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文、理思维与存在感
每个人都需要存在感。
存在感是人类赖以的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是可以被描述和量化的,也很玄化的东西,
它的影响可以体现的在这个世界的运行的方方面面。
我从几个方面去解释这个观点。
我是工科出身,后来做过家具设计和数据分析。
一个横跨文科、理科、美学三个领域的人士,
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思考,我终于思考出了一些结论。
如何理解存在感这一概念呢,我的理解非常简单、粗暴,
例如
某方面技术或能力牛逼,
打败竞争对手获得胜利,
公司没你不行、
限定范围内,你是最美的。
存在感源于比较并获胜。
理科思维的人类人群中相对而言,比较不爱刷存在感的一群人,
为什么呢?理科思维的人大多数人本身就是有较高的门槛的工作,
比如编程工作,要有语言基础背景,也要懂得语言书写标准。
也就是说,
你写错了,你的程序运行不通,会感觉很苦恼,
而写对了,程序正常运行了,你的存在感刷一下就出来了。
也就是说,理工科的存在感获得不需要在外面方面额外索取。
而文科工作就不一样了。
文科就是天然通过外部反馈获得存在感的一种思维存在,
比如说我曾经在职的一家公司里的一个管人力资源的女生,
她就每天都要表现出一副忙忙碌碌,一刻不得闲,总是找别人事的,结果就是没人念她的好。
我觉得,因为只有这样,老板才觉得他工作了,她才有存在感。
比如文科中一支商科,
商学唯一获得存在感的方式,就是你提供商品能全卖掉。
无论你提供的是实体产品还是虚拟产品、金融产品,你卖掉就你就牛逼,有存在感。
这里面可能有信息差问题,也就是说,东西好不好和能不能卖掉之间并没有绝对关系。
还有就是美学,美学范畴很广,它充斥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女人、演艺圈为什么愿意展现自己身材,美貌,因为他们除此之外没有获得的领域。
一个现象,女人如果是博士、运动员、医生、大企业家、学会编程,就不太会从美貌方面获取存在感,因为工作本身就有存在感。
存在感是一种人类生存,必备的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会觉得活着没劲。
如果你是个手艺人、工程师、匠人,你要把手艺练成卖油翁的水平。
如果你是个女人,你要把身材和脸维护的好好。
如果你是个运动员,你要在赛场上获胜。
如果你是一个组织领袖,你要带领大伙走向光明。
如果你是一个爸爸和丈夫,你要照顾好妻儿老小。
希望因为你的存在,你在某个领域、群落,做到你最牛逼,没你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