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首页
浏览发现
话题广场
快速注册
影史最难得的禁忌神作,没有之一
酒仙桥14号
2023-08-02 09:59:43 山东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离开和告别
是当代人无法回避的主题,
而讲出这句话的人,著名作家
米兰·昆德拉
也于7月11日下午,在巴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4岁。
米兰·昆德拉常以讽刺的笔触描绘了人类在政治、爱情和情色方面的矛盾,用诗意的语言为读者构建出一个关于“存在”的乌托邦世界。
因为其作品中体现出了大量对极权主义政治的反讽、对“小说消亡论”的反击以及对欧洲现代性危机的思考,
在冷战激烈的意识形态碰撞时期,他的作品时常遭到封禁,甚至在“布拉格之春”爆发后,昆德拉也被自己的祖国捷克斯洛伐克剥夺了国籍。
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文艺作品涌入中国,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也不例外。
起先还作为“内参书”小范围传播,但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在中国文学界掀起了一个持续多年的
“昆德拉热”现象
。
其中最令中国读者熟知的便是于1984年所写的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而这部作品也曾被搬上过大银幕,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部经典影片——
布拉格之恋
(1988)
8.2
1988 / 美国 / 剧情 爱情 / 菲利普·考夫曼 / 丹尼尔·戴-刘易斯 朱丽叶·比诺什
文学名著改编作品向来会引发争议,因为这说到底是两位“作者”不同的思想阐发。
有人觉得电影无法表达出名著内在的主题思想,也有人觉得具象化的影像升华了名著的内容。
电影《布拉格之春》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为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一部作品,
在文中,他用四位男女之间灵魂与肉体的冲突,描绘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下,探索人类的存在境况和可能性,揭示现代文明中人类无可奈何的生存窘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译者:许钧,
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4月
听名字就知道,相较于小说更为宏大的意识形态,和更为精巧的叙事结构,电影《布拉格之恋》更加着眼于
“恋”
,
着重描述了脑外科医生
托马斯
和女招待
特蕾莎
、画家
萨宾娜
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
“恋”中的主角的扮演者也足够吸睛,
男主人公
托马斯
,由凭借着《我的左脚》、《血色将至》、《林肯》中出色的演技成为史上首位奥斯卡影帝三冠王的
丹尼尔·戴·刘易斯
所饰演。
虽然当时他已因出演《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美丽洗衣店》等英国电影而在影坛崭露头角,本片使他打入了好莱坞,从而拓宽了他演艺事业的空间。
而女主人公
特蕾莎
,则是由日后被誉为“法兰西玫瑰”的法国国宝级演员
朱丽叶·比诺什
担纲。
彼时的她只有23岁,在影坛初出茅庐,她是考夫曼从上百位候选者中挑选出来的。
镜头下的她宛若一颗多汁欲滴的水蜜桃,绯红的脸庞写满了天真与情欲的纠结。
风流成性的托马斯是灵肉分裂论的二元论者,
他认为,
“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岂止不同,简直对立。”
托马斯可以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但是从不在任何女人那里过夜,
而这一切打破于与特蕾莎的相遇。
-“喔,真有趣,你住6号房间啊!
-“所以呢?”
-“我刚好6点下班!”
一段看似跳脱荒诞的对话或许击中了托马斯的内心,以至于他会去公园赴约,在长椅上安静的等待。
特蕾莎在托马斯眼里是绝对的贞洁,以此成为了他的灵魂救赎者。
面对赤裸的诱惑,特蕾莎尚未觉醒的性意识开始萌动,当她敲开托马斯家陈旧的木门的刹那,全然不知一场心灵苦难的征程即将拉开序幕。
特蕾莎之于托马斯一定是最不同的,她第一次就可以拉着手和托马斯安静的睡一整晚,甚至托马斯还愿意与她结婚。
但是即便是如此,托马斯不愿被“重”束缚,他仍然改不掉他的本性。
因为在他看来,这件事本就是“轻”的,而就是这份“轻”,却让特蕾莎的生命无法承受。
她没有办法接受丈夫一边爱着她一边不停地和其他女人做爱的事实。
她不停地做梦,梦到托马斯和萨宾娜做爱,却只让她在一边观看;
在游泳池游泳,本来是女老师在教许多女孩游泳的动作,特丽莎却起了幻觉,看成了托马斯在教一群赤身裸体的女人学游泳……
当发现丈夫又与情人在日内瓦相会后,她带着小狗毅然地离开了托马斯,留给托马斯的信里这样写到:
“生活对我来说正是如此的沉重,而对你来说却是那么的轻松,我的生命无法承受这种轻,这种自由!”
什么才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在特蕾莎看来,她生命的“轻”,就是托马斯对性的放纵。
对特蕾莎而言,肉体的纠缠就是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种轻是在托马斯行为表层的轻,这轻砸在了特蕾莎人生的最脆弱处。
托马斯有一个固定的情人——画家
萨宾娜
。
托马斯说:“特蕾莎和萨宾娜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但两极同样美妙。”
她们是现代的阿蕾特和卡吉娅,因为托马斯而开始了碰撞、斗争、纠缠、融合。
她高雅、独立而又神经质,凌乱的长发随意绾在脑后。
做爱时,无所谓地对待从祖父那里传下来的黑色礼帽,从自己的头上摘下,扣到托马斯的头上。
他们在镜子前面摆出各种狂放的姿势,又在狂欢后各奔东西。
但萨宾娜又不只是个情人,她满足了托马斯的肉体需求,同时在精神上与他高度契合。
萨宾娜是托马斯的知己。他们都是灵魂性的人,以游戏的态度看待肉体的“轻”,他们的关系中没有责任的束缚。
电影和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具有各自优势。
小说
可以表现的篇幅更长,托马斯与前妻和儿子的关系、特蕾莎母亲对特蕾莎的的影响、萨宾娜和弗兰兹之间的纠葛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布拉格之春”这段背后的历史深度。
电影
虽然囿于表现手段,不能给予观者更自由的想象和更深入的思考,但是强烈的视听手法又可以加强这段历史在观众心中的力度。
特蕾莎在和托马斯吵过架后,走上大街,苏军镇压的坦克无情地倾轧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路上。
特蕾莎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令人触目的一张又一张影像,
这是摄影本身的力量与历史的一次合谋。
昆德拉在书里描述特蕾莎的到来:
“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河水飘来,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
可托马斯又何尝不是弃婴?他们两个人的境况应是一种互喻。
只不过抛弃托马斯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神秘的精神力量。
在更广阔的时空下,是特蕾莎收留了托马斯。
1968 年爆发了“布拉格之春”,但是那一年布拉格失去了“春天”。
硝烟弥漫的布拉格,她的爱如故乡一般静谧恬适,收留了托马斯漂泊的灵魂。
她给他的不仅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肉体,还有整个生活。
这是一个民族试图冲出重围的失败,亦是时代下个体精神遭到历史的无情碾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关于轻与重的衡量,也是之于生命的忖量。
*本文作者:浅浅
© 本文版权归
酒仙桥14号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酒仙桥14号
(北京)
酒仙桥14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时隔30年,他依旧是亚洲纯爱天花板,没有之一
今年最逆天的尺度猛片,每一秒都在挑战感官
(1人喜欢)
8.3分还在涨,近期最佳国产剧,没有之一
(1人喜欢)
无法上映的国产好片,一上线就爆了
(1人喜欢)
17万人评出9.1分,这部世纪神作我们也能看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