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八年时光里的记事本
前几天打开豆瓣,发现页面提醒我来到豆瓣整整八年了,八年时光就这样步履不停悄悄走过了啊,伴随着青春啊,摊手。 我注册豆瓣是因为那两年我经常在韩寒的《one》看文章,然后把写的好的几个作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然后发现有一些文章是出自豆瓣日记,那些作者也驻扎在豆瓣,于是我也跟着下载了豆瓣和豆瓣一刻,那几年见证了豆瓣文章最后的繁荣,很快豆瓣一刻挂了,文章也从半死不活到现在死的差不多了,反而是图片类广播欣欣向荣的发展了起来。 当时在豆瓣儿写东西的人不少,可以看到很多具有人间烟火气的文字和生活的照片,虽然现在也有照片,但是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多出来一些的可能是时间带来的改变。也有一些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里,像无数条船顺着生活的无数条河流,之后孤帆远影不知所踪了。 最初那几年我都是把生活中遇到的事,或是一些感想,拿手机打字出来,把QQ空间当了记事本。我也经常拍照记录平时,不过拍的并不好,有时也会图文并茂的发在QQ空间。心里有一些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情感成天涌动,回头看据说有一个解释说这叫青春,因为青春所以迷茫,因为青春所以多愁善感,因为青春所以文艺,可能不再年轻,以前的那些莫名的心情还有迷茫,都会逐渐如迷雾遇到阳光消散不见。 第二年我开始来豆瓣发广播写日记和生活图片,这里俨然是QQ空间的升级版,毕竟在QQ空间也就一两个人来点赞,在这里就不一样,有时候会几个甚至十几个,而且全都是不一样的马甲。通过反向拜访他们的主页,顺着蛛丝马迹发现这些点赞人群有的是高学历,有的人多才多艺,还有的博览群书,还有的游历四方,总之,高手在豆瓣,着实让我这个连高中都没毕业村里过来,甚至还不如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的娃长了见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生轨迹与生活。 另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里很多人似乎都有点问题,比如社恐,比如抑郁,比如有强迫症,比如缺乏自信,我来到这里看到了千千万万个影子,像自己的影子,而自己也像是他们的影子,韩寒那个的杂志的宣传语是怎么说来的来着?这里没有陌路,你从不会感到孤独。非常应景,但是该孤独的应该也会孤独。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心,豆瓣之外人也未必有多正常,都跑不了人生的缺陷与磨难。 回头看那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和感受,在豆瓣我可能是比较活跃的用户,天天发几段感想,因为心里有很多念头抑制不住,很多人管这叫多愁善感。在生活里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沟通相处,有些自闭,有些抑郁,活在自己的世界陷入泥潭里挣扎不出来,所以多了很多痛苦呻吟。 有几年经常陷入回忆之中,写了一些有主题的回忆的文字,我记得有一个人给我评论说,我就是活的无聊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所以才经常回忆从前,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当时的我连现实的生活都不敢面对,也没什么概念。也有的人说我幼稚,缺乏成长,我虽然心里难受,但是我没有反驳,因为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变得更好。 逐渐我发现,只有写点东西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作为社恐界的天花板的存在,光是站在人群边缘就感到难受,内心如含羞草一样高度敏感,别人一句话可以让自己难受和琢磨半天甚至好几天,这个世界太危险,只有文字和音乐最安全。而安全的文字和音乐有时候就像催泪弹一样,把自己整的情绪失控泪流满面,但也不能否认音乐大多数时候是有宁神的效果的。 犹记得2019年一个春天的下午,听着好妹妹乐队唱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失声痛哭,眼泪抑制不住的流淌,我明白了我此生的归属,但真正学会伪装好像不曾有过悲伤,也只是最近两年而已。目前好像有几种模式供我选择,无人时悲伤留给自己,平时看似稳如老狗,情绪不会过多失控,也不会再多想什么,甚至开始用理智思维,控制了敏感。 比如说,别人说了一句什么,按经验分析可能并不是针对自己,不用这么玻璃心,动不动就碎掉。可能是这个人平时说话习惯就是这样,不要过多的要求外界去改变什么,让自己心理素质增强,去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再作出应对,这样面对生活可能更好一些,形成良性循环。就算一些事情干砸了也没啥关系,不用总是小心翼翼,这次干砸了,下次注意一点,找原因,反思总结,下次做的更好就可以了。我觉得我是按照这个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人事,让自己不再那么痛苦的。 重新翻看QQ空间和豆瓣的记录,这几年应该可以看到成长的脉络,不过期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情绪心理,总会把记录的删掉,和早年间心里不舒服,一直更改QQ网名和头像差不多,所以成长也是忘掉一些事情吧。 我一直觉得在豆瓣里默默潜水,记录看过的书影音的人很厉害,他们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人,不会去动不动在某个评论里掐架,因为他们的世界就是看电影,看书,听音乐,非常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对于那些动不动掐架的,我基本上是不参与的,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言不合就开始斗来争去了,平时的生活消耗难道不累吗?线上还得变身超级赛亚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看着都累啊。 八年前,我是一个连说话都容易紧张,说话都不利索,内心极度压抑自卑敏感,成天纠结翻江倒海,性格孤僻的社恐界天花板。我的生活除了每天自我纠结消耗,就是艰难的打工和面对身边的人,或是看书听故事,听歌,写一些胡思乱想的东西。面对生活缺乏自信,似乎行走在茫茫的黑夜,我看到了非常微弱的一丝光亮,这是我前进的唯一动力。 那些日日夜夜,那些胡思乱想都放在了豆瓣,有时开朗,有时悲伤,还有的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啥。这些年来我变了吗?我不再社恐,也不再那么敏感,口语表达也非常清楚了,面对生活的坎坷,我也麻木了起来,似乎心理素质增强了很多。 我又没变,我还是之前那个比较单纯的我,重要的是我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还在看书,用文字记录生活,傻乎乎的面对每一天,变得更爱笑了,更爱说话了,悲伤那面包藏得严严实实埋在心自己和文字。

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遇到一个会3门乐器的大妹子 (1人喜欢)
- 现在的年轻人抑郁焦虑,掉头发,吃六味地黄丸! (3人喜欢)
- 读一千本书记 (12人喜欢)
- 2024年,经历的艰难挫折失败,以及给我补上了几门课 (4人喜欢)
- 一名70多岁老大娘的倾诉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