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真的“完美”吗
其实王羲之并不完全成熟。书法本身呢,在古代他是有一个实用的过程,在实用的过程中,有的人能把他变成了艺术,就是说他能够在生活之中把他提炼出来,提升出来,不是所有的人。而且这个提升出来这些人里头,在他提升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在思考,我提升出来这个字,这个艺术品到底是谁喜欢,到底是多么漂亮,多么端庄,多么端正。他只有那时候的感觉,以及当时的表达。其实王羲之并不完全成熟。他的成熟随着以后的发展,到唐到宋,到明到清,这一路过程里面,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多人在某一些侧面上都不比王羲之差。你说颜真卿他整体的气势怎么会不如王羲之呢?你说苏东坡的才华怎么能不盖过颜真卿和王羲之呢?都有,只不过,王羲之他做的一个关键性的动作,就是他开启了整个这一支脉的源头,那么作为大家所有人都学他的时候,而有多少人能够学他,还能超过他,就太少了。但是可以超过他的地方在哪?不是在他的本身这个枝干上,而是这个枝干再产生出来的枝叶上头,他丰富起来了,另外他也没有大字,他也没有大草啊,他也没有榜书,都没有。所以你说怎么比,没法比,你不能拿着飞机跟火车比,你不能拿着这个高铁跟这个一般的这个汽车比,他不成比例。但是他确实是都在王羲之那驾马车,那个带轱辘的走过来的。而当时,王羲之做的也是相当的不错啊,就是说绝对是万世的师表,就可以作为万世的一个楷模。但是,你一上来就接触,一看就看到王羲之,一看就看《兰亭序》,你先入为主之后,这东西就是美的,有几个说钟繇好的,没有吧?因为钟繇,他是从隶书蜕壳变成楷书的关键人物。那王羲之在一个基础上又把他完善的关键人物,可是蜕壳他不好看,那完善了不就好看了吗?能够在历史上,你起到一个作用,在继承之中,你作为一个环节,在延续的过程中,你作为一个整个的一条链子中的一段一个点,你能起到这种作用,在我们的肉身退化掉了之后,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你记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