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外继续溜达 还是进城逛逛?
搭子的流行其实早就开始了,我有个文艺女青的搭子,我俩凑一起,就干点不着调的事,例如满京城轧马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喝个热巧克力,选的时候就看哪个饮品的名字够贱就选哪个,例如热热的热巧克力。
只是我是伪的,她是真的。
我服了俗的结婚生子,她依旧一身轻,有个男朋友,想见就见,不见就各忙各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这突然的到来,让她能立刻搭乘城际列车半小时就到。这随时走随时到的自由还真是令人羡慕。城里的我只要想到自己的行程单,心就一缩。
老友相聚,她跟我讲着周围的人 结的结,离得离,貌合神离,一地鸡毛的种种。我想着你可真是一身轻。问,你爸妈不催你么?他们对你这情况接受么?她说不催,我开心不比啥都重要。天呐,怎么可能有这么开明的上一辈? 那旁边人的议论呢?她一如既往 淡淡的说,别在我面前说就行,我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 随便。我心里狠狠的骂了句脏话,主要是说佩服。什么样的情商才能处理这样的社会压力?
我都不敢问例如你老在城外溜达,难道不会羡慕城内夜晚等你的门灯么?她的回答铁定是你到底有没有听刚才跟你讲的种种八卦,然后加一句 为了个门灯,值得整这么麻烦么?
城外看到的是公主和王子终于在一起,从此过起了幸福的生活。举案齐眉,其乐融融,母慈子孝,天伦共享。殊不知,这仅仅是围城内生活的开始。
城里的剧本是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一方甩手掌柜,一方遥控360度,爪娃子上蹿下跳,见证夜晚的五十几度黑,榨干的时间和空间,悬在半空中的夫妻关系,复杂的大家庭关系。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是实实在在的要解决的一个个问题和要实施的方案。尽管崎岖,这至少是条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一地鸡毛,其他人又何尝不是呢?
城外溜达时间久的朋友,可能会被传统的思维可怜,因为怕他们孤独,因为他们不合常规。有没有可能,传统的思维也认为他们可气,他们出格,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像染着绿色粉色头发的青年,没有存款,开着房车看世界。匪夷所思。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看似轻松,但也确实不失勇气。他们面对的都还不是路。另辟蹊径需要强烈的不妥协的信念感,特别是面对孤独的时候。"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无路的荒野。
其实,两种都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既然选择了其中一种,利与弊就一起收了吧。成年人的世界,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你若年纪还小,溜达就溜达着吧,买个东西还不得货比三家呢,何况是结婚生子这样的选择。毕竟社会的宽容度相比还是大了很多,不溜达白不溜达,试错也未尝不可。人生就是个体验呗,照着剧本走还有什么惊喜,或者 惊吓。
-
禅与睡觉的艺术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9 2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