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道超:父亲的背影是远远的山,母亲的倩影是近在咫尺流动的河
今天是母亲节,我特别想念自己的老母亲。说到母亲,诗曰:慈祥的母亲/是美人中的美人/她像藏族人所说的白度母/心地善良/她挑水走过的小路/柳树轻轻摇晃/她挤奶走出牛圈/油菜花围着她尽情开放/母亲我是你用生命/生命写下的历史/母亲你是七个儿女们的太阳/为了我们燃尽青春之光/她头顶上堆满了白雪/腰弯成一道山梁/她每天敲着木鱼/数着佛珠/一心为儿女们祈祷吉祥。

对照自家实际,我对流行歌曲略作修改,一首赞美母亲的歌,流出心田。此刻,请降央卓玛来歌唱,慈祥的母亲,跃然纸上,一路走来,听醉了普天下所有儿女。
母亲杨立藩,生于1937年,那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事件,史称卢沟桥事变,大多数人都容易记得。她,今年87岁了,属牛的,生肖中老实巴交,勤勉工作的公众形象,一出场就得以加分,令人看好。母亲生养我们七个兄弟姊妹,实属不易,居功至伟。
母亲是上过学的,能识文断字,在旧中国农村是了不起的人物,她大多数同学是知名干部和教师,在我们当地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母亲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独生女。她身体硬朗,除了耳朵有点背外,很是精神。至今不改的白族服装穿戴,仍然合身得体,民族风情非常浓郁。现在与小弟住在洱源县城。每天买菜煮饭看孙子,任劳任怨呀!每天步行穿越县城,老年舞风雨不误。
母亲的个性是非常有特点的 ,“懦弱”、胆小、怕事,勤劳、善良、贤惠,一目了然,比较分明。骨子里坚强与勇敢,在处理问题上才见真章。
母亲性格比较“懦弱”,吵架骂街之事几乎在其身上没有发生过,甚至常常受人欺负,她一笑置之,反而给无所事事的人,没有继续攻击的勇气。
母亲胆小、怕事,是出了名的,我们弟兄姊妹在外与人相争、斗、甚至打架,有理无理,她都要批评我们,总是和别人家父母道歉,这种“软弱”以柔克刚,既化解了矛盾,也保持了邻里关系友好。

勤劳、善良、贤惠方面,记忆中母亲不停工作,每天睡得晚,起得早。早上挤牛奶,交牛奶;下田间劳动种地;煮早饭、午饭、晚饭,一日三餐,喂猪食,添牛草料、养牛,晚上还做乳扇。乳扇是白族传统制作工艺,也是白族人民谋生手段之一。是否能做好乳扇?是考量白族妇女是否能干的指标。先将鲜奶入锅加热,预先准备好的酸水“点卤”轻轻搅动,待蛋白质渐渐凝固,母亲戴着手套的双手,变戏法似地将奶酪搓成团,借助一根圆棍将奶酪团撑开,拉长,放在事先准备的竹杆架上晾干,第二天拿去街上卖。我们这一大家,家庭开支,基本上是从卖牛奶、乳扇这些进项中列支,母亲当家以来,基本上家庭财政保持收支平衡。
记忆中老母亲在与友邻、亲朋交流及算计方面是弱项,能干的奶奶们在前面冲锋陷阵,聚焦点总是奶奶们独领风骚。两个奶奶相继过世后,母亲一下子走到前台,当起家来。看,处理家务很吃力。人情世故应对勉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井井有条的。农事活合理安排,算是得心应手的。

母亲年轻时模样应该是电影中的“小芳”,长得善良又漂亮,辫子粗又长。转瞬间,母亲近90岁,满脸的皱纹,深深浅浅,就如同是雕刻出来一般。
母亲字典里没有“自己”词条,满是儿女的个性和孙辈喜欢的词汇。
母亲唠叨的是儿女未来,这家那家我家的好。
我长大出外工作,有了孩子后回家次数越来越少,偶尔回去,母亲总是把我平时喜欢的一一买来,前边买的忘了又买,总是重重复复。
我心中母亲,总是与吃有关的,联系在一起的温馨,不仅仅是压在碗底的鸡蛋,那么沉甸甸的。更多的是老母慈祥添饭菜,梦中仍觉口余香。
我还爱吃母亲做的鲫鱼,她做的鱼,与常规做法不同的,去胆不去鳞甲,油煎好放辣椒面,现吃,香喷喷的。也可以储藏起来,想吃就煮,放腌菜、洋芋或水豆腐一起煮,便是正宗的大理酸辣鱼了。
困难时期,母亲常做的一道菜是夫妻肺片,当时我们家十一口人,每月只有当小学老师的爷爷一斤肉票,买成猪肺,就可以买三斤了。猪肺,这东西很难清洗,首先是清洗肺管里血水,剔去包衣。敲打倒挂,抽管割膜,属高难度活,功夫细腻,流程复杂。拿一些配制好佐料、面,兑成水,用麦秆往里吹灌,体积增大,肥肥的。整个煮好,切片,再加些白菜,人人都能吃到,猪肺上口,熟如烂泥。别有一番风味。
写母亲,关于朱德元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两点感谢,我是感同身受的。《岳母刺字》是爱国主义教育启蒙,单亲家庭,母亲的严,母亲的爱,“精忠报国”语重心长。
《游子吟》是写母亲最好的诗,母亲给予我们很多很多,儿女无以为报的无奈付诸诗里行间。其实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母亲,没有英雄故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言传身教。
总之,天下母亲教儿女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很雷同,始终停留在,如何做人,待人接物,做事等几个层面上,看似简单,意义重大。
母亲对我的情,大海一样深,我对她小溪一样浅,无以为报,只能写点文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亲的背影是远远的山,母亲的倩影是近在咫尺流动的河,缠缠绵绵,一辈子不能忘记。特别是母亲的笑,是世界上最好的,是升起的太阳,温暖无比。
我恨自己是理工男,没有冰心、贾平凹之才,(她)他母亲在文学作品中高大形象,栩栩如生,历历在目。 《妈妈的爱》、《母亲》在朗读者节目中备受欢迎,很有气场。鲜活的中国式母亲向我们走来,我的母亲在其中呀!

我的老母亲,是中国式众多伟大母亲中的一个缩影。
我爱我母亲。
祝天下母亲,母亲节快乐!
杨道超于2023年5月14日
编辑:陈希(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编审:邹元(乐山元公子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