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十点读书会” (非虚构短篇小说)
一、
2016年4月17日,北京海淀区彼岸书店召开了一场著名作家——“梁晓声与读者见面会。在排队等候签书时,黎老太对站在脚前的“低头读书姑娘”说:“您好;一会儿梁作家给我签书时,请您帮我拍一张照片,好吗?”女孩抬起戴眼镜的面孔说:“阿姨,您甭客气,我是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张跃,等排到签书的当口,您先给我拍一张(照片);然后,我再给您拍一张(照片)。”她说完,微笑一下 ,又低头看书了。张跃的读书热情,感染了黎老太,她也捧起《生命何以高贵》的新书阅读起来。
在下午4点多钟,拥挤的人群渐渐地散去。轮到了黎老太被签书时,她跟工作人员低声说:“姑娘,请给我留一个梁晓声作家的‘公众号’,行不?”还没有等那女工作人员搭腔,坐在签字席上的著名作家——梁晓声说:“对不起,我没有‘微信’”。
这使黎老太很尴尬,但她又很快地被著名作家梁晓声“签书”。在此过程中,张跃姑娘还把这一瞬间拍了照。
二、
黎老太在张跃的指引下,有幸参加吴晓波投资、林少发起的“十点读书会”。这个读书会总部设在厦门,在全国各地都有分会:北京分会已经吸收二百多位会员加入。
2016年7月9日,在北京鸟巢的绿茵草地上,热得游人都钻进地铁站里去避暑。但来自“十点读书会”线下 “撕名牌”的运动员,他们却头顶炎炎烈日;身着红、绿、蓝三种颜色的皮肤马甲;各自为效力的小组准备战斗……除了有几名非会员的家属看包包,其余的会员都参与到活动中(黎老太当了裁判员)。
一班人数最多;远远超出二﹑三班团体的实力。尤其是在绿茵草地上奔跑半个钟头之后, 三班女生已经气喘吁吁、滴汗如雨了。被一班男选手毫不客气地把她们背部上面的“名牌”全部撕掉。
二班因一人崴脚,退出比赛。末了,一班顺利地摘得“撕名牌”的桂冠。每人得一本吴晓波著的书—《穿越玉米地》。
三、
黎老太被班长王惠(研究生)开导说:“大妈,我想邀请您给我们三班做一次线上分享,主题有您自己定;时间是半个小时左右。您看行吗?”
“恐怕不行,您是从哪里看出我可以分享呢?” 黎老太问。
“我看您普通话口音比较纯正,您可以的。”王惠说。
“那好吧,我最近正在读《路遥传》。说真的,像我们这代人还是喜欢‘路遥’的。”
“大妈,那隔周四就把时间交给您了,好吧?”王惠说。
黎老太回到家里,她捧起《路遥传》的作品从头至尾地阅读了一遍,把路遥生平中的主要纪事、作品、婚姻等重点内容用A4纸打成了文稿;在线上正式分享的时候,得到了王惠、阿桂、呆呆、张跃、捷克、敲不响的钟声书友的点赞。
四、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点读书会”的两周年庆典来临,当天,张跃、黎老太都是两点钟以后到达现场的。等她们到了北京七彩虹之家活动场地的时候,庆典已经进入到了分享读书环节了。张跃对黎老太说:“阿姨,我们去‘大屏幕’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吧!”
黎老太说:“好吧。”
张跃穿着红色旗袍,黎老太穿着绿色晚礼服双双走进了五星级大酒店的会议厅。一进门,黎老太看见主持人高律师(北京分会长)正在点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这小姑娘正举着二胡往台前走。
班委阿桂拿着文件夹子递给黎老太说:“阿姨,您朗诵诗歌的第二段,就按着我们在电子版上面的顺序‘走’;我现在就把‘夹子’和‘诗歌’篇儿给您。”第七个节目就是我们六个人演出,在上场之前,我们‘合’一下;好吧。”
“嗯哪,我听您的”。黎老太说。瞬间,她坐在位子上开始浏览朗诵诗—《让智慧点亮人生》。
几分钟过后,她们六位表演者就登台了。IT工程师圆圆朗诵第一句:“今天,面对阳光,我们发出一个愿望……
黎老太接上了第二句:“请允许我与蓝天、白云和风儿们一起,组成一个阅读的集体,登陆桃花源一样的岛屿—” ……
她们六位朗读者一声高过一声,越朗读越有力量;鼓掌声响彻全场各个会议大厅。
一位地质出版社的女编辑来到她们面前夸奖说:“你们朗读的真有力量!”
五、
黎老太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找到了“北交大”附近的“北下关社区动员中心”。那是“十点读书会”的一个捐助点。这一天她认识了新朋友,团聚了老朋友。大家都捐助了各自的图书。黎老太捐了一本《黑洞》。当她还要捐《敬爱的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你》的一套书籍时,有一点犹豫了。她对跟前的呆呆说:“您是研究生,我捐这本书,行吗?”
呆呆望着黎老太,闪了一下聪明的大眼睛说:“您已经捐了一本书了,您为什么不换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呢?这里的老人会喜欢读您投在这里的书的。”听了呆呆这么一提醒,黎老太换了一本小读物。这次捐书活动出席20人,共捐书120本,还有“十点读书会”的会员陆续快递捐书过来的。
六
在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在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黎老太就上路了。她要到“知识产权出版社”参加“洪律师断案”的现场直播活动。
九点过后,“十点读书会”的会旗挂起,高律师手持话筒说:“在适当的时候,见适当的人,做该做的事儿;下面有请何教授入席。”
这时候,何家弘教授被主编陪同步入了主席台。掌声过后,何家弘教授说:“我去北大荒务农八年,在北京当过两年建筑工人;为了爱情而读的法律。”何教授一提到爱情,坐在他旁边的女主编接着他的话茬说:“何教授的妻子是值得他钟爱一生的伴侣,我们一起陪过何教授去参与外国出版社编纂‘洪律师断案集’的时候,她给何教授当助理非常到位。”
高律师问:“何教授,有接近二百字的头衔介绍您的身份,您怎么就那么会支配时间?作了如此繁重的工作,还写书?”
“我是世界上用最短时间—一年零十天就读完法学博士的中国人。要利用好时间,有轻重缓急;不该参加的会议不参加……其实,我的小说都是根据办案真实故事创作的。以前写过小说没有被出版。自从参与受理东北一起轰动全国的凶杀案后,开始会设计对立面、描写人物特征和案件细节了。今天大家即将分享的五本书,是我花费一生心血办案的纪录……”
黎老太这次分享《性之罪》,她采取“慢鸟先飞”的策略,放下了手中的其它读物,挑灯夜战、抓住了四个星期的有效时间通读了这本书;从中,她基本了解了这本书36章(30多万字)的概况;并在她的儿子的指导下学会了做PPT。
这会儿,黎老太在长枪(录像机)、短炮(电脑、PPT)交相呼应的环境里,置身在何家弘教授和高律师中间的位子上,分享《性之罪》……在黎老太分享结束后,受到了何家弘教授的亲切握手。他说:“您分享得很好。”
之后,黎老太得一本“十点读书会书”赠予的一本—《性之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