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非洲爱情读本
我抬头看向窗外,窗外是重庆的夜空。在这夜空里,繁星在遥远的地方散开,我仿佛又一次看见五年前那个只身前往非洲的女孩,背着双肩包,拉着沉重的行李箱,勇敢而又彷徨地登上飞机,去往那个将要工作三年而又莫名的地方。我想,没有人还记得那个五年前的女孩子吧。除了她自己。有可能,她自己也会在某一天把从前的那个自己忘掉的。也不是有意忘掉,就是不再记起。世间每天有那么多新事、奇事和异事,她所走过的每一天,再普通不过了。走过的当下,眼前的夜空,在下一秒就化为烟云。五年前,临上飞机前,为了打光电话卡里的话费,给每一个自己觉得心爱的人打去电话,告诉他们,她要去非洲了。有一搭没一搭。但那个时候,她最想打去电话的那个人却没有接电话。她知道,即使是最想着的人,在你想着他的时候,他也未必想着你。当时虽然想到了,但并不是很理解。即使时间过去了五年,我好像成长了,经历了够多的事了,但仍然执著于自己的不理解。我有时就是不想做一个体谅别人的人。能让女人瞬间傻掉的三件事里,其中就有这件事。五年前的那个女孩没能免俗。五年后的她,今天的我,也仍然没有办法免疫。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有时间抬头望向窗外,还有时间把它写下来的人,也是够寂寞的。骄傲是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高看,虚荣是希望别人能高看自己。
辞了去阿尔及利亚的工作,签了去多哥的工作合同,开始接受多哥这家公司上海总部的培训,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听到了李西的非洲爱情故事读本的一部分。那个时候,我还以为是全部呢。我不知道这个读本被人为的修改了,还是有意的只告诉我最动人的那一部分?
公司的上海同事给我看他手机里保存的李西那双中法混血儿的照片。我只是匆匆看了两眼,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是觉得漂亮,漂亮中明显带有一种所有人都喜欢的那种异域元素,一种法国男人与中国女人特有元素组合在一起的美。我们很容易在这种美上留恋。我想,给我看这些的同事,肯定也觉得那些照片美。后面的含义因为我当时的年轻并没有看懂。我是几年之后才懂这种照片,和看这种照片背后的意义的。见到照片上的本人时已经是我来非洲六个月之后了。
李西一家四口来洛美休假。公司照例为她们一家接风。在中国餐馆,我第一次见着李西本人,还有她的法国老公,两个混血女儿。
李西在中国女人里面算不上漂亮,但也并不难看,有东方人的肤色,有西方人的举止。长年的非洲阳光已经在她的脸上抹上了中国女人少有的小麦色。中国女人都爱美白,都爱水嫩。弹指可破的水嫩、美白,已经不存在李西的脸上很多年了。但她的脸色健康,一看就是经常运动的,或练瑜伽,身上几乎没有她这个年龄女人应有的赘肉,是欧洲男人喜欢的充满阳光味道的东方肌肤。干瘦、骨感、金黄。
她老公我第一眼看来,有点失望。后来交往下来,还算风趣。有西方人的幽默,也有法国人的浪漫,就是在身高上太靠近中国南方人了。他站在一帮中国人里面,并没有传统的西方男人身高上的优势。我的小心眼一下子好像就明白过来他为什么喜欢李西这个娇小的中国上海姑娘。看起来登对、和谐,像一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夫妻,至少从一个中国女人的眼光中可以看出般配。
还有他们的两个女儿,几乎发扬了他和她的最美的结合部。有东方人和西方人共有的优点。不像我见过的另外一个中国女人与一个当地黑人的女儿,那女儿几乎继承了所有黑人不好的胖与蠢。猪头猪脑的样子,一点中国女孩子的小巧与柔弱感都没有,也不像驻地隔壁那家俄罗斯女人与当地黑人的女儿,那个女儿几乎发挥了当地美女所有的优点。胖在最美的地方。就是西非在海边泳池边对其中一个美女的评判:穿上衣服不显胖,脱了衣服不显肥。头发这个当地女人最欠缺的美点上,她也继承了俄罗斯人特有的栗色,而不是当地黑人那种浓密地几乎看不见头发的灰色鬈发。
在西非这个小国的首都,好点的中餐馆几乎都建在海边。坐在餐桌上就能看见远处的海,还有海边的白沙滩。白沙滩上的椰子树,椰子树下躺椅上裸晒的白人女人和男人。餐间说起历史,公司的历史,李西与米歇相识的历史,这个时候,我才知道,西米是她在洛美怀上的。她们在洛美生活了七年,西米和西贝都是在这儿怀上的。后来,李西说她对洛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所有的灰姑娘,讲起自己的童话来,可能也没有李西的童话精彩。怪不得所有上海同事都向我推荐她的故事。
不管是故事听起来,还是现实看起来,都足够浪漫和美满。这可能是所有向往美好跨国爱情的中国姑娘的梦想。可在我这儿,我就是爱看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好像所有人都有这种习性。看见美好的东西,美满的婚姻,我们就喜欢在里面找那些小不点的不足。看见悲惨的东西,我就同情心泛滥,圣母心发作。
李西身上的故事,和我来之前,上海同事告诉我的那些故事一样美好。我几乎看不出来什么毛病。有爱她的老公,有可爱健康的孩子,几乎是一个现代版的中法组合家庭的童话故事。那个时候我刚来,只看到了这些也是情有可愿的。那个时候我还年轻,也只是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东西,对生活也不像现在这样顶真。
那个时候,她就是中国女孩子的梦想。看得出来,她也很好地维护了她的这种形象。她走一路,都会留下很多西方女人的手笔。我见她给我们的当地黑人司机和保姆几乎相当于他们两三个月工资的小费,还把她不穿的几乎全新的衣服送给保姆。她的解释是,网上买的,总有很多不合适的,送给她们也是物尽所用。说话都很有西方范儿。信不信都有可能信了。这是我对李西有第一印象时候的印象。这种印象的改观还是很久以后。
后来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八卦地问过她,你是怎么和米歇认识的?她说的轻描淡写。因为工作关系认识的。这个我了解,米歇是我们公司从她认识开始到现在仍然存在的一家大客户。
她说的如此简单,我也不好再八卦下去。话儿像风,说说就散了。每次几乎都是问到此就结束了。谁问都是一样。看似她是毫无偏心的,毫无保留的,全部告诉大家了,其实后来想想,也就是一个简单的中国姑娘遇到一个普通的法国男人,最后走到一起,结婚,组织家庭,生了两个孩子的平淡的跨国婚姻,没有多余的东西。就像五年后的我明白我的长腿很美、还性感,春夏秋冬,四季流转,服饰变换,总不忘给美丽的长腿留一方空间,展示给人看。李西也明白自己婚姻可以展示的内核是什么。
黑暗与命运交织的夜晚,书只是别人的回忆。亚麻布桌面像隔世的父母,包裹着我的清晨与回忆,隐藏在宁静的表面之下,那种涌动的伤痛。我接受黑夜的潮水,涌动在那个起起落落的梦境里,怀旧的孤寂,陷入梦境的困倦,想起信仰的幻影跨进理性的幽灵,一个又一个遗忘的瞬间,我会努力,我不会离开,困在思想的囚牢里,孤身一人行走在风雨和泥泞的夜晚,虚张声势的表达,小说语言,与悲伤渐行渐远,我看见了记忆中的我,站在太阳刺破云层的阳光里,雨滴还在草丛上闪躲,轻盈地呼吸,生发出惊骇的惶恐,我不知道我的灵魂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界定。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像失忆的人一样觉得自己是别人,记不起我的从前,我像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活在我编织的文字里,真相远去,智慧无存,像旧墙纸上的花纹,落满灰尘,斑斑岁月,时刻准备着被时间里的风雨剥离,我是谁?死亡在招唤。雨声里的寂寞越过肩头向窗外凝望,思想带着灵魂去窗外的雨中漫步,微风飘拂,雨搅动空气,我的雨季,不安的回忆。
离开洛美之后,李西和艾米的非洲爱情就退去了华丽的婚纱,成为一种不真实的记忆,流落到我电脑文档中的某一行文字里,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一个抽动的灵魂去激发,离开我的书桌,走向未知。阅读像尘雾散去后的清晨,空气清新,困意消散,太阳东升,绝望退去,幻想飘落在倦怠的黄昏永不再来。希期在阅读、写作、幻梦中平心静气、节奏缓慢地生活。那一池吹皱的池水,鲜花环绕,像诗句在我的眼前铺展,唱着有关天空和星星的蓝色歌谣。女孩的脸上满是幸福,刘海掩着眉,红毛衣衬出完美的胸形,乳房坚挺地藏身毛衣内,醉乡民谣在酒吧飘荡,深陷的眼窝,迷离的眼神,月光下的脸,牵动着嘴部的线条,声音从口腔发去,直冲灵魂的底部。嘴唇间抿出的天籁,如果你错过了我乘的火车,你就知道我已经走了,换气之间那轻抿下嘴唇的慌张,性感撩人,拨动淫荡男人的心田,这个女孩子真不错!
夜幕降临,马车来到,我享受专为我而吹的微风,感受微风给予我灵魂般的享受。我为旅行日志所写的东西,也有令我沉醉的时候,那是在此之后的那个夜晚呢?一杯咖啡之后的回味,还是一杯红酒之后的微醺,夜风轻轻地吹;做梦的黄昏,倦怠的行动,一切刚刚好。我憎恶我所憎恶的,我选择我所选择的。没有人生来爱做梦,也没有人天生喜欢高谈阔论。欢声笑语飘然入耳,在不眠的夜晚,宁静笼罩下的闹市初夏,一个人类的灵魂,在抽象的命运前漫步,万物有灵,梦境无它,直指盛夏。丹佛、丽塔,请你安静些,好吗?
道路在车轮下翻滚,尽头永远在车轮前的天边,一路都在张嘴睡觉的老混蛋,白胡子贴着地面,到在了离终点还有三个小时路途的厕所里,像一堆肉山。大雨颤抖着拍打车身,两个同行者扶起老混蛋,继续冒雨前行。才华冻死在街头,音乐凋谢在雪地,可卡因在我脑子里乱蹿。在舞台中央的阴影里,给音乐定价:没有任何商业价值。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面前就是为了改变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呼吸着他呼吸过的空气,充满恐惧的内心逐渐平静,悲痛逐渐消失,无边的失望也在一点点远去,内心开始平和,希望和快乐慢慢涌上心头,蒙羞的丑恶,纷乱的心情,得到爱和善的唤醒,一切都慢慢变得安宁、可靠、温暖、良善。一个相互信任的世界正在一步一步走近。小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在言说一个神话故事。就书而言,从中寻求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物,以及诸如此类的真实是毫无意义的。书本不提供这些。一本书,其人物和环境都是自成一体的。一个天才作家的笔下,所谓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读者只有接受天才作家在小说里言说的习俗、规则、趣闻、风景、味道、人物性格、地理河流、高山流水、愚蠢和聪明、天真和邪恶,才能充分欣赏和领略小说的魅力。包法利夫人存在又不存在,安娜·卡列尼娜同样如此。现实是三维(长度、宽度、高度),小说是四维(长、宽、高和时间)。在小说的世界里,时间可以倒流,空间可以错置。
-
南郁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4 1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