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自洽打卡——Day 2 质朴相守与心有灵犀
“妈,我出门啦。” 扎好头发,涂了口红,抱一抱小宝宝。我赶紧出门赴约,留一老一少在家中。有了宝宝之后,得学一学时间管理的方法啊。这段时间,多亏有妈妈帮我照顾宝宝,可以得空偶尔出去见见朋友。
和樱桃有一个月没见了,她最近正在参加入职培训,为新工作开始忙碌。今天正好休假,我们俩在出租屋里一边吃黄桃罐头,一边恣意畅谈。今年对我们都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她面临着换城市加换工作的挑战,而我需要在学着带娃与重返职场两项重要任务里找到平衡点,同时做好这两件大事。
我们俩不时感慨,毕业这么多年,也没有闲着,但是日子还是不容易,想躺平又不能躺平,那就不如开心一些,珍惜每一个开心的瞬间。晚上,两个人跑去广场上的旋转木马那里拍照,玩得不亦乐乎。与老友相聚,最开心的就是,虽然相聚短暂,但是无需多言,自会心有灵犀,可以一起做幼稚的事情。旋转木马灯光亮起的那一刻,仿佛也点亮了我们心中的童话世界。无论多少岁,都要相信美好,珍惜美好!

想起了最近在阅读谢琰老师的《课本里的古诗词》,越读越入迷。谢老师每解读一首古诗,就像在写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才华的人真叫人羡慕!书中提到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谢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解读方法,“把《小池》看成一个关于爱的寓言。什么是爱,如何彼此珍惜,前两句说质朴相守的感情,后两句说灵犀相通的感情。” 这个思考角度实在让人耳目一新!
很喜欢谢老师的解读,让我第一次觉得《小池》这首诗这么温柔,内心仿佛有一股溪流缓缓流过,温润舒爽!“泉眼故意让泉水流得很细、很慢、很静一样,非常舍不得,而初夏的树荫还不太浓密,洒下淡淡的一层影子,笼罩在小池上“,这样温柔的感情好像正是父母亲人对自己倾注的,“细水长流又质朴相守”。后两句是说”心有灵犀"。“小荷才露尖尖角”与“早有蜻蜓立上头”,才刚出一个字,对方就了解你的想法了,或者无需多言,或者异口同声,总之是很神奇,很新鲜!
这世间既能“心有灵犀”,又能“质朴相守”,实在难得,可遇而不可求。其实,无论是哪一种,能够拥有就已经很幸运了,好好珍惜,相互关怀,人与人,人与自然,就像《小池》里的每一个事物,如此和谐,在诗人的笔触下,不由得让人陶醉其中,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经历不同,思考不同,解读不同。我想起每次讲课本上的诗歌时,总在矛盾与纠结中度过,害怕自己唐突了诗歌,不能完全从教参与阅读答案中跳脱出来,即使讲得绘声绘色,也不能真正打动学生,唯有自己真正读懂了诗歌,才能真情实感地讲出来,才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
与樱桃道别后,我匆匆打车回家,晚高峰又遇堵车,回去晚了一些。在门口买了宵夜回家,推开门,看到妈妈和宝宝正在熟睡,很是香甜。豆子在睡梦中还不时微笑着,妈妈的白发与皱纹还是那么显眼,但是仿佛又舒展着。 我轻轻关上卧室门,把宵夜放在茶几上,内心是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