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
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都要强调仪式感,以及仪式感所带来的这个时间刻度。只有在重要的时刻,时间点才会给仪式感增加更浓厚的氛围,让它呈现神秘,浪漫及与之对仪式的期待感。这个时间刻度在过去称之为黄道吉日。
在我家一年中需要看黄道吉日的时间从旧年里的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就开始了,因为农历有大月与小月之分,所以在我们本地,除夕夜不管是二十九日,还是三十日,统称为大年三十。就在这天下午到吃晚饭前,在2022年至2023年这个春节之前,一直属于是爷爷忙碌的时间,也是他最为郑重的时刻。原因是去年以来爷爷身体不太好,这些事只好由父亲接手操办了。
在我们本地有着类似与南方地区的祠堂的家族祭祀,而我家正好就是敬供“家神”与家谱的地方,在每年的这个时刻展开家神画卷与家谱就是爷爷最重要的事情,到晚上一族的族人都回来祭祀。这是伴随着我从儿时到现在的春节时间的成长记忆,小时候也是最为期待这个时间的到来。
因为爷爷是木匠出身,在匠人的家庭,所有的工具都要有个“出行“的仪式,以求新的一年诸事顺利。加之老辈人的生活习俗与传统,不知是只有我们家才会如此,还是那个年代的所有人间都会如此?爷爷在年三十要在家神爷前求个新年的“出行”吉日。听闻周围人也都会在各自的神灵前求个出行吉日,如出门做生意的,或是家里有车的,还有其他各种事宜的,总归都会为了求个吉利来求个黄道吉日。具体会问到时间及方位等,一般这个出行时间基本都在初二,初三最晚至初四。
关于黄道吉日,儿时听爷爷奶奶及老辈人讲过不少这类事情,如过去所有人间,家里做个什么事情都要求个黄道吉日,现在的香港就有古之遗风啊,关于老黄历啊,风水啊等,还有各种命理学的内容,经常流露在老辈人的口中,儿时听爷爷讲过不少风水之说。
如现在黄历上还写有很多关于日常事宜的时间,如今日宜于做什么等,理发,开市,动土等,还有今日忌做什么,如婚嫁等关乎人的日常生活之事。
古人有着一套完整的社会仪式规则,黄历,又称老黄历、皇历、通胜等,是一种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黄历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吉凶宜忌、冲煞、合害、纳音、干支、十二神、值日、胎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彭祖百忌、六曜、九星、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玄空九星、星期、生肖、方位等等。
历书是古时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准则,是由皇帝颁布的历法,所以人们把历书称为“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帝制,才把“皇历”改写成“黄历”。黄历里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其内容指导中国劳动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在粤语地区,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
这是中国古代把人的日常生活及一生的命运加之与自然环境与天文学杂糅成的一套理论知识,进而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的准则。
在今年过年之际,因为父亲接手了家里的这些事情,而在新年之际家里谁说是不是要“出行”一下车的时候,大哥也很茫然,说不知道时间啊,问父亲,父亲也是很茫然,全然没在意这事。让我一下看到了两代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对于父亲与大哥完全不在意新年之际还要出行一下的仪式。曾经这些都是爷爷在操心。
随着现代生活的到来,日常生活中的诸如理发之类的事情相必没人会求个适合的吉日吧,更多我们是被一周七天的这样的时间安排所决定,周一到周五上班,把一些生活中的事情都留在了周末来做。而关乎人生的婚丧嫁娶的大事,据我了解,在全国范围内,哪怕是在一二线城市中,依然还有人,很多家长会特别在意这些人生大事的操办的时间,一定要求个吉日,以求诸事顺利。
关于时间,一般有两种途径了,一是交给神灵来决定,一是交给专业人士来决定,如道士及算命先生等懂得黄历及算取时间的方法的人。听大姑讲,表妹结婚之时间,就是男方家庭根据两人的生辰八字请当地的算命先生算的,说是一年当中仅有的一两个黄道吉日。
现代都市生活,经由现代化的完全却魅,时间完全变成了公历的时间安排,人们更多的选择安排在了假期,如五一长假,国庆长假,这样主宾双方才都有时间,主人家有假期时间来操办事宜,宾客在假期时间,才能抽出空来参加仪式。所以现代人的生活完全由假期与周末所决定,就如中国的旅游一般,假期时间看到各地旅游景点人挤人的景象。所谓的假期高峰期特种兵旅游。
葬礼更是从过去的各种仪式规范中进入到现代社会,从法事的简化,到对去世之人的恐惧感的消失,少了很多鬼魅灵异事件,从土葬,到火葬,到把骨灰的各种新式的处理方式。都在让我们不断的进入到新的生活方式。如日本的所谓的“直火葬”,独居老人,去世后由社会福利工作者所做的直接火葬的葬礼流程,没有法事,没有亲属的痛哭流涕与告别,简单直接。
-
思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11 15: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