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实验室日常
查看话题 >神经科学实验室日常12:谢谢所有的斑马鱼
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我实在是太闲了……做动物实验其实会有很多“漫长的”等待过程。比如你突然想用某种基因型的老鼠,但是实验室没有,就需要采购,繁殖,等老鼠长大。比如我的实验要给老鼠打荧光病毒,病毒打进去一般要等3-4周让基因表达,产生我们想要的荧光蛋白。如果你在正式实验前想试试一种病毒的表达效果,那就需要做1-2只老鼠,等几周,杀掉“试药鼠”,取脑片鉴定。再比如,我们学校去年引进了一个新的但是特别难用的购物系统,不管买什么,都要经历一大堆邮件折磨和漫长的等待。
当然,如果科研团队配一个专门做项目管理的人来控制每个环节的进度和资源,也能把每个人的工作排满,像工厂生产线一样。不过很明显,大家更喜欢这种紧凑和干等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相比做老鼠实验,如果你是用斑马鱼做实验,效率或许能翻十番。斑马鱼幼苗(2-5天大)是透明的,特别适合做神经元成像实验:如果斑马鱼神经元带着某种荧光蛋白,扔到显微镜下就能看到活鱼的神经活动。换句话说,斑马鱼从孵化到能用于神经成像只需要一周,如果你有一水缸的斑马鱼,几乎可以做无限次实验,统计意义会很大(样本量大),还都是活体实验。
所以,斑马鱼特别适合研究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回路活动、简单的行为学和一些病理学。很多生物科研成果,最初都是在斑马鱼身上发现和验证的。想象一下如果是老鼠,一次养十只,各种手术做一周,等四周病毒表达,做实验一个月,三个月后,十只老鼠变成了十个点,也很可能没什么显著成果。
我对斑马鱼实验不太了解,不过前段时间有一个跟我用同样设备,做斑马鱼实验的博后来我们实验室测试设备。我去给她演示软件硬件怎么用,于是跟着做了好几次看斑马鱼神经信号的实验。知道了很多傻傻的没什么用的斑马鱼小知识:
如何把活体斑马鱼固定在载玻片上?
看到博后姐姐拿出一个装着我肉眼几乎看不见鱼的小管管,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活鱼会游嘛,你给它麻醉住,它在水里也会漂的,你怎么固定在载玻片上呢?答案是,他们确实会给斑马鱼麻醉,当然是只麻醉肌肉,不影响神经活动,方法就泡在有麻醉药的溶液里,然后把斑马鱼放在琼脂上(就是做琥珀的那种胶质),把琼脂加热融化,然后把鱼放上去,冷却一会儿就粘住了。。。
给斑马鱼用药基本上就是泡在有药的溶液里。
这是我粗浅的理解,因为我的某个实验需要在神经元成像之前,给老鼠通过尾巴上的静脉打一种染色剂,这样它的神经元就可以带上荧光。斑马鱼博后:哦,我只需要把斑马鱼泡在染色剂里就可以了呀。。。
啊——用斑马鱼做实验也太方便了吧!我都想用斑马鱼了。

再见,谢谢所有的鱼
做动物实验一般有很多限制,相比老鼠,大家对用斑马鱼的管理还是比较宽松的,需要考的证书也少一些。不过,这位博后说了件很搞笑的事:Home Office规定,他们培育的斑马鱼每死掉一只都要汇报,然而一个实验室每周都会死上百只幼苗,于是这变成了一个很荒谬的规定。不过尊重每条鱼的初衷是好的,我已经想好了汇报鱼数量的邮件标题:So long,thanks for all the fish.

苏氨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英食记6:鸡丝凉面、卤肉饭和玛莎特产 (1人喜欢)
- 是谁住了旺旺酒店又吃了莱莱小笼 (5人喜欢)
- 突然入坑盘串儿并逛了两次书院门儿 (6人喜欢)
- 一名全勤成员的2024斜教年终拷问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