访吸血鬼》
时间::2023年6月22日
推荐指数:☆☆☆☆
因为是先看了原著再看的电影,剧情方面改编实在是略有些不尽人如意,私心扣掉一星。按某个吸血鬼骨灰爱好者亲友的评价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阿汤哥和皮特的盛世美颜。此话不假,而且电影剧情一看就是不打算拍系列剧的样子。(但凡《夜访》拍成系列电影,也没《暮光》啥事儿了。主观暴言,如有冒犯提前抱歉)书中第一部为后续作品埋下的伏笔在电影里全部切断,于是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完整的作品。不过由于细节的缺失,也很容易没接触过原著的观众产生疑问。
当时疯狂安利我看这部作品的家兔和我说这是个gay片,但是她没想到我会选择先看原著。看完原著后的我表示,为了不让电影显得更加gay里gay气,编剧真的已经尽力了。电影开头路易死了老婆和孩子,原著里其实是他觉得害死了自己的弟弟。母亲和妹妹的角色电影里也没有出现。莱斯特转换路易的地方也不是墓地而是医院;当着沉睡妹妹的面,路易看完了人生最后一次日出。
书里的莱斯特也比电影里更坏,克劳迪亚的教育其实更多的是由路易负责。书中克劳迪亚对莱斯特的感情也更像是对父亲的崇拜和对父权一种憎恶。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当克劳迪亚得知真相的时候一股脑儿将所有的仇恨转移到了莱斯特身上。克劳迪亚做出这种选择其实也不足为奇,毕竟悉心照料自己的妈妈和撒手没的父亲,选谁一目了然。
电影里在这方面处理的有点模糊,为了平衡人物塑造将这段分给了莱斯特导致很多人会下意识同情莱斯特以为他养了两个白眼狼。但事实上,虽然莱斯特不缺钱,但他们在奥尔良生活时所用的一切开销都是由路易一手投资赚回来的(虽然莱斯特有钱,但他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所以书里的路易一度认为莱斯特当时转换他只是为了他家的大豪宅和钱(其实人只是对他一见钟情,再次强调莱斯特不缺钱,他只是爱路易的脸——不是)。
电影的最后,当记者激动地希望路易将他转换——他被路易迷住了,希望他可以成为路易的伙伴,路易眼底露出了意料之中的悲伤和难过,随后他就在房间里凭空消失了。如果说电影里的路易在克劳迪亚死后还保持着一定的人性,那么书里一口咬住记者吸血的路易则已经彻底封闭住了自己的人心。有点好奇后续会怎么发展,容我再找找书的第二部哪里看。毕竟也不指望电影还能再拍第二部。
作品:《小跳步和乐福鞋》
时间::2023年6月24日
推荐指数:☆☆☆☆☆
当之无愧的新番NO.1。大陆译名的《跃动青春》比起这个名字,有些过于普通。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直译的《小跳步和乐福鞋》无论是读还是看文字都会觉得很可爱。
可能是年纪大了,白天的搬砖泯灭了我想拯救世界的雄心壮志。比起热血漫这两年逐渐更乐忠于轻松的纯爱日常番,看高中生追逐梦想或者谈谈恋爱什么的就很令人心情愉悦。虽然打着纯爱番的标签却是一部群像剧,除却最重要的男女主大到重要的配角小到背景板的角色都刻画的非常立体。最重要的是,这部番没有急吼吼地上来谈恋爱,完整地展示了普通学生从相识,成为朋友,认识到自己喜欢对方这一个漫长的感情过程;这一点感觉放在现在大部分的快节奏艺术作品中真的非常难得。
最喜欢的当然是女主美津未,不过最能引起共鸣的是男主志摩。看番的时候看着男主仿佛是在看另一个自己:无论自己想不想都会无意识出现的讨好型人格;突然陷入冷场时人群里的调节器;笑容像面具一样永远焊在脸上,其实背后是根本没力气笑的面无表情脸。生活很无聊,未来很迷茫,人生像是一个永远望不到底的深渊,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前进,继续前进又有什么意义。于是感觉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坠落;直到志摩抓住了一根蛛丝。
在追更新的时候一直在循环op《メロウ》。我听歌几乎不看歌词,只听曲调,在10集前我并不能够理解为什么明明是很欢快的节奏听起来却莫名令人觉得悲伤。但直到志摩站在走廊阳光照不到的阴影里,看着站在阳光下的美津未转身向他跑来,bgm响起的那一瞬间。不需要歌词,我一瞬间听懂了——这首歌是志摩的心声,所以曲调那么欢快,却又如此令人悲伤。唯一庆幸的是,在发现这部番的时候距离第一季完结只有两集了。所以包含着不舍的心情非常快乐的狂炫了10集。等明天七月份就立刻下单漫画来看。
作品:《相助 The Help》
时间::2023年6月29日
推荐指数:☆☆☆☆☆
刷微博看到的片段讲解,因为很有趣所以去找资源看了。结果发现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其实并不是主角,为此还在豆瓣上反复确定了一下人物职员表。(……)发现自己的这个行为有点蠢蠢的。
看完后和朋友分享这部影片,她问我这是讲什么的,我说应该算是上世纪美国黑人平权电影吧。她后来又问,那平权成功了吗?我想了想,告诉他没有,这只是一个聚焦小人物的平权故事。故事结束,你甚至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迎来的更好的未来,还是更为激烈的人种带来的对抗人生就此戛然而止。黑人女佣们只是从这件事得到了勇气,她们会用这些勇气去帮助自己的同胞也会对自己“遥远”的未来再一次充满信心。或许,电影里的她们不会成功,但是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她们的女儿接受采访,不会再如她们母亲,说出“我知道我未来会成为女佣。”这类话。
电影的结局,艾比里恩走过密密西比州富人区的林荫大道。镜头静止不动,光透过树梢,割裂出很多光的小碎块、艾比里恩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但是镜头里的光却越来越多。我突然想起去年看过的同样是平权的一部电影《妇女参政论者》,电影的最后女主在黑暗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教堂点燃了一根蜡烛,借着微弱的烛火抚摸着书扉页上签下的那些名字;随后镜头转向窗明几净的房间,白色的衣装和美丽的白色百合,妇女们手捧鲜花从狭窄的屋子走进了世界。天空很蓝,世界很大,路也很长。
© 本文版权归 Ariel_Fre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