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古文五九
《选读《古文观止》(五九)宋文(四)》陈再明23.6.25
16,《范增论》(节) 苏 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我这把老骨头)卒伍(退伍回乡)。″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不早一点离开啊!)。增劝羽先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应当在这个时候离开吗?) 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预知先兆)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先降细霰)。″ 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宋义)时也。
17,《留侯论》(节) 苏 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很大),而其志甚远也。
观夫太祖(汉高祖)之所以胜,项藉(楚霸王)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藉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张良)教之也。当淮阴(韩信)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犹有刚強不能忍之气,非子房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及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和他的志向气节很不相称)。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