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娱乐沼泽中抽身
昨天或者说从前天陆续开始吧,就大段的时间耗在了手机上,微博、豆瓣、小红书、即刻、朋友圈、B站、游戏来回切换无穷无尽。装模作样翻几页《剧变》,唯一逼迫自己出门是溜达去盒马买菜,仍是老几样:西红柿、黄瓜、鸡蛋、肉末,想便宜又想方便可不就这几样嘛,索然无味往回骑——晚饭吃的钵钵鸡不达预期吃得不爽,没买到便宜且小包装的洗面奶和内衣清洗剂,没买到诱惑7号小甜酒,没有逛超市的快乐,手机还快没电了!东西兴隆街好像可以逛逛,看起来氛围感、吃食应该都不错。
又骑行到熟悉的小图书馆,是出乎意料的热闹,探头一看阅览区还有不少空位,那应该是刚办完活动,在明亮开阔的大堂窗边和书架旁狭窄静谧的座位之间还是选择了熟悉明亮的大堂。
注意力飘散得太严重了,写这短短一段话打断了无数次,数个念头闪过而未成型,想抓捕时又像鱼一样滑溜走。
网上看见河北涿州受灾,中图网在网友的关注下脱困了,我一个伪爱书人(常年不看书、很少买书、会看电子盗版书)99元支持了一下加油包,销售量也不过16000+,加油吧。问了一个好友,对涿州、出版业的惨剧全然无知,倒也不出意外,好像现在无论什么话题都是小圈子内自嗨。包括“十渡全镇断联48小时”的话题,几个字确如恐怖故事一般悚然,不知是我没关注还是信息茧房还是什么原因(比如“新闻已死?”),暴雨、灾情在信息传媒层面仿佛没有太大的波澜…齐齐哈尔体育馆事故也逐渐湮没在数字洪流。
好友发来初中同学朋友圈的结婚证照片,一起惊叹!变化好大!眉眼间都看不出曾经的影子。八卦了一下以前的同学有哪些领证了,一个在我记忆中张扬、大胆、聪明、不受拘束的大美女,知道她家很有钱,但浅浅了解了下婚礼婚房,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这种财富量级已经像“一个小目标”一样不会让我shock、内心反而毫无波动。
准备做问答审核的兼职,手机电脑都下回了钉钉。左右现在无事,能做多少做多少呗,依旧是廉价的劳动力,单价买不到一杯茶百道、但还是够煎饼加个蛋的。现在还是放低身段放平心态吧,让自己贴合市场要求、让能力能变现,先做起来再说别的。想起昨晚的梦,又梦见了好多旧人,梦到北京一个偏远的社区给我发了offer,说是在推荐的简历库里看中了我,但我不出意料又犹豫了,一无所有的时候觉得有个工作就行,但凡有了三分颜色、就开始拿乔贪心地想要更好的想要更多。
虽然拿了两本书,但也没有看书的心思。下午又是能量满满的Sunny老师在中央阅读区带着小朋友讲故事,心烦意乱索性把考核给做了,内心的烦躁和不耐烦让我无心再去感受幼教的积极活泼,连带着体感都热起来——在这个空调足到我专门换了长裤才来的空间。
与这些互联网公司(也算是大厂吧)合作过程中,无论是商务官方的交流措辞,还是条理分明、批注清晰的文档说明,或是繁琐且全然倒向公司利益的合同,都给我一种“与时代所匹配”的工作体验(规培医院无论是硬件还是运作管理模式都仿佛上个世纪,脱了不知道多少节),由此带来了新奇感和满足感。虽然知道本质仍只是搬砖而已,礼仪、漂亮话仍是低价交换劳动的糖衣,技术、管理的进步对于打工人来说并无权益的提高。但是,因为不曾拥有过,仍然会受这些吸引,乐意成为其中一个螺丝钉体验一下。

想着想着又开始看市场上的兼职,大多是医学编辑,实在不认为自己适合成为一个内容产出者,又“天下文章一大抄”没意思,所以也不考虑。又看见一些健康管理师之类的,了解了一下,大健康产业,有证可考,门槛最高的还是早就看好的注册营养师。其他无论是公共营养师还是健康管理师,门槛没那么高,且是人社局和机构发证,定位会低一些吧。看吧,不自觉又开始自持身价了,证和能力又不挂钩,觉得自己医学专业硕士去这些市场有失身价吗?先问问自己一个只会读书的人,服务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客户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市场、赚钱的能力,不说降维打击、先说有竞争力吗?并不了解,是没信心的。又回到和大佬在医院聊天那个晚上的问题了,市场很大,但没勇气入场。
恰好早先接触的一个健康公司的老总发信息想沟通,估计又是问未来安排、说出诊的事,下意识又想逃, 总有一种被push着开始面对害怕的工作的感觉,无声叹了口气,面对吧。其实想想,自己最大的能力不就在此吗,为什么要绕开它、转去看那些沾点关系但自己都不了解的领域呢?要不要就开始出诊呢?再想想远程吃我的药的亲友们,又觉得好像还算不负所托,还能解决一些问题,应该可以的吧。倒逼自己重启专业学习吧,那些半途而废的总结归纳表格、待查的困惑,也该有个好结局了。就像今早看到的帖子,让身体先动起来,脑子在后面追,无谓的脑内拉扯决策很耗人。
临走前跟图书馆阿姨推荐了购书《翦商》和《天朝的崩溃》,也不知道会不会采购、采购到馆的时候我还在不在北京、会不会继续来这个温馨得不像图书馆的公共空间,有些惆怅,从陌生到熟悉,甚至于有了自己偏好的位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告别。不确定性和随时跑路不敢增加自己负担的心态,这两个月体验得够够的。
七点半走出馆,一股热汽包裹住每一个细胞,霎时眼镜起雾了。就离谱,八月的北京,从空调房走到户外,眼 镜 起 雾 ……??!悲观地想,做好环境越来越离谱的心理准备吧,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
© 本文版权归 Sing Ling l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