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记事(第一册):凡是伟大的公司,都有利润之外的追求

第1402天,5月份第2本,2023年第14本,自学编程以来第278本,《投资人记事(第一册)》。
这本书是2020年12月份至2021年7月份的基金经理的访谈录,有兴趣的,都可以买来看看。这本书回顾刚刚发生的历史以及基金经理在当时的表现,更容易让我们看清现在。
这本书在淘宝和拼多多上都有销售。
第87页。
其实放弃的确很难,为什么?因为你放弃的事情常常是会给你好处的。我们都会患得患失,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有这种困境。因为我们要放弃的很多东西确实是有价值的。
但是,你要想一想,未来几十年后,等你到我这个年龄或者更大的年龄,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想清楚之后,你就应该放弃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价值比较低的事情,或者是给你带来短期利益的事情。
把你的时间、精力放在那些你认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上,或者让你可以一辈子有成就感的事情上。这些事情也许很小,但是如果你能compound的话,20年、30年下来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第93页。
《巴伦周刊》:是什么让你管理的基金能够战胜市场?
拉里.普利亚:几个原因。首先,我一直专注于哪些拥有优质特许经营,收入尤其是自由现金流可持续复利增长的公司。
第二,我们用来研究公司的框架之一是(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概念。这个框架寻找的是一个存在着高进入壁垒、低产品替代性、在供应商或客户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或企业。这个分析框架非常吸引我,我也将其广泛运用到了选股当中。
第三,我们关注(企业)管理,关注企业的资本配置。企业的资本配置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如果你投资的公司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但是管理层不知道如何明智地对其进行再投资,那么这家企业就好比一艘没有方向舵的船,尽管它现在航行速度很快,但是很快就会搁浅。
第116页。
所以,我们要经常对市场保持谦卑,做投资的时候要考虑这个变量的存在。
很多基金经理讲,我过去给基民挣了很多钱,业绩非常好,如果放在美国,以美国的激励机制,我可以挣更多的钱。但你有没有想过,把你放在日本呢 ,放在德国、新加坡呢?你还能不能挣到这么多钱?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长期变量。
所以,有一些深度、长期的变量,可能是我们所忽略的,我们现在可以去想象一些10年前、20年前不敢想的事情。20年前,你不敢想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你现在也不敢想中国好的消费品可以出海,我觉得这个事情现在可以想。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要保持谦卑的态度,但是也要保持大胆的思想,这是我们想讲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124页。
投资中,还是干万不要太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还是要稍微保守的进行预测。说真的,有时候就算是企业的一线经营者,明年也未必看得清楚,还不要说我们要看清(未来)5年、10年,因为世界是真的是变化太大了。
这里再引用一下巴菲特关于投资的观点:我们在投资中一定要留好安全边际这点很重要。
第204页。
基金经理的职业与医生或许有些方面相似,都是理论和实战缺一不可的,都是需要不断积累、同时知识复用性很高的职业,需要通过每天不断的阅读、思考、决策、纠错来完备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决策的准确性。
第228页。
问18:原来形象很好的公司,可能很快就坍塌了,跌落到股市底部,例如,通用电气(GE)。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投资?自己持有的公司,如何才能提前发现跌落的迹象?或者是,根本不可能提前发现情况恶化,根本没办法全身而退?
芒格:我从来没买过一股通用电气,我不喜欢通用电气的文化。后来通用电气爆雷,我一点都不奇怪。
现任的 CEO(Larry Culp)是个能力出众的人,董事会选他掌舵非常明智。通用电气的董事们选对人了。他是救GE的合适人选。
第249页。
问55:请问在投资中,分析一个公司的文化有多重要?
芒格:很重要。例如,像好市多这样的公司。几十年前,它只是个小公司,现在发展到这么大,做得这么成功,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
好市多培育了一种非常强大的企业文化,包括严格控制成本、严格保证品质重视效率、重视声誉,等等。好市多的企业文化推动了它的发展。企业文化非常重要。
第250页。
问59:遵守哪些原则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芒格:想过得幸福很简单。要想幸福,第一条,降低自己的预期。这一点是你自己能掌控的。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注定一生痛苦。我很会降低自己的预期,我因此活得很好。
另外,身处逆境的时候,你要敢于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怨天尤人、牢骚不断,只能越来越苦、越来越难。
还有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罗丝.布朗金(Rose Blumkin),她对伯克希尔的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她从500美元白手起家,最终创立了一家大企业。
第269页。
沃伦和我,我们年轻没钱的时候,我们都是省着花钱,把钱攒下来投资,坚持一辈子,最后很富足。这道理谁都能懂。
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怎么才能不付出过高的代价,从错误中爬出来?从错误中爬出来,我们做到了。
伯克希尔哈撒韦最开始的生意是什么?它是穷途末路的百货商店、穷途末路的新英格兰纺织公司、穷途末路的印花票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从这些烂生意里爬出来的。好在我们买得非常便宜,虽然一手烂牌,我们还是打得很好。
最后伯克希尔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换了一条路,改成了买好生意。我们能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因为我们善于远离难题。我们只是找简单的事做。
第274页。
9:您是怎么找到自己的能力圈的?
芒格: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怎么能算是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
我觉得,你得始终对比自己能做到什么、别人能做到什么,你需要始终坚定地保持理性,特别是别自己骗自己。
从我一生的阅历来看,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项特质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我觉得,沃伦和我这样的人是天生的。我们生下来就具备了投资成功所需的性格。我没办法让你回到娘胎中重生。
第289页。
后来,女生要跟其他人结婚了,男生急了,跟女生说,愿意结婚,也愿意戒酒。女生经过艰难的选择,取消了婚礼,选择跟前男友在一起。
结果,男生并没有做到承诺,没有结婚,也没有戒酒,一切回到了老样子。
但是女生认为,自己经过了选择,认定男友在自己心里的地位是第一的。所以,虽然男生没有兑现承诺,一切跟之前没有变化,女生却觉得比以前幸福和快乐了。
这被叫做心理上的一致行为。人一旦做出选择之后,很容易坚信自己做的正确,选择性地记住那些有利于证明自己正确的信息。
投资要预防一致心理,要清楚看到客观事实,而不是凭主观感受去做。
尽管很多研究和历史经验都表明择时是极其困难的,但很多投资者一旦选择择时,就会选择性记忆,只记住那些做对选的时候,相信自己的择时是有效的,或者觉得在专家的帮助下可以做到这一点。
第339页。
另外一方面,我个人看历史书、军事书多一些,以少胜多或者是以弱胜强这种东西,当小说看可以,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情,大部分时间都是硬实力足够强、兵力足够多的那一方取胜。
为什么美国可以在“二战”,一个国家可以把日本、德国干掉?就是因为底气超强。
在“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德国和苏联损失的坦克数量加起来,美国两个月可以把它生产出来。这种硬实力、硬东西才是取胜的关键,不是说又投机取巧,想出一个什么招赢了。
我们去选择股票就是(看)硬实力,你跟我说得天花乱坠没有用。
你的ROE、现金流、市场份额是多少,是不是在持续扩张,这些才是硬实力。你的管理层是不是有足够大的胸怀?是不是有足够大的包容人才的气魄?
这些才是公司的硬实力所在。
第348页。
吴俊峰:最难的三件事,从易到难:
第一件事,识别值得相伴或者是值得投资的公司。
有些公司你觉得它短期成长快,这个好,那个好,但是环境一变、政策一变或者对手一挤压就完蛋了,这种东西多了去了。
所以,怎么样识别这些公司值得你长期投,这是第一件难事。
它所有的标准都写在巴菲特的书里或者是巴菲特的年报里。
第一,你了解。第二,对管理层能力的标准,它的护城河、它的生意模式这些标准都有,无非是按照巴菲特的原则,根据目前的现实和它的情况去不断地验证,把它找出来。
标准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那些财务标准、现金流标准比较高。我们筛出来之后,不轻易放弃它,因为你很难找到它,找到之后我们会长期跟踪。如果它的价格合适,我们会坚决投。
第二件事,怎么应对它的波动。
第357页。
BG整个公司持仓不超过200家公司,前20大持仓公司占公司总资产50%以上。
为何持仓如此集中?
在BG资助的一项大学研究中,一位学者统计了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全球上市的6万多只股票的回报,结果发现,只有811家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1.3%)创造了期间全球股市所创造的财富价值。
也就是说,在迭代的潮流里,只有极少数公司创造了绝大部分财富。过去十年,BG每年都在更新这个统计数据。
BG的目标就是找到这1.3%的公司,不去纠结其他公司。
第361页。
BG投资资深投资经理合伙人James Anderson去年11月接受第一财经访谈时提到:某个亏损的公司或者从当前的销售额、营收和现金流看估值已经很贵的公司也可以很吸引人。因为如果把股票回报的集中性和指数级增长考虑在内,那个不可思议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思议的低。
James Anderson认为,谷歌背后的风险资本家 Michael Moritz的观点很有道理:投资中,没有什么比能把握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有多伟大更难的了。
他说:“我们的分析能力太强,看得太短期,太悲观,以至于我们常常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一个公司伟大的地方。
James Anderson还提到巴菲特的一个投资原则:第一,不要输钱。第二,不要忘了第一条。
他明确表示,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如果你可能在一个伟大但不可避免的无法预测的投资中赚更多的钱,那么你也有可能亏。你知道你在做的努力可以让别人的钱乘以10万倍,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接受偶尔的失败。
但他强调,接受偶尔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价值不重要,“价值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市场对价值回报有着不同的解释。
第429页。
回首今年的股票市场,经历了乐观(1月预期经济强劲)、悲观(2月初国内突发疫情)、乐观(3月初预期流动性宽松)、悲观(3月底海外疫情爆发)乐观(4月后预期流动性宽松和经济恢复)跌宕起伏的变化。
回顾过去,在每个时间点市场演绎得都很有逻辑,然而站在当时看未来,却感觉无比模糊。
回顾过去,并不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判断未来的市场走势或者风格,而是再次提醒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我们认为,投资是在纷繁的因素中找到少数重要且自己能把握的因素,利用大数定律,不断积累收益。诸如宏观经济、市场走势、市场风格、行业轮动这些因素显然是重要的,但坦率地说,这并不在我的能力圈内。
我们认为自己具有的能力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寻找少数我们能理解的优秀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具有好的商业模式、显著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广阔的行业空间以及对股东友好的资本再分配能力,使我们能够大概率判断5- 10年后公司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将显著超越目前的水平,作为股东自然能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收益。
然而,收益的分布不是均匀的,“市场先生”的短期情绪也不稳定,对某个公司会在一个阶段冷落,一个阶段又富有热情,然而长期来看,“市场先生”能基本准确的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
第438页。
科技进步让世界充满了快速的变化,让产业充满残酷的优胜劣汰,在10年前出版的《掘金绿色投资》一书中,作者介绍了几十家新能源方面的代表公司,目前这批公司有一半以上已经破产或接近破产。
在未来巨大的变化面前,A股的市场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时间指数可能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个股的研究和估值把握将越来越重要。
第463页。
按照简单的逻辑来想,持有人在里面一般应该都是挣钱的,但实际上,我们数据分析以后得出来结论还是有点吃惊,还是相当一部分客户没怎么挣钱的 ,甚至有部分客户是亏损的。
我们在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很大的结论:基金持有人在投资过程中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尤其是追涨或者杀跌,追涨也就算了,因为对一个持续创新高的净值来讲,追涨最后还是能挣钱的。
最容易造成亏损的就是杀跌。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承认亏损出局,后面再没回来,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实质性的亏损。
第469页。
余環钰:现在很流行一种说法是,搞投资就是选赛道,只要选好赛道,估值是可以忽略的,就是说,我认可一个跑道,投进去就可以了。
但我们内部对这种观点并不太认可的,好东西还是要有好价格的,这很重要 ,尤其对我们长期资金的回报来说,估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具体一点讲,如果估值比较便宜,当我看对的时候,我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当我看错的时候,承受的损失会小得多。我们还是在一直要强调估值和企业价值的匹配程度,去算你的风险回报,再去做取舍。
如果只是说我看好赛道,什么价格都不管就投下去,这可能是有一定风险的
第492页。
朱少醒:投资市场上,本身就不断的犯错。犯错了就很容易被人家笑,即使你没有犯错,也会被人笑。
这个行当本来就是被公开评价的,你要有自己内心的评价体系,否则,很容易焦虑,被大量东西左右。
我们有些新基金经理,上来就迫不及待去看各种基金评论,我说你看一个礼拜,新鲜一下以后就把它忘掉,这都是噪音,对你们没有意义。
第497页。
朱少醒:个股教训最深的,应该是家化。家化很早就买成重仓股了,早年的收益率也比较高。后面很清晰的看到,我原来的投资逻辑不断受到侵蚀,但我们还是心存幻想。
按照我的投资观念,卖出理由很大程度就是,原来看中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家化的操作上,我没有严格执行,因为我一度拿它到很高的仓位,蛮有感情的。
当初我买入家化的逻辑是,在一个干亿市场上能建立高壁垒的公司,理论上它的天花板是很高的,上升空间很大。我拿了很多年,它每年的盈利不错,买它的时点,恰好是治理改善的前后,搞股权改革。
买入这个公司,很大程度是冲着老葛(前家化总经理葛文耀)在,他不光能干,也能说,给我们上了很多品牌管理课,中国整个消费品怎样跟老外PK,这些基本上能上中欧的课程。
后来变化了,我没有完全体现自己该做的,反思下来有两点:第一,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好公司你要拿得住,干(买 )得多。
第二,你永远能接触到非常优秀、特别有思想的高管。但时间做长了,你会发现,和公司的距离不是越近越好的,某种程度来讲,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投资反而更合适。
第549页。
第四个问题: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卓越?是否有利润之外的追求?
一个企业可能在这个阶段有核心竞争力,但是怎么在未来的3- 5年、甚至管理层迭代之后还能保持核心竞争力呢?
我们看到,目前为止,阿里巴巴仍然很有活力和竞争力,他的创始人已经退休了,甚至已经退出董事会了,为什么它还能保持?背后的根源就是企业文化。
关于企业文化,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附加问题是:一个企业是不是有利润之外的追求?
利润之外的追求听起来很玄幻,但这是一个企业创始人(团队)的初心。初心是我们在赚了钱之后还能持续往前跑的驱动力,是驱动一个公司能够在成功之后保持卓越和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创始人的目的就是赚钱,赚钱以后买大房子,买豪华汽车,甚至买飞机,那么这个企业走不远。因为一旦目标实现,企业就会懈怠。
凡是伟大的公司,都有利润之外的追求,利润只是他在追求事业、实现初心的过程中顺带得到的副产品。
第551页。
第七:管理层是否优秀诚实可信?
一个好企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层,尤其是诚实可靠的管理层,赚了钱也有可能被偷走。
因为我们是外部人,最大的劣势就是我们不能够像内部人那么清晰地掌控企业经营的全部信息,所以景林对这个问题采用一票否决权。
只要这个公司历史上有过不诚信,我绝不可能去投资它。我根本不相信一个公司会浪子回头,会惊天反转?有,是小概率事件。
我不会跟一个有劣迹的人产生太多的关系,因为我不愿意把我的钱交给这样的人,信不过。这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
千万不要总是相信浪子!资本市场往往喜欢浪子回头的故事,但是实际上,优秀的人变得更优秀的概率,远大于浪子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