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投稿为什么一定要提供edu邮箱呢?
国外很多SCI、EI……期刊投稿时,会要求必须使用单位邮箱,而教育口自然是要提供edu邮箱的。如果没有edu邮箱,即便投稿了,也会收到杂志社的质问邮件?
现如今,单位邮箱几乎成为国外发刊的必备。而很多老师还在纠结什么是edu?为什么要提供edu?相必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不少作者吧?很多国内的代理编辑其实也对这个问题不甚了解,究竟为什么必须用EDU邮箱呢?今天,小编就来科普一下——
第一,EDU邮箱是身份的象征。
需要发表SCI、EI、SSCI……的作者大部分都是科研人员、高校老师等,都是有一定编制的。每个单位对应都会有一个单位性质的邮箱,高校对应的邮箱就是EDU邮箱,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邮箱,这个可以代表个人的身份。
EDU邮箱的组成一般是:zzqklm(老师的姓名全拼或者是缩写)@xxx(学校缩写).edu.cn
EDU就是education,教育的意思,杂志社编辑一看就能得知作者的身份是学校的老师(或者学生)。
第二,EDU邮箱可以避免重名。
一个好名字不仅代表了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意,还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美好的愿望、虔诚的祝福。但是显然,起名字也是一个技术活儿,一不小心就会和很多人重名。
比如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有个作者可能叫王五,在大连理工大学也有一个老师名叫王五。平时大家也都不碰面,可是如果这两个王老师碰巧在同一时间投了同一个期刊呢?该怎么区分?
这个时候EDU邮箱就排上大用场了。不同高校的EDU邮箱后缀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唯一的。
比如郑州航院的这个老师,他的edu邮箱可能会是wangwu@zua.edu.cn,而大连理工混这个王五老师呢,她的邮箱可能会是wangwumath@dlut.edu.cn
总之,就算你是同一个学校的重名了,edu邮箱都会给你区分开的。有的人可能就会说,那我注册163邮箱的时候,也不能是同一个ID呢,也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啊,那怎么解释呢?edu有它独特的属性,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请的,而163等邮箱却是公共邮箱,任何人均可申请,无门槛限制。
第三,EDU是学术活动的一个凭证。
首先,前面咱们也说了,EDU是教育、学校单位的凭证,一看到edu我们就能知道是教育出身的。
其次,每个老师分配到的EDU都会有自己学术活动的痕迹。当然,你投稿的时候也可以提供163邮箱,但是后期就会比较麻烦了,需要提供材料证明你的身份,你是xx学校的教职工,这个邮箱是你的,你用这个邮箱投过哪些稿件……
学术无小事,小小邮箱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其后期麻烦,不如前期就直接用edu邮箱了,省事也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