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2020年-2023年 找自己
2021年,我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随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三孩政策出台引发热议;顶流吴某凡因强奸案获刑;李靓蕾把素来以“优质偶像”自居的王力宏拉下神坛。2022年,女足问鼎亚洲杯冠军群情激昂;徐州丰县“铁链女”事件曝光骇人听闻;唐山打人事件引发众怒,主犯获刑24年大快人心...

渺小如我,一粒尘埃,有幸考入这里,成为一名卖报的小行家。在年富力最强可以享受青春红利的时候我选择了生养两娃,母乳至3岁零9个月才开始重新步入社会。记得重踏写字楼时我是恐惧的,和同事打招呼前都要做一番心理建设,绞尽脑汁将自己的谈吐伪装成职场人。曾经有明确规划从4A策划做到品牌市场部的我这几年弯弯绕绕尝试了不同职业,摄影、互联网商务、消防、社区...文能PPT武能扛相机,从有心仪公司主动抛来橄榄枝到海投简历无人问津。最终痛下决心在35岁之前把自己交给体制,历经两年奔赴北京城各大考场,共应聘30多家单位,最终有幸上岸这里。刷到公示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感叹人生到此自己做过最牛的三件事:足月生产双胞胎,全母乳喂养,考进妇女报。
关于公考经历,我觉得我可以写十万字,这里我要说的是: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受他人观点干扰,认定一件事就去all in。
只不过,虽然上岸,但我还是错过了80后的黄金成长期,错过了青春红利,一切归零。35+仍然是个新人,欠下的迟早要还。
美国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所涌现出的自由女性主义认为,女人乐于享受工作带来的刺激、地位和成就感而选择去工作,他们渴望家庭以外的身份[1]。珠宝品牌De Beers在千禧年推出了一款“右手之戒”的产品,打出了一系列广告语:“左手轻晃摇篮,右手统治世界”“左手是承诺,右手是独立” “左手捧书读,右手成为书中人”“左手为爱情而生,右手为精彩而活”“左手责任,右手悦己”“左手说我爱你,右手说我也爱自己”。这些文案是基于其代理机构的洞察-女性并不想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做选择,她们两者都想要。相信受众在看到这则广告时都会不由地汗毛竖立为之一颤,因为它们触达我们的内心。

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4A的工作充满着挑战,加班至凌晨,不断的头脑风暴和提案,文件夹里躺着修改到第100版的PPT。但营销人都向往那里,任意天马行空,花钱如流水。直至现在我仍然喜欢听播客营销案例,读《第一财经》,刷《广告狂人》,在前公司校友会里潜水,收集洞察报告,暗示自己从未脱离广告圈。但转眼间做起了一份不需决策不需谈判不需创意的事务性工作,且单位性质较之前全然不同,虽然表面进到了一个“舒适圈”,似乎一眼能望到退休,但这三年实际很拧巴,苦苦挣扎想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突破点,硬要折腾要创新,结果呢,依旧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碌碌无为的人。

报社的环境和儿时记忆里妈妈爸爸的单位一样,90年代的味道。钢笔、墨水、信纸。

每天拿着暖水壶去水房打热水。
外套:无风不起
马甲:corange
打底衫:wenhanyuan
裤:madewell

报社坐落于“城中第一佳山水”的什刹海。因此我们有一版文化周刊叫“什刹海”。

入职后不久渐渐得到认可,有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对得来不易的工位我爱护有加,把很有年代感的柜子重新装饰了一下,用两块小花布将玻璃门蒙上,变身复古又清新的模样,办公桌是隔壁用来放打印机的电脑桌,椅子套上印着“地震分析预报局”,椅龄大概和我的年纪差不多,坐垫是一位退休老同志留下来的。虽都是旧物,却相得益彰,别有一番调调。
衣:auldcat
裤:lululemon

我的通勤穿搭风格也渐渐趋于机关老干部风。每天泡茶,读报。
衣:kaukokaipuu
裤:ACNE

女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内核。体现在运动上,无论跑步、跳绳、游泳,靠核心发力;体现在工作上,一技傍身,持续学习,敢于担当;体现在打扮上,不管不顾,风格统一;体现在亲密关系上,爱自己,关注自己,提升自己,只有美丽自信才会遇到良配,相爱但不依附,可亲密也可独立,有随时抽身的底气;体现在欲望上,接受“坏”的自己,想要就坦然追逐,不内耗不拧巴;体现在母性上,学会自私,自我实现,少替他人作嫁衣,少自我感动;体现在心境上,不焦虑,容貌身材不焦虑,养娃不焦虑。
从前我不出门就不洗头不洗脸,出门不拍照的话便会随随便便,只有见人或活动或拍照才会人模狗样地亮相,但因为不是惯常风格,样子也极其蹩脚。内核稳定,就是要表里如一,风格统一。这不需要我太过用力和花费时间,干净的妆发,清洁平整的衣服,健康有活力的笑容和身材是标配,在此基础上稍花些心思添加亮点。
当然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土妞儿,土,可能就是我贯穿一生的风格。日常不穿砸块儿棉服、冲锋衣,电动车不装棉帘子,是我最后的倔强。
衣:see turtledove
裤:lululemon

在发行季里,接电话和登记订阅这种简单但繁重的重复劳动让我忙到怀疑人生。
毛衣:auldcat
裙子:kaukokaipuu

来到报社后,通勤穿搭明确了风格,简洁大方舒适中带一点点小活泼,在周遭的环境里不觉突兀,在严肃的氛围中不显刻板。旧衣服利用起来一衣多穿。
衣:juicy couture
裤:miumiu
鞋&包:prada
这件毛衣穿了至少十年,百搭又活泼,至今仍然很喜欢。包包也有年头了,大概是我的最爱。


裙:kaukokaipuu
包:juicy couture
也是个有年头的包了,轻便好背,樱桃元素很俏皮。场景如此现代必不是单位,这是一次吵架负气出走住的酒店。《欲望都市》里Carrie婚后准备把自己的小公寓卖掉,但在跟Big吵架后发现这里可以是自己的“避风港”。女孩能有一间自己专属小公寓再好不过,那里是你的退路和你安全感的来源。来自35+已婚姐姐的温馨提示。


个子不高,体型微胖,不想在穿搭上太费脑子,连衣裙是个不错的选择。
裙:corange
鞋:Amanda Bond


2021年附近喜欢上了一些原创自制品牌,简洁舒适,价格适中。
裙:auldcat
鞋:Amanda Bond


裙:sparking eyes
鞋:nike
包:madewell

裙:sparking eyes
鞋:superga

裙:波洛蜜多
靴&包:juicy couture


衣:波洛蜜多
裤:lululemon

裙:ginger ale

裙:lost & found
靴:stuart weitzman
包:vivienne westwood


外套、衬衫、裤子:record yourself
鞋:prada



春日里,报社门前的海棠花总是格外艳丽耀眼。


不过在我这里国内小众设计师的款犹如快餐,我穿个新鲜后也就腻了,长久的爱还是来自品牌考究的剪裁做工及面料。年轻时是美国加州风情甜美风juicy couture的拥趸,35+开始喜欢低调简洁的英国品牌Margaret Howell。上班之余在如此“复古”的工作环境中自拍成为了我一大乐趣,喜欢买衫胡乱搭配,不发出来让人品头论足一番岂不可惜。
做“全职妈妈”的时候好像更有精力研究穿搭,但那时不是风格不定的问题,是为了穿搭而穿搭,嗯不错,拍张照吧,拍完了脱掉,那些穿搭没有应用场景,没有灵魂。慢慢明白,女人在看到自己价值,以及被呵护被滋养后,很多问题能够迎刃而解,无师自通。好比在打扮上,我不停买买买,但很少让自己出彩。上岸之后,仍然平凡,但是我脑袋上的灯泡亮了,我精神抖擞。
衣&裙:margaret howell
鞋:superga




夏末,上下班路上仿佛穿梭于槐花林。

衣&裙:margaret howell
鞋:Amanda Bond
包:madewell

裙:波洛蜜多
耳夹:tiffany

报社曾经的资料室,84年创刊至今的每一期报纸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数字化转型后这里已经变成了演播大厅。



衣:prada
裙:chictopia
鞋:stuart weitzman
非常喜欢的一套,圆领西装外套适合上身壮硕的我,不会显得臃肿。裙子是刘清扬设计里相对低调的一款了,但不失俏皮。



衣:margaret howell
裙:班尼路
鞋:superga
包:juicy couture
适合当下场景的旧衣物还是会拿出来搭配。多次出场的superga帆布鞋我已经穿烂许多双,百搭且舒适。班尼路牛仔裙有20年历史了吧。对juicy couture的喜爱还在延续。

从一楼的古早办公室搬到了楼上的另一间,装修和铁皮柜仍具有年代感。


陪伴我5年多的通勤小车,找工作的时候虽然卑微,但每次都会事先了解单位地址,希望是骑车所能到的地方。通勤路上我沿北京中轴线骑行,故宫筒子河是上下班途经,更是我成长的地方。
裙:margaret howell
包&鞋:prada


衣&裤:margaret howell
靴:ferragamo

包:mulberry

裙:MHL
靴:思加图
耳夹:trifari
也是一双有20年历史的靴子了。


报社楼梯能拍出线性透视的冲击感。
外套、围巾、连衣裙、靴子均来自margaret howell
包:madewell

衣:45R
耳夹:Tiffany

报社旁边有个小小的龙头井公园,每年春节前后都会挂满鲤鱼灯笼,很别致,路过的人都会侧目或驻足。



衣:margaret howell
裤:Ein
鞋:山背后

衬衫&连衣裙:margaret howell
鞋:山背后
这套蓝色穿搭有点幼态,但还是喜欢,翻出古早暖水瓶带入镜头,因为色调很搭。


通勤路上路过北海公园的外墙。

衬衫:chictopia
耳夹:trifari

关于拍照,35+在摄影的态度上有些变化,出片明显减少,不会特意为某个场景专程跑一趟,单反利用率低。用得最多的是iPhone,理光的GRII和GR3x,便携、高画质。也不得不说理财方面我虽然是个白痴(在学习中),但在投资相机这事儿上我真是眼光独到,手里的几部相机堪比Chanel的CF,价格涨势良好。拍摄环境基本从日常里找,放大细节,捕捉瞬间,人物专注情绪表达。另外就是,拍娃拍得有点腻了。
结语:
讲了很多年的经历,又说工作、又说摄影、又说穿搭、又发感慨...我总是把发文的门槛设得很高,到头来拖延很久不说,内容就像杂烩饭,而创作心态又是焦虑的。日后希望像短平快方向发展。
另外总结5大点,每个大点再展开为10个小点来说一下吧。😁
一、就我目前的状态来说,虽然工作内容简单重复且繁琐,但在大的战略方针下进行微创意,也能获得成就感。同时不断学习,蓄势待发(暗度陈仓),寻找机会。
二、从产后为了减脂开始,坚持运动多年了,跑步、keep、跳绳、游泳,强度都不算大,但我认为坚持一件事的关键是,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否则分分钟放弃。另外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不是魔鬼身材(体重常年保持在110-120之间,身高159.9厘米),而是由于身体承受了压力,心反而会变得轻盈。
三、说要衣服鞋包多的,嗯,你的感觉没错,我就是喜欢乱买东西。治愈这件事不是去盲从断舍离,需要就买就留下,物尽其用就好。买来买去会发现,身材大于装饰。
四、不要放弃爱好,排解情绪的出口,也是建立自信的一个渠道。拿起相机、按下快门、后期、出片、发表,每个动作的瞬间,都觉得自己在主宰世界。
五、在意自己,多于在意他人。这也是我跟孩子说的,只要不犯罪,不侵害他人的利益,做自己。
说明:本期内容目旨在自我表达。配图发一些通勤穿搭,历时3年,利用工作之余自拍,身材长相审美都很普通,望轻喷。
[1]朱丽亚.T.伍德《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45页
-
kkw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5 15: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