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一会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nian使用攻略2.0:基于PARA工作流
自我管理的烦恼——“注意力分散,想法过剩,行动力不足,不喜欢复盘”
- 列了很多清单,但都不了了之。唯有DDL是最终生产力,但过程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
- 做过的事情,因为没有存档,再来一遍的时间成本并没有缩短。
- 一旦开始复盘,恨不得从宇宙起源开始说起(夸张点说)容易抓不住重点,因为记忆实在太乱了。
我需要一个傻瓜式教程管理各种事件的经验——以放飞自己的大脑
【什么是PARA及如何运用PARA优化工作流”】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8380464/
【如何戒掉焦虑,重获掌控感?推荐「P.A.R.A」信息整理法!】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v4y1t7Qz/?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cf0e2653c0939b5bbfaab1dcbe70a9e7
PARA简单说明——理清任务及信息价值
- P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时间范围,是最小执行单位【待办便签】
- A领域:你日常需要精进【待办的优先级】的领域(所以你需要为此负责)
- R资源:你感兴趣的事情,也是支撑现在 Area 和将来 Area 的外部知识储备
- A归档:沉寂的内容,但也许对未来有用,先存档
- 缓存:快速的收集信息,减少判断的成本 (另外添加)
工作流示例——发挥碎片价值,流转经验
短项目——有具体时限
- 打开手机自带便签【因为nian不支持富文本故借助其他便签工具】,输入任何想做的事情,可在一个页面内不断增添todo或文本信息。如下图“N1考试进展”
- 事件完成后,便签分享到nian的标准基本中存储,归档,作为经验整理。
这里要提到nian的一个转移进展功能——使用该功能可轻松分类。以及nian的回应功能能够作为经验收纳,不断地将碎片经验信息聚拢,最后转化。详细参考——nian使用攻略1.0
长项目——即领域,长期精进,无具体时限
- 如学弹吉他——在标准记本的进展中写下简易计划——然后在回应中记录下每次练习的改变与心得,下次需注意tips。
- 如长期跟着某知识博主学习——进展页可写下简介——回应页可补充详细心得——不断在进展页浓缩对该知识博主的评价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 如读一个类型的书——进展页可先写下开始日期,心理预期——回应页持续补充细碎感受——进展页再持续更新总体感受。
上述举例的基本流程
1️⃣有一个长期目标
2️⃣回应页不断补齐细碎经历感受
3️⃣进展页参考回应持续浓缩信息
4️⃣最终实现详实的个人经验库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