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效率摘录
这是一本关于“提高效率——排除自身焦虑——学会与他人相处——关于改变”的书
第一章节——提高效率
- 一心二用时,大脑水平会降低到8岁小孩的水平
- 用于决策和控制冲动等活动的能量是有限的,做完一个艰难的决定,下一个决定将变得艰难
- 最佳状态思考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不是努力就能克服
- 不要想象,为大脑减负可以尝试可视化
- 一天处理一个困难项目就够多了
- 遇到复杂的事情,请记得简化+组块化
- 想成为专家,似乎都需要创建大量的组块,才会比他人更快做出决定
- 会议前请思考四点:整体目标是什么?会议目标是什么?支持的主要论点?反对的主要论点
- 不断被干扰会降低智力表现,办公室大概每天会被浪费掉2h
- 少量的担忧或轻微的紧迫感/积极的期待会让人更专注,但不能过量
- 想提升其他人的多巴胺水平,可以试试出其意料或带来新奇的事物
- 压力大时,可以试试转移激素水平到感官体验里
第二章节——降低自己的压力
- 过渡不安会降低智力水平,人越快乐越能决策
- 压力来临前,可以选择远离、做好充分准备、不再去关注压力
- 压力来临时,可以先预知(提高确定性与自主性)、基于元认知给个文字描述
第三章节——与他人协作
- 尽量面对面>视频>语音>文字
- 提高幸福感是有尽量多的高质量社交
- 把某人归类为敌人,会让人变蠢
- 只要没有世仇,找到共同目标(不是个人目标,而是共同),之后的每一步都会变得很顺畅
- 不一定要成为好朋友才能把工作做好,但如果当敌人,是一定做不好的,不要把路走窄了
- 要有自我意识,思考自己和思考别人其实是一样的回路,把过去的自己当敌人,比他好就可以
- 记住scarf模型(地位、确定感、自主感、连接感、公平性)
- 大脑是混乱的,所以请尽量清楚、具体
- 地位——不要轻易承诺,如果未能实现,地位就会下降
第四章节——关于改变
- 不要给他人提建议,而是结合共同目标去找问题(有用,而非更有趣),给意见反馈基本等于是在挑战权威
- 促进他人的元认知/自我评价/引导他人洞察,优于直接给他提建议,让他人自我认知改正,优于直接挑战他的权威
- 反正就是不要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人们通常将被他人改变视为威胁,真正的改变,往往是因为自己决定了要改变自己
- 不要给建议,直接找到共同目标来提问题,如果遇到这种会怎么办?引导她人改变,而不是让改变
- 行为主义/惩罚对于小孩子来说,或许有用,但对于有自我思考的人来说,会降低他人地位感与连接感,此时应该尽量使用scarf原则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