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五十岁之后的去路(财新首发)

Throughout many periods of history in the west there has been a real worry about what you do with women who are past their childbearing years. As I can confirm, women with long grey hair can make people anxious.
——-says Mary Beard (英国重量级古典学家)
人类学学者,作家何袜皮在一席谈她的调研对象“小区保安”,谈到五十岁以上的女性,因薪水低廉(价格便宜),被雇佣为楼管,惹得小区业主们心生不快(不是高大帅鲜,不够显摆),雇主们便干脆安排她们上夜班,希望夜色能掩盖她们的衰老。
夜色或许能掩盖她们的衰老,GDP却不一定能掩盖它的滑落——女性地位越低,GDP就越低,这是学界公认的事实。不信?看看阿富汗。塔利班上台后,绝大部分女性被驱出大学和职场,这一举措为本来就如履薄冰的阿富汗经济雪上添霜,80%的人口陷入极度贫困,举国靠援助度日。联合国发展项目(UNDP)预测,如2024年国际援助缩水30%,那么阿富汗人均收入将锐减40%。该项目驻地发言人Burayo Buzurukova说,女性权利被大幅限制是阿富汗陷入赤贫的重要原因。没有女性参与,该国将无法脱贫。
性别平等对GDP的影响有多大?根据欧盟教育文化董事会(DG EAC)2016的研究数据,推动性别平等,尤其是职场性别平等,将令欧盟整体GDP在2050年到来之前上升6.1%到9.6%;McKinsey全球机构也早在2015年,用15项性别平等指数,分别在95个国家做了调研,其结果和欧盟的结果接近:在假设经济行为不变的模式下,推动性别平等,将在2025年前为全球带来28万亿美元,即26%的增长,其分量等同于2015年中美GDP总和。
为什么性别平等对GDP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你恐怕不用等到小学毕业就能想明白。拿性别平等中重要的参照系之一“女性年龄对其就业影响”举例,我国女工退休年龄是50岁,女高管理是55岁,只有拿高级职称,才能工作到60岁。而时下女性平均寿命却是80.88岁,女性从告别职场到告别人世,整二、三十年都处于“经济无为(economically inactive)”的零产出状态, 怎会不给一个社会的经济带来影响?其次,资本建制下的企业,用人时会考虑培育成本,谁会在短暂的工期内,耗费精力去栽培一批很快被年龄卷走的员工呢?
针对女性的招工和退休年龄指标,对负担生育责任的女性尤其不友好。生完两三孩子,再带上十年娃,想重振旗鼓,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处处碰壁的年龄,眼前只有一道重返家庭的窄门,侧身一跨,便从青年跨入晚年。漫长的余生,做什么呢?重复的家务,重复的隔代带娃,重复的经济困顿……女性的一生,变得如此短暂又漫长。短暂如烟花的学业、理想和事业;漫长、琐碎而拮据的居家生活。
大龄女被职场排斥,给社会带来的改变,何止GDP那么简单?男性们指责女性身上的拜金主义,抱怨她们对婚姻对象的物质要求过高。能不高么?一个五十岁就被视为高龄,必须躲在夜色里才能勉强赚点生活费的就业环境,倘若连婚姻这座靠山也崩塌,喝西北风?可见女性的经济状况,不仅会影响婚恋市场的天平,加重男性已经非常沉重的生存负担,还会严重影响婚姻质量,从而影响后辈的心理健康。
大龄女就业难、退休早的问题,反射了一个古老的文化现象“厌女”。女子十二岁,金钗之年;十四岁,豆蔻之年;十六岁,碧玉之年;二十四岁,花信之年;三十岁后,画风一变,什么徐娘半老,昨日黄花,残花败柳,翠消红减,人老珠黄……便一个接一个来了。女性在这种文化里,始终被视为绿植花卉式的观赏对象,表皮一旦暗淡起皱,价值便大打折扣。文化上的厌女,被嵌入各种明文和潜规则,就成了机构性厌女。机构性厌女,像老牛反刍一样,又反返过来反哺文化上的厌女,如此便构成了女性职场生涯的闭环。
作为女性,生活在英国,我还是有些暗自庆幸的。不是说英国社会彻底杜绝了文化上的厌女,但至少它在千方百计打击机构性厌女。比如招工一栏不能填写年龄,否则就是非法的;比如男女领取国民退休金的年龄是相同的,都是66岁;比如我身边会不时冒出一些六十多岁还在拿全奖读博的女性, 因为博士申请不设年龄限制,如此种种。
说一段我的亲身经历。前年我报名英国国家写作中心才华扶梯项目,填写申请表时,发现它没设年龄一栏,大喜过望,立刻交上了作品。两个月后,我被通知入选,获一年全免一对一写作课。和我一起入选的,还有其他九位英国作家,貌似有七位与我年龄相仿或比我年长,只有两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前年我四十六岁,在我们那,这就是范进中举;今年更甚,六位获选者当中,竟有三位貌似已退休。难道主办方和评委都偏爱长者么?才不是!比如项目负责人就是一位蓝头发的年轻女孩,穿着Dr.Martens式的爆款。其实想想也很简单,写作这门手艺,和各行各业的手艺一样,是和一万小时定律以及大量生活阅历绑在一起的,哪有那么多少女天才?所以必须感谢这些去年龄化的立法,让我们不至于一过四十,就得忙着给自己打造事业的棺材。
leave all meaner things To low ambition, and the pride of kings. li...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