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首页
浏览发现
话题广场
快速注册
RQ:打开双非通向港大的任意门,留学使我发现广阔天地
UniDesignLab
2023-07-18 12:46:16 江苏
转自:WIIISH惟学空间
RQ
厦门某学院 建筑学GPA:86/100语言成绩:IELTS 6.0
截至发稿前获得Offer 香港大学
HKU - MUDT
伦敦大学学院
UCL - MUD
爱丁堡大学
UEdin - IASD……
左右滑动查看作品 ·© RQ
师友寄语ZZ.Y(GSAPP):
沒有一個作品是一蹴而就的,RQ同学在這段時間經歷了豐富又曲折的自我審視和探索,以及高強度思考下的否定和推倒重來。RQ同学作品集裡的每個項目都代表了她觀察世界的一個角度:互聯網集體創作背景下的紐約高樓、都市傳說、短視頻產業園區、古典樣式的歐洲浴場,甚至以電影拉片作為依據的舞台設計。它們差異如此之大,所對應的設計方法和表現形式也完全不同,能夠同時出現在一本集子裡,天分和努力必須要同時在場。最後能拿到這樣的成績,為她感到高興。希望她能在留學之路上繼續發現更大的世界,找到更多不一樣的自己。
Bonnie Yan(UCL):
RQ同学很多有趣的想法,并且逻辑清晰,能够很好的将自己的经历、思想和实践成果串在一起,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她对建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欲,驱动她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去思考人与建筑的关系。希望她接下来的海外留学能带给她更广阔的天地,享受无限的人生可能。
WIIISHING SPACE @RQ
114.1820°N,22.3015°E香港红馆
空间站|
幸福就是一起去看Eason的演唱会!
00#关于选择平台
和很多人一样,我的留学准备期也不是那么顺利。
首签的“私人”作品集培训,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和精力,却未能得到我所预想的提升。
稀里糊涂的过了半年反而让我对自己陷入无尽的质疑:按照如此的进度我怎么完成作品集准备?这样的作品怎么打动梦校老师?混乱和迷茫充斥着我每一天,也降低了我对自己的信心。
为什么花了钱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呢? (仅针对自身的问题)总结了几个原因: 1.全程只有一个老师,监管力度小,没有清晰明确的时间安排。对于没有自制力的我来说容易陷入假性学习的陷阱(时间消耗与产出不对等)。 2.选择作品集老师的机会只有一次,容错率低。 3.无技术和设备支持,除了线上课程询问,其余一切靠自己。
当然如果你足够优秀,这些问题都能自己解决。但是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需要足够的资源和足够有经验的人来引导我们更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作品集中。
庆幸的是,大四上学期我遇到了惟学。
01#不服输的倔强菜鸟
[ 我与留学 ]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心好强,却总是执行力不足的摸鱼选手。不到最后一刻,好像就能够在安逸的环境中能够一直躺平。
可是美好的事情在不断吸引我去尝试,挣扎着挣扎着万一就成了呢?
也正因为这份倔强让本科并不优秀的我坚持选择了留学这条路,我想要亲眼看看这广阔的世界。
02#及时止损 逆风翻盘
[ 选择比努力还重要 ]
留学是一个长线的战斗,时间紧,任务重,把握好时间才能“逆风翻盘”
。一切的好转是从“及时止损”开始的,我停止了私人培训转而选择了惟学,以下是我实践下来感受出来的优秀团队带给我的信心。
其一,明确的时间安排,
针对我的情况茄哥建议我,暑假前专心语言,暑假再开始专心作品集。也正是因为这个安排,减少了因两个都想要而分散的精力,专心于一项事情并能逐个击破。
其二,资源。
与多位老师更加直接有效的沟通,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线上制图时,自我摸索和反复询问的时间成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那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其三,线下的氛围。
线下的环境也是督促我的一个条件,当所有人都在努力为自己的梦校冲刺的时候,我也很自然的融入其中。在玩的时候快乐时成倍的,在熬夜的时候,那个“倒霉蛋”可不止我一人,哈哈哈哈。
其四,是从头到位的及时信息跟踪。
在准备期间会有许多杂事。无论是每个项目的推进时间、完成节点还是文书所需的材料、推荐信等事情都很容易打断作品集的进展。每当这时候一个及时的提醒会节省下多余的时间,也不必担心有所遗漏。
这些条件和环境与我原先的私人培训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经过和父母的商讨后,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纠结无用的课程,并决定抓大放小,选择真正有效的帮助。
分享有趣的过程草稿 ©RQ
03#互补是最好的加速器
[ 我的作品集项目分享 ]
PART 1
首先分享我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我最喜欢项目。本项目由美国全球监视计划而起,我使用新的建筑表达方式,
提出为美国长线大厦设计一个“Fantasy Shelter”的空间概念,以“遏制”被监视下人们的精神恐惧。
项目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最具争议性的监控建筑——纽约AT&T纽约电信大厦,以及由世界各地网络“小说家”共同打造的超现实幻想影像集体——SCP基金会。其次,我对AT&T大楼进行了改造,在外型不变的情况下,重塑内部空间,划分出不同的空间以收容不同干扰度的SCP。
超现实封面图设计 © RQ
在非常态空间设计中,我从游戏和漫画中找到了灵感,并
试图用库哈斯的“偏执狂批判”,将外部现实世界的实体作为证明的工具,服务于我们脑海中呈现在虚拟网络中的超现实现象。
空间在此也被定义为新的使用功能。 作为一名建筑系学生,我认为建筑的表达不仅仅只是现实世界的需求反馈。建筑同样可以是一种解决心灵问题的手段,因此
我运用插画的表达形式,塑造极具反差的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复杂极端的情绪。
插画的表达 © RQ
这里含泪赞美我的作品集老师哥大ZZ老师——快去看看我的神仙老师吧!
行路 | ZZ,在哥大,学会构建自己的作品理念
问问题的时候我就是最无知的笨蛋菜鸟,但听完ZZ老师的讲解,我立马就能爬起来升级打怪。
虽然我一直艰难阅读ZZ老师的繁体字,甚至时常要反复看好几遍(……),但他
总是会在一顿严肃的评图后贴心地:“多說一句”
。在课后我们也时常会聊天,即使不是作品集的问题,ZZ老师也会对我当时最需要思考的问题或是人生规划提出建议,ZZ老师是真的真的真的太细心了!
PART 2
第二个项目,考虑到我的进度推进得有些慢,老师建议我和同在线下场地准备作品集的DH同学合作一个项目。
正向的合作带来无与伦比的工作效率,考虑合作一定要充分考虑清楚,互补是最好的加速器!
我们滴浴场 © RQ & DH
为了更清晰的展示空间,我们选择了激光切割,
这也是我第一次翻模型。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厚度、比例、拼接方式还要将其排列在制定的规格内。
几个晚上速翻,不仅要感谢DH的不断鼓励!还有老师们的鼎力支持!!(拖延可以治,但我的粗心不会落:当时我漏掉了一个部分忘记翻成打印图纸,拼出来模型缺了一大块。还好小伙伴及时联系厂商,才能及时的紧急配送555)
6mm的拱门,可是费了老劲都扣不出来的痛 © RQ
这也是我合作过的所有项目中最愉快的一次,我负责模型的制作以及一些图纸绘制,而DH承担了方案的设计和梳理。
当主要负责和提出意见分开时,合作可以快速的推进方案,同时也能最高效的完成项目
(实际两周时间就完成了这个项目)。激光打印的木质模型,效果真的很惊喜。
模型细部展示 © RQ & DH
04#快乐小狗勇闯港大
[ 做一个快乐的HKUer ]
写下经验谈的现在,我已经顺利的成为了一名港大学生,成为了MUDT的一份子,开始了全新的学习。
© HKU官网
在UDT花费最多的就是前期研究,无论是场地调研还是数据研究,反复的场地数据收集,不断地深入研究。
在港大,教授永远都在不断地Push你,我的拖延症都要给治好了哈哈哈哈……
实地调研 © RQ
课程讨论 © RQ
图纸草稿 © RQ
我们的studio大多是合作为主,所以把控时间分工明确是决定每周休息时长的关键! 或许一周的三五天我都在反复的实地调研,甚至是横跨整个香港,到达离深圳最近的地方,数人数车...... 或许是一周的三五天我都住在机房,因为我们有每周两张A0的工作量。 也或许港大的智华图书馆提供24小时包夜服务~
Studio的日常-我的家 © RQ
6张A0的重量 © RQ
两年的项目不仅有充分的时间学,也有足够的时间满世界漫游——Field trip。
乌特勒支车站调研 © RQ
卢浮宫保镖 © RQ
米兰大教堂 © RQ
蓬皮杜艺术中心 © RQ
在港大,学习不是只发生在书本和课堂以内的事情,它也给了我放眼世界的机会。唯有身体对空间有了感觉,才算进一步体会了建筑。 感谢你看完有关我的故事。
文中图片文字均来自作者©RQ,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转载,转载请联系后台。
建筑
设计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
UniDesignLab
(北京)
建筑/景观/设计媒体与职业发展资讯平台,赋能设计从业者与上下游机构。...
UniDesignLab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设计灵感 | 盘点为环境做出贡献的建筑设计方案
(1人喜欢)
竞赛资讯 | 韩国平泽市中央图书馆国际设计竞赛结果
百家观点 | 希望下辈子一睁眼,是醒在一间建筑工作室
结果 | Christ & Gantenbein 战胜 EM2N、SO–IL 等赢得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新建筑设计竞赛
竞赛资讯 | Weiss/Manfredi 团队赢得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国际竞赛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