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 for fun
一年前决定跑步减肥的时候,我是万万想不到一年后我会参加马拉松。
521在唐山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是我的首半马,其实这场首半马本可以安排在4月底保定的,但一直没有中签的命,也不太想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去到太远的城市,于是就报了个不用抽签同时也是田协认证的唐马,以完赛为目的,状态良好。
跑步是从去年3月开始的,起初只是抱着减肥的想法,开始的时候每周跑2、3次,配合一些hiit和饮食调整,有段时间大概每周只休1天,用了大概半年左右就完成了减重和减脂的目标。在这段时间里也慢慢喜欢上了跑步,似乎是找到了情绪释放的缺口,一步步跑到了今天。
我一直都是一个保守跑者,不太敢跑到顶,日常轻松跑和心率跑,起初在控制不好节奏的时候,偶尔配速能到5分出头,看一眼手表赶紧让自己慢下来,慢摇的快乐也是在一次次顶到最大心率难受之后才体会到的。跑步相关的播客听了不少,一直听下来的只有<跑者日历>,我关于跑步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跟着他们边听边跑边学,后期也尝试着跟着他们的训练计划跑一跑,但我比较懒,很少跑间歇和R跑,所以跑步能力基本没什么长进。
当跑步渐渐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时候,时间就走到了去年夏天。我在之后无数次感到提不起劲的时候,都会和自己说:不要忘记苦夏里还在认真跑步的自己。夏天的夜晚,即使是八点后,气温仍是居高不下,热身完就已汗流浃背,在湿热的空气中跑起来,只有一点点热风。穿梭在夜晚遛弯的小区居民之中,躲闪着四处冲撞的小孩子,一遍遍熟悉着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在跑完拉伸的时候,夜晚才稍微凉下来一点点,人声也渐渐小下去,那段时间是最舒服的,就连蚊子都不觉得扰人。到了周末,则会在早上7点前跑完10k,趁着温度还没有上来日头没有爬高街道的人类活动不是很多的时候,独自沿着城市的马路奔跑,耳机里是特意留到跑步时听的<文化有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享受进入定速巡航之后世间与我何干的感觉。
厌跑情绪偶尔会出现,不想跑步的时候也总给自己找很多借口,偷得一晚的闲暇或者摆烂一个周末,但回头看看还是觉得很可惜。当然,最影响我跑步的还是喝酒,所以去年的酒精额度主动下降了很多,疫情也是一方面吧,为了喝酒放弃后面的跑步计划,或者为了跑步推掉酒局,我都干过,前者出现的次数更多。跑步这种事,主观能动性占很大因素,也没有不可替代性,所以绝对不能太强迫自己,一项爱好培养起来不容易,要珍惜尚还喜欢这种状态的自己。
为了不让自己停下来,冬天的时候就在跑步机上跑,很枯燥,很无聊,但很磨人,健身房里回荡着规律的脚步声,比在马路上听到的声音要大很多,当我第一次在跑步机上跑到18k还能继续跑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可以跑半马了。偶尔会在下午温度最高的时候出门路跑,但阳康后的状态以及天气的原因,基本只能维持冬天不停跑的状态。
到今年3月,跑步整一年的时候,还是很感谢一年来坚持跑步的自己,好的身体状态对精神状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跑步计划和时间安排可以帮我过滤掉过于繁琐复杂的饭局和人际关系,运动时分泌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也会产生快乐积极的情绪,感受过大量向上情绪的推动之后,跑步所产生的能量会被无限放大,这也是我找到的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所以,当我站在起跑点的时候,赛前所有的不自信和自我怀疑都在慢慢消失,情绪和状态受到现场气氛的感染,确实会激发一些能量,每一公里的体验都与平日跑步的感受不同。因为听了很久的跑步播客,对赛道礼仪有一些了解,对比赛遇到的情况也有听说,所以还算有心理准备,按自己的节奏去跑,不要被周围人的配速影响,也按自己的补给需求和天气状况进站喝水,吃胶,适时调整,虽然后面有点掉速,但也在意料之中,无伤无痛顺利完赛,达成了一项预期之内的成绩。
跑前觉得可能跑不下来,跑完觉得还是要多参加比赛,甚至还想参加全马试一试,所以就继续跑下去吧,目前计划按4个月的周期自我训练一下,希望能参加10月的津马,如果能如期举办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