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重的一笔
“妈妈”,随着她看到我,喊我,间隔五个夜晚之后,我看到了闺女。她迷迷瞪瞪的洗漱,趴在床上,就睡了。
这一次出行,她到底去了什么地方,玩了什么,吃了什么,我尚不全知晓。
我说这全程都值得记录和复盘,是对每个人的冲击,也是对每个人的反思。
从最初的迪士尼行程,到后来不愿意带弟弟,到后来换了地方带着弟弟,弟弟又坚持不去,到没心没肺的就此出发,到后续失联多日,到我删掉微信。
从我的观察视角,姐姐有三个分析路径:第一,她看到剧烈的她的父亲不停的辱骂和上手企图殴打她的母亲,进而对自己进行封闭;第二,她尚不能理解伤害是什么,也许她看到的一切她认为是正常的;第三,她的脑智力过慢,反应不灵敏。而弟弟的反应是异于同龄的,出行游玩的吸引力足够强大,但他宁可上学,也不参与,他对姐姐没有想念,一点点都没有。
离婚的最大伤害就是丢弃感和撕裂感,我能给与他们俩的已经是我的极致了,我总说,如果生活里没有出现陈老师,那我是不是早就坍塌了。但我一个人的重建、缝补的能力抵不过那个牲畜的无休止的踢翻和撕破,孩子的情绪一直在循环的建立、摔倒、建立、摔倒,再建立。
我坚持的关于爱的教育与引导,这一年来,成效甚微,时间需要再次被延伸,我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反省,先观察到他们每一帧的表情变化,再继续体会他们的原发感受吧。
姐姐,在你六岁半的时候,你是一个没有正义感、对妈妈和弟弟缺失关爱的状态。你的进取心不足,木讷,温吞吞的,还不知道自己该学习该规划日子,脑子里的那根弦还没搭上呢。你要加油啊。我们都期待着你的成长和变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