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读书记—更新ing
2022做了几件事:学下厨,学车,看书,写书法。在上海。
人很容易被一个个漩涡拽入深渊,从而造成时间、精力与注意力的“稀缺”,难以打开一盏“观照”的灯。
感谢神的眷顾,让我逐渐从这种“稀缺”状态中走出来。下面来谈一谈2022看过的几本书。
一,
首先是王汎森的《执拗的低音》,说起来要感谢Youtube的算法,给我推荐了他的讲座,深深启发了我。王汎森讲到:中国近代思想是一中、一西两辆对驶而过的火车,许许多多的人正处在这两辆火车对驶的交汇区中。在这个交汇区,产生了纷杂万状的思想变化。这个惊天动地的车祸现场,其破碎震荡与火光硝烟绵延百年至今。
作者重访那些被“主流”遮蔽、排斥、压抑、掩盖的“潜流/低音”,也提醒我们忽略了:现状,它只是近几十年或百年来形成的,并不是“本质”。我们应避免将现状“本质化”。而在层次丰富的“低音”中,蕴含着多元的“资源”。他谈到章太炎,不满足于旧的,也反对新的(西方的新学/新理),章氏在所有人们认为充满无限希望的普遍趋势或潮流中,看到一种深刻的不适合性。但他亦绝非简单的回归传统。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直到有一刻 注意力改换的时候,人才会“视而有见”。
松解禁锢,显豁潜流,多层的所见,套叠在一起,旋扭在一起,方能映照自身所在的当下。
二,
然后是田晓菲的《烽火与流星》,发现她是在巫鸿关于山水起源的讲座上,田作为嘉宾出席,第二天,我找了她的书。
在这之前,对萧梁王朝我几乎一无所知,但在开始阅读后,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我甚至觉得,萧纲,是我的好朋友。从感官到精神。譬如他写:浮云舒五色,玛瑙映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如此华美庄严(暂且不谈佛学隐喻),用田晓菲的词来赞美:精微渊雅,天真康强。
萧纲还写:蚊声合似雷。这句话几乎是我一好友对我说过的话的翻版(那个情境是当他在台上弹那个曲子的时候,他听到了 许许多多 很很很响 的细微的声音,在轰鸣)。萧纲还有一句:宵深色丽,焰动风过。还有寒彻入骨的句子,就不提了。
在对美的赞叹过后,是开启一条“循形入道,道成肉身”的漫长之路。美,是道路的入口;真理,在道路的另一头,等候着我们,也许,我们可以一起上路,找到那个出口。
一直想去看看 南京郊外的梁朝石兽,看它并且请它也看一看我。
三,
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