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有一种浪漫叫做“灯塔”
这本《世界尽头的灯塔》讲述的就是世界上最为人着迷的34座灯塔,他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有着自己的故事。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些灯塔的地点、环境、样式、历史和故事。

今天推荐的书是一本科普类书籍叫做《世界尽头的灯塔》。当时在新书书单中看到它的时候就有种被击中的感觉,我一直在想最后为什么会选择了这本书。最后总结为“灯塔是一种浪漫”。
我们联想灯塔最初会出现在脑海的词汇是什么?大海、明灯、礁石、惊涛骇浪、守塔人、航海……而这些词汇背后交织出来的故事,体现着人类与自然的抗争,对大自然的憧憬,独自面对孤独的坚毅,以及陪伴大海的浪漫。
这本《世界尽头的灯塔》讲述的就是世界上最为人着迷的34座灯塔,他们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且有着自己的故事。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些灯塔的地点、环境、样式、历史和故事。
这本书的灯塔给我的感觉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文化类,很多文人以灯塔为题材创作了作品,这些灯塔成就了作品,作品同时也给灯塔带来了浪漫色彩;第二类是历史类,很多历史事件和这些灯塔有关,而灯塔也成为了记录历史的印记;第三类是猎奇类,在很多灯塔山发生了奇奇怪怪的事情,让我惊叹世界之大。
我挑选了9座我个人最喜欢的灯塔,把里面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一、灯塔与文化的浪漫
1、戈德雷维灯塔
维吉尼亚·伍尔夫以一种奇妙的流畅写下了《到灯塔去》,仿佛文字在不停喷涌。书中几乎没有任何情节,只讲述了一个家庭不断地推迟前往一座灯塔的旅行。这部作品被《时代》杂志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英文小说之一,灵感来自于作者自身的经历。
从小,维吉尼亚就跟随家人在康沃尔郡海岸的一栋房子里度过夏天。散步时,她能够从岸上眺望高耸于圣艾夫斯海湾陡峭礁岛上的戈德雷维灯塔。那些日子在很多年后依然深深刻在她的记忆里,并以某种方式投射在她的作品中,虽然这部小说描述的地点与此地相距甚远。
“要下雨了,”她提醒父亲,“你们不能去灯塔了。”那时候,灯塔是一座雾气弥漫的银色巨塔,每当夜幕降临,一只黄色的眼睛突然睁开,不停地眨动。
维吉尼亚·伍尔夫自始至终没有找到任何可以指引她穿越痛苦的灯光,这种痛苦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她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人们在乌斯河(Río Ouse)河底发现了她的尸体,大衣口袋里装满了石头。
2、格里普灯塔
爱伦·坡的最后一部作品创作于离世前数月。虽然这个未完成的故事没有标题,但在文学史上被称为《灯塔》。该作品以日记的形式撰写,只有三篇留存下来。开头是这样的:1796年1月1日。今天是我在灯塔的第一天,按照与德格兰特的约定,我的日记就此开篇。我会尽量定期记录,不过,像我这样离群索居的一个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也许会生病,或者更糟糕……反正到现在为止一切都好!我们的快帆船倒是差点漂走,不过既然我此刻已安然无恙,何必再想起这件事呢?一想到自己在整个生命中第一次处于绝对孤独的状态,我的精神开始重新振作起来…..…
这段情节发生在挪威一个偏远的岛屿。当然,这座灯塔及其地理位置并不对应现实中的任何实际场景。然而,在爱伦·坡辞世四十年之后,挪威的一座小岛上却真的竖起了一座灯塔,与这位作家的想象如出一辙。
在这座灯塔上工作过的守塔人提醒道,踏上这座灯塔本身就已经具备足够的勇气。这座岛气候十分恶劣,守岛人大多是时间只能呆在塔内。沉默的人和轰鸣的发动机相伴成为了噩梦。
这座塔就是挪威的第二高塔格里普灯塔。
3、瓜达富伊灯塔
2015年,当《墨索里尼的灯塔》出版时,在意大利没有人知道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此前两年,该书的作者阿尔伯特·阿尔伯奇也同样对灯塔知之甚少。作为一名专业在危险地区进行报道的摄影师、为了拍摄一部关于索马里海盗的历史纪录片,他曾去过亚丁湾。在那次冒险中,他并没有找到海盗,然而在直升机飞越索马里东北端时,却拍到了一座石塔的照片。
这座塔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瓜达富伊角的形状被称为“非洲之角”。在古典时代,这里名为“香料海岬”,而原住民则称之为“眼泪之角”。因为此地危险的水流和突如其来的浓雾,从前的意大利水手们将之命名为“瓜达富伊”,意为“看一眼就逃走”。当地的犯罪团伙常利用变化无常的海洋天气抢掠往来的船只:他们在悬崖峭壁上点燃篝火,使不幸的航行者们误以为是灯塔,便把船靠向海岸。
索马里不是一个大众的度假目的地。瓜达富伊角几乎是不可到达的。变幻难测的沙漠、险恶诡谲的大海,以及该地区紧张的政治局势,都使它与世隔绝。很可能在最近的70年中,几乎没有哪个意大利人曾触摸过这座灯塔上发红的石头。虽然它的废墟会在时间的流逝中幸存,但如果没有阿尔伯奇的照片,也许直到今天都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二、灯塔与历史的浪漫
4、阿梅迪灯塔
十九世纪中期,法兰西帝国把新喀里多尼亚变成了殖民地。法国人发现这里是建造监狱的理想之所,人民暴动后被判决的危险罪犯和政治犯被关在这里,这里被立法者称之为“地球上最洁净的监狱中心”。
而在抵达这里之前船只会面对数百个珊瑚礁,抵达这里就成为了有风险的事情。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在这里建造一座灯塔,而整座灯塔在巴黎制造,然后被打包成了1200个箱子,然后穿越大西洋抵达这里,最终于1865年11月15日揭幕。
整座灯塔是圆锥形的铸铁打造,现在仍在使用中,在灯塔的最下面,设有一个小小的邮政办公室,并提供专门的邮票。
在人间天堂般的海岛设立监狱,并且大费周章得建造这做灯塔,从这座灯塔足以看到法国人的浪漫。
5、阿尼瓦灯塔
萨哈林是一座狭长的岛屿,上面曾经居住者日本人、俄国人和日本人。从十七世纪起这里的领土争议就从未停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被苏联吞并。
1939年在岛屿的西南角树立起一座日本灯塔,原名叫做中知床。日本人管理这做灯塔不到10年,就被迫从岛上撤离,随后的40年里灯塔在俄国工程师的操作下继续运行。直到1996年苏维埃旗帜从克里姆林宫降下的5年后,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发电机实现了自动化。一夜之间,守塔的人们都离开了。
这座灯塔已经荒废了十余年,也失去了耀眼的光芒,成千上万的海鸟成为了这里的主人。大胆的乘客来这里探险,虽然同位素电机已经被拆除,但是在岛上还是能找到手写的大字“危险!核辐射!”
6、贝尔礁灯塔
《金银岛》作者的祖父,梦想着在看似不可能征服的地方建一座灯塔,而这座灯塔就是位于英国的贝尔礁灯塔。贝尔礁灯塔被称作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和布鲁克林大桥、胡佛水坝及巴拿马运河齐名。
这座灯塔的起源源自两人,第一位就是《金银岛》作者的祖父罗伯特·斯蒂芬森,它成功说服了北海灯塔委员会开启这个项目。另一位是总工程师约翰·雷尼,他解决了技术难题。
而建起这座灯塔需要在涨潮和退潮之间进行作业,需要在礁石上安放两千五百块一吨重的石头并用木质销钉加固。整个工程历时三年,在1811年2月1日点亮。这座灯塔展现了工业发展后人们想要征服大自然的勇气。

三、灯塔与故事的浪漫
7、 莱姆岩灯塔
莱姆岩灯塔在美国罗德岛的边上,曾经的守塔人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士,艾达·刘易斯。
艾达·刘易斯第一次救人是在12岁那年,她跟随父亲居住在莱姆岩灯塔上。那年他在灯塔上看到了4个新兵航行在海上,一位新兵在帆船顶上和占有打招呼,导致船翻了,船上所有的人入水,很多新兵并不会游泳。艾达刘易斯靠着一条小船,把所有人救了上来。
5年后,也就是1858年,艾达的父亲被任命为莱姆岩灯塔的守塔人,而艾达也成为了当地的很有名的游泳健将。她在此地救了很多的人,而更多的人为了能认识她远道而来,就连美国总统尤利西斯·S·格兰特都去拜访过她。
艾达有一段短暂的婚姻,婚后她居住在黑岩港口,但是由于她不能忍受没有莱姆岩灯塔最终离婚,回到了灯塔。1879年,她被正式任命为守塔人。
而现在,莱姆岩灯塔被保护起来,航海者们在此地建立了以艾达刘易斯命名的游艇俱乐部,而俱乐部的旗帜上的图案则是这座莱姆岩灯塔。
8、布达岛岛灯塔
布达岛是一座位于西班牙的流动的岛屿,在地中海上缓慢漂移,有时前进有时后退,随着时间时而缩小时而扩大。
十八世纪初,沉淀于埃布罗河口的泥沙经过漫长堆积形成了布达岛。而在这座灯塔树立起来之前,经常有船只在流动的泥沙上搁浅。
十九世纪,在流动的海岸上建造了三座金属灯塔,用螺旋桩固定,照亮了埃布罗河口三角洲。这座灯塔用的是燃烧橄榄油灯芯,以至于没过8个小时就要有人爬山灯塔进行操作。
因为这座灯塔有时会进入内陆,也有时候会进入大海深处,最终在1961年圣诞节,一张暴风雨将它葬送。
9、斯蒂芬岛灯塔
斯蒂芬岛灯塔见证了一种鸟类的灭绝。
大卫·莱尔是这做灯塔的其中一位守塔人。他喜欢孤独,也喜欢自然,对于当灯塔守护者他非常乐乐此不疲。与他同行的有他的妻子和一只叫做提波尔的猫。
每次提波尔外出回来都会给主人带来一种鸟类,大卫莱尔也没见过这种鸟,于是他寄了一些尸体给鸟类学家。鸟类学家确定这是没有被人发现的新物种,取名为史蒂芬岛异鹩。
由于这个发现,尿了噢学家们也纷纷去实地考察。而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史蒂芬岛异鹩越来越稀少。而真实原因是因为在小猫提波尔之前并没又其他捕食性哺乳动物在道上出现过。新任的守塔人也开始在岛上清理野猫,终于在26年后,这个岛上的猫才被杀完。但是此时史蒂芬岛异鹩,也已经濒临绝迹。

34座灯塔中我最为喜欢的是莱姆岩灯塔,也就是那位12岁女孩与之相伴一生的灯塔。我们会被灯塔感动和悲伤是因为我们少有相伴一生的勇气和面对孤独的果敢。而在浪漫的故事背后却是守塔人日复一日的点灯巡逻。
我们终其一生可能都在寻找自己心目中那座永恒的灯塔,也在期待自己和灯塔发生的浪漫故事。而这34座灯塔能给我力量和勇气面对喧嚣的世界。
最后再次推荐《世界尽头的灯塔》!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心中的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