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博物馆围观珐琅展
康熙开海后,东西方交流日臻兴盛。广州这座华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更成为欧洲各类新奇舶来品及西方科技、文化进入中国的首站。凭借地利之便和传教士的推动,广州引入欧洲的画珐琅技术,熔中西文化、工艺技术于一炉,发展出了全新的岭南工艺名品——广珐琅。
广珐琅是十八世纪以来,最具岭南特色的重要工艺品之一。在清代曾行销欧美、东南亚和印度等伊斯兰世界,并进贡清廷,兼及国内市场。在中国画珐琅的创烧与发展过程中,广州在地域、人才、技术及原料等方面,始终较宫廷占一定优势;在工艺与装饰方面,也往往得领风气之先。其创始之初的艺术水平,即臻于清代巅峰精品,更堪与宫廷画珐琅比肩。
十八世纪中期,粤海关开始大量“成做”进贡画珐琅器,并借鉴西洋技术,推陈出新,发展出中国的透明珐琅工艺。广珐琅的成功创烧,不仅引发了广东最富盛名的广彩的产生及在西方的广为流行,而且对宫廷画珐琅的成功烧制及景德镇釉上彩瓷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深刻改变了清代陶瓷的总体风貌,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小时候家里有各种各样的搪瓷制品,有大的泡茶用的缸子,还有搪瓷碗,搪瓷脸盆,长大了以后才知道,这个东西有一个高档的名字:珐琅。
深圳博物馆有珐琅展,看起来很精美,不如就去凑个热闹吧。围观了一圈下来发现:古代人活的比我们精致多了,他们是怎么把那么小的东西都全部画上图案的?怎么掐的那么细的丝儿的?
一开始先是西洋人物的制品,总的来说,出现的西洋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丑。要么是当时的匠师没见过外国人,要么就是当时的审美就是觉得他们丑,不然说不过去啊。


虽然西洋人物丑,但是东西的造型还是非常优美的





看看他那个鼻子,真是丑到家了

这是一对儿小巧玲珑的插屏,大概只有1.5个手机那么大,难为古代人能做出来这么精致的东西

这是2个巨大的牌子,估计是挂在墙上装饰的
下面开始就是我们中式花纹了,看起来就审美高级多了,尤其是在精致这方面可以说是顶尖了,每一个图样都是画出来的,画画的人得多有耐心啊!


人物都是好看的,那2个小童,一个带着金项圈,一个戴着金锁锁

这是一个大茶盘






还有一个巨大的屏风的复制品


精致!



这个东西是最令我们费解的,那个勺子,只有笔帽那么大的面积,能舀多少水啊?到底是干啥的?感觉像是磨墨的时候添水用的?

这么小的2个罐子




左边那个一个七巧板造型的糖果盒

所以古代的很多东西,还是以祭祀为主的



我觉得是首饰盒










可以去参观,有看到一些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