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 双喵镇志愿者招募——线上线下共建社区的可能性【时日多艰 撑住100天 双喵镇的2023】
这篇本来是想说下志愿填报的事情,结果最后写成了志愿招募。
简单介绍下,双喵镇位于在南京和安徽交界处乡下,这个地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更多像一个自然生长的实验。关于双喵镇6年多的发展可以看这篇南京双喵镇第7年更新
高考结束,就是填志愿了,在乡下,60%+的孩子填志愿来得更早,初中毕业就得选择志愿。而我们多数孩子及家长,是在拿到分数之后那两三天的时间里,才第一次知道名目繁多的各种职业选择,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匆忙给孩子选了一个专业。
去年中考结束,有个妈妈给女儿选了我们南京某个化工学校质检员的专业,我看了非常惊讶,我问她为什么选这个。她说,因为觉得这个学校其他专业看上去都是要下车间的,看这个专业是质检,应该是坐办公室的,自己家小姑娘,想给她找个轻松的工作。这是化工专业而恰恰质检员这个角色是肯定要下车间的,每天面临的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质。而她妈妈甚至都没有打电话到学校咨询一下,仅仅凭借字面质检两个字就选择了这个专业。我跟她说了情况后,他才修改了学校和专业。
我们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在这样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给孩子选择了一个专业,虽然现在有互联网,但是对于考研或者高考志愿相关信息比较多一点,但是对于中考后的职业选择能够找到有效的信息很少。所以双喵镇一直试图在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组织关于生活的可能性讲座,请各行各业的人都来讲一讲自己的专业或者职业经历,另一件事是针对南京本地职业学校的调研。
关于生活的可能性讲座从我们书园有一个六年级孩子读了一套8本《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开始,我决心给这个孩子找一位真正的哲学相关领域的老师,给他讲一讲,由此我们开始了双喵镇的第一次讲座。

我们邀请到了牛津大学哲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哲学与心理学教授庞思奋给我们孩子讲了一场关于哲学科普的讲座。那是2018年6月。
从这场讲座开始,我们零星每个学期能做个三四场线下的讲座。每次邀请嘉宾基本都是恰好顺道朋友来南京,就邀请来一趟,因为我们地方特别远,在南京和安徽交界处,很远来一趟非常不容易。很多南京人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

其中2020年寒假,因为邀约了一位联合国维和部队回来的军人讲座,因为疫情临时暂停,但学生非常期待,我们就临时改为了线上分享,不想线上分享效果很好,所以我们那个春天就陆续做了40场线上分享,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热闹,来的孩子也多,后来学校开始上网课,慢慢地家长和孩子都不太喜欢继续网课形式,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少就停了线上。继续线下零星在做。

在做这个讲座期间,我们收到了很多好的反馈,除了在南京有一批学生,当时因为巧巧在四川内江也参与了这个讲座,也把这个讲座介绍给她的学生,并且后续一直在继续这个线上讲座。
双喵镇在南京乡下希望以线下的形式继续讲座,之前线下讲座有很多难处,比如我们的嘉宾离得远,有时候来一趟需要在这里住,我们只能打个地铺或者临时搬个折叠床住在教室里。真的感谢我们的朋友们都不嫌弃。今年我们有了新的据点,空间更大,也有方便嘉宾居住的空间,我们一直希望能够继续把讲座做起来,但我们到了新的据点,也有很多的难处,比如目前还没聚集一些人气。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之前人手比较少,偶尔有志愿者帮忙,零星整理了一点讲座信息,很多讲座很好的内容,我们其实都没有去整理发布出来。
我们录了音,因为没人剪辑发布,喜马拉雅只分享了2期,公众号也只发了零星几期。
“不可思议”的职业 | 双喵镇-关于生活的可能性系列讲座第24期
"不可思议"的朋友|双喵镇-关于生活的可能性系列讲座第25期

所以这次也想做的更加完整,可以从邀请嘉宾到开展讲座以及后续信息整理发布分享都能完成一个闭环。这次我们想维持每周一次的频率,试运营这个暑假。我们其实一共有3个书园点,覆盖附近3个不同的社区,我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同一个讲座去3个不同的线下场地,还是一个主场地,另外两个还是线上。具体我们得看。
志愿者招募
讲座志愿者招募:现在就可开始工作
我们很需要有志愿者能够线上参与嘉宾邀请,以及后续内容剪辑发布的工作,包括文字排版、录音剪辑、视频剪辑,如果有志愿者可以参与南京的线下活动,我们可以提供食宿。如果对双喵镇其他工作感兴趣,比如绘本阅读推广还有我们的木工活动,也可以来一起参与。
本来只想说讲座的事情,结果还是都写了吧。
乡村绘本馆志愿者招募:现在就可开始工作
双喵镇今年的第5个空间,是Dream House绘本馆,中英文绘本图书大概5000册,英文绘本大概3000册,这些书大概4000册是来自朵朵老师委托给双喵镇保管,朵朵老师还会给我们提供线上英文培训,朵朵从事英文绘本阅读教学10年,她要出国,她很希望她能够继续把她的阅读探索带给更多的小朋友,特别是偏远地区资源比较少的孩子。
我们近期会安排线上培训,欢迎朋友们参与,以及我们也需要线下的志愿者帮忙整理登记书籍,以及平时的运营。以及非常非常欢迎大家捐书,特别是优质的中英文绘本给我们。
职业院校调查志愿者招募:预计9月
另外还有一个想做但是没有做成的事情,我们一直想对南京的职业学校有更多了解。今年好的进展是,我们双喵镇今年在申请了社会组织,目前申请流程中,还没批复下来。我们经推荐将会和一家职业学校联系,可能愿意让我们以某种形式进入校园,也和一位大学社会学系的老师取得了联系,他愿意在后续的一些工作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PS讲座这个部分只是我们双喵镇非常零星的一点浪花的工作,并不是我们维持生存的主业,我们的主业是第一个是课业辅导,第二个是亲子活动夏令营之类。还在艰难创业中。但是这些事情总是还想带着做,身边总有人会说搞这些干嘛,也有很多质疑。但这些事情是就算完全不挣钱也愿意做下去的。
口述史采集实验志愿者:
暑假1个月-2个月,凑成3人团队成型,文字、摄影、摄像
另外还有关于本地的老故事采集,我之前零星做了一些,但是实际上因为时间以及采访能力等原因,一直没有很顺利的完成,其实需要比较专业点,有田野调查经验并且愿意长期在这里待一段时间的人来做一些采访。今年一直想做的是陈丹青曾经插队的村子,他在这里画了很多速写,他画的那些老人还活着,我很想去采访记录一下他们的故事。但这个需要一个长期工作,最好是暑假完整的两个月。我可以提供在村子的住处,以及本地翻译。我总想着某一天我自己有时间去慢慢做,但其实已经过了一年有一年,这次我想做个实验,如果我们能凑齐3个陌生人的团队,一个负责文字,一个拍照,一个摄像剪辑,如果能凑齐这3个人,我们就成型,试着做2个月看看。我在本地村子有熟悉的人可以找到住处,我也能邀请我的学生去负责翻译工作。但是我本人并不能够在场。这是一个陌生的实验性团队要去完成的工作。

关于对志愿者的期待:
其实双喵镇做了很多工作,中间也经常有一些志愿者参与。今年比较好的一个项目是,乡村儿童写作,有一位志愿者一直在帮忙整理,我这几天在看的时候已经有25篇学生习作发布了,而我自己之前因为精力问题没能整理,好多学生好的习作都弄丢了。
双喵镇很多项目是因为我本人精力跟不上而暂停的,所以我更期待能够组建一个志愿者管理团队,可以每个人有一点小小的固定任务,每周参与一点,可以持续性的所以如果你对双喵镇感兴趣,欢迎加群围观。

如果你想长期参与一些双喵镇工作,线上线下都OK,如果有一些团队管理经验是最佳的,欢迎联系我私人微信shuangmiaozhen
也欢迎想长期来定居或者合作创业的小伙伴,不过我们目前创业的比较艰难,还没啥好的进展,特别是市场方向,自媒体运营做的也不够,很缺人。另外也缺长期愿意在这工作的老师,主要是中英文教学。
我还是开个腾讯会议大家先聊聊吧,定下周二6月12日晚上。8点-10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聊聊。感兴趣的先扫码加微信@
南京双喵镇:一个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的实验性社区
关于双喵镇,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很杂,没有中心,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义。
如果一定要定义,那应该是双喵镇是一个实验性社区,我们恰好碰到了什么事情,就做一点什么事情,我们恰好有这么点精力,就做了这么点事情,至于会怎样,我真的也不知道。至于能不能继续做下去,我也不知道。比如说我们的女性友好厕所行动其实最近因为我精力问题也是进展缓慢。但是我又同时在搞新的事情。但这篇写的都不是新的事情,这些都我一直心心念念想长期做下去的,所以不管可不可能,先说出来看看吧,或许有人跟我一样,恰好愿意有一点空闲,做一点实验性的尝试呢。
我们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试图做线下社区,但是人员来来往往很流动,其实大家本身来之前互相都是陌生人,都是怀抱着各种期待,结果难免失望,遇到冲突很多就选择了离开。所以我在想,或许我们应该先从线上开始,大家先一起做事情,彼此熟悉,认可,哪怕不能现在就在线下做事情,最起码可以先建立联系,将来某一天说不定可以走到一起,而且其实走不到一起也没关系,我们了联系就是社区啊。
真很神奇,我今天本来只是想写关于讲座志愿者招募的事情的,没想到最后写到了建立线上社区的可能性,待讨论,待讨论。大家周一晚上来讨论啊。
关于我们现在的物理空间,大家可以去关注【双喵镇】视频号,B站,或者公众号,都零星有些发布,我实在一个帖子不能再写太多,大家周一见。
PS2023/6/8日记
今年在华德福学校附近的树屋项目快完工了


闲来撸猫曼回家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自己解决 (9人喜欢)
- 2025/4/18 关于“不要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 (10人喜欢)
- 我是否有勇气说出更多的真相?记某知名基金会/某知名高校副教授/的一对一督导 (71人喜欢)
- 柯文哲不会被关到病死吧 (12人喜欢)
- 源头or山头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