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很难快乐,难以自抑的痛苦
心情莫名难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领导布置了任务。我都还没转阴,他怎么理所当然地安排我外出任务。
去年一直很想买房子,觉得有个自己的小地盘,种花种点小葱,两只猫猫趴在阳台晒太阳,有个自己的阅读区能眺望远处的风景,小小的厨房做好吃的面条,40平就差不多了。房子也七七八八看了一些,但最后不是因为地段问题价格问题被人左右而作罢。
看房子那段时间是真的很烦,怕买贵了,怕日后需要永远上班还房贷而不能说走就走,无法任性,甚至连“大不了我就离职”这样的想法也不能有。还没买房就已经开始焦虑了,想了很久,决定再攒攒钱,将这样的焦虑压低,过几年再说。
删掉手机里看房app后,确实轻松了很多。我也不知道这算是逃避呢还是有效的降低欲望,就像我对朋友一样,如果对方不再给我回馈了,我就会转身离开。不再像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会追着去问为什么,去诉说去解释去挽留。这大概也是因为碰了一些灰而改变的。逃避显得好用很多。
可是,我降低了欲望,消费、分享、诉求,也不见得就豁然开朗了。可要重新拾回欲望,又会觉得被束缚得难受。真是个尴尬的时候。
我想到自己高中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那样无所畏惧,渴望远方和独立。哦除了去北京,我好像没有特别害怕的事。害怕去北京是因为大学隔壁寝室的同学,在毕业的时候整层楼只有我俩,她当时追星,很喜欢某个明星,打算去北京近距离追星。一天夜里我们散步,好像是去宿舍后那条街吃饭,在黑漆漆的街上她问我,我们去北京吧。
我当时连连拒绝,不不不我害怕。我去不了太大的城市,我会被淹没的。北京那么多人,那么多人才,我算什么呀?我不想去挤地铁也不想住地下室。潮湿没有窗户只有一张床的地下室是我对北漂的刻板印象。
后来她还是去北京了,一个人。一年后回乡,来我所在城市的考研点报名的时候我请她吃了火锅,她说,她不想一直搬家,在北京一年多搬了好几次家,那样的经历太糟糕了。她后来还去了厦门和杭州,但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
这可真是麻烦,我们喜欢的工作,似乎都只有在大城市才会有。她对在北京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只是生活质量太低。再后来就没有联系了,我也一直未曾知道她的考研结果。
广州地铁三号线,大概能排进我这一生最不愿回忆的top10。当时还是下午三点,远远还没有到下班高峰期的时候。但从火车站上车开始,就挤得水泄不通,全程大概有一个小时吧,我也记不清了,只觉得怎么会有这么长的地铁线啊,中途还有很多点换乘,人流很大。我被挤在门和扶手的缝隙里站了近40分钟也不见得人减退,终于挨到终点站的前两站下车,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掏空了。
我下车去找朋友,她笑着和我说,谁让你要坐三号线。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广州地铁三号线的远名,是后来刷微博,看到一组图片关于三号线的拥挤程度,下面大几千的评论都是在控诉三号线的可怕。
大概写于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