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观影有感和萎靡记录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全身上下轻飘飘的,混混荡荡。本以为出差回来后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论文的修改中去,却时常觉得晕眩,五迷三道的。办公室小伙伴都还没回来,总是被男朋友问道:是不是感觉一个人很孤独呢?其实比起孤独,一个人没有饱满的状态投入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才令人惋惜,看他的状态极好,由衷地羡慕并替他感到开心。我总是很缺乏屏蔽外界的能力,注意力总是很容易被分散,真不应该辜负每一个随风起舞的日子。
最近真的太少记录生活了,回想这几天的日子,总感觉花了好多时间在睡觉和无意识地刷手机当中。无聊的时候看了好多电影,《hallo,树先生》,周一晚上甚至一连看了两部电影《长安三万里》、《封神》,再加上和男朋友一起看的《八角笼中》,开始在每一个电影里看到自己。敏感、善良、真挚的树先生像极了家乡诸多饱经摧残总是笑嘻嘻衣着落魄的中年人,然而电影中树先生最终被亲情和周遭环境夹逼到完全陷入一个臆想的自我世界中寻求解脱和安慰。回想自己以前在老家的时候,虽然没有和这些同胞们有很多接触,但每次靠近他们在保持冷淡疏离又不失礼貌的同时也总是没来由地觉得他们不上进,鄙夷他们的晃荡度日。
《长安三万里》中抑郁不得志的高适和李白不再是教科书里单一维度下光芒万丈的诗人,他们都有过自持才华桀骜不逊但被在更优秀者面前自卑黯然的时刻,也有过四十年间给自己设立了诸多十年之约但不断碰壁的抑郁不得志,个人命运与所处的环境以及整个时代那样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不知道无论是最终获得高位的高适还是流放夜郎的李白,亦或是青年时期家世显赫光芒万丈开朗自信,晚年南村童叟欺我无力,八月秋风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杜甫,他们人生暮年的心理动态是释然多一点还是苦涩多一点,然而逐渐感觉无论陷入何种境地都要像小草一样茁壮成长,对自己的人生不抛弃不放弃。同时,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专注自己的生活世界。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谨慎的人生还是洒脱的人生更值得过。李白的千金买醉、高适的谨慎木讷,每种性格都有各自的成长背景,也有各自的高光时刻,不要总是评价他人,对他人出格举动的评判某种程度上反射了自身求而不得的没有底气,要对世界对他人多一些宽容和爱。
《封神》更是觉得永远不要对人民的苦难无动于衷。对目标的专注和积极获取固然重要,但如果是以牺牲亲情、友情和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丧失应有的敬畏,实在令人可悲。一个人心中如果只有权力和野心,忽视了亲情、友谊和爱,最终终将反噬。上位者,心中一定要有大爱,这意味着要把别人的处境看作和你一样的处境,一定要警惕那种总觉得你比别人更特殊更高贵的既得利益者想法。手中的权力应该去帮助更值得帮助的人,而不是买椟还珠式的只想着如何更好地通过手中权力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
无意翻到去年疫情禁闭时写的东西上,十几页纸上密密麻麻都是恋爱脑的心理活动,难怪去年总是被别人说道把时间都花在谈恋爱身上了。今年开始,终于心里面把整个生活重心放在科研上面了,但是总是不得其法,间歇性状态良好,持续性萎靡萧瑟。要真心地投入进去啊,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一定要非常非常努力,在外人眼里才能够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