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向往的生活
南宋诗人姜夔在绍熙四年(1193年)到嘉泰二年(1202年)居住在杭州,生活上得到张鉴(字平甫)的照顾。在某个夏日,张鉴邀请诗人来参加宴饮,但诗人却不欲前往,因而写下了《平甫见招不欲往》,委婉拒绝,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我渐渐衰老已没有心情听那急管繁弦;又因疾病缠身更不适合饮酒欢宴。诗人客居杭州,生活上颇得张平甫的照顾,又该如何推辞平甫的邀请呢?于是,诗人首先从正面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今已经衰老,对世事渐渐淡漠,喜静而不喜动,不适合去参加有急管繁弦的宴会。并且,最近疾病缠身,又不适宜饮酒,即使勉强出席,也只能惹众人不快,不如让他一人闭门不出。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这一生中难得遇到这秋前消暑的好雨;就请让我在自家空旷的厅堂中自在酣眠吧。然后,诗人从侧面委婉表达自己不出席的原因,因为刚刚下过一场夏雨,洗去了盛夏的酷热,带来难得的清凉。他希望能在这样的天气里闭门独处,或静坐冥想,或虚堂酣眠,不受尘世的束缚,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时光,感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诗人所向往的,是一段可以独处的时光,在这样的日子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完全凭自己的心意,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于是,他委婉地拒绝朋友的邀请,在宜人的天气里,与自由为伍。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