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倾诉
今天又是一年,我迈进了28岁。今天恰逢南方降温,往年经验五月该是闷热潮湿,而此刻我在阳台远眺白云山,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时而传来阵阵鸟语。置身城市,又仿佛在深野,是空间的错位给的错觉还是空间的融合赋予的感受,界限在哪?思维的远,距离的远,时间的远,哪一个会到达更远?
世界很美
第一次见到雪是在南京长江大桥上,那时候十岁,惊喜万分,在车里大呼小叫,恨不得给每一个人讲我今天看到了雪花飘落的景致。这种喜悦如今却减半了,但添上了几分感动。雪花真美,这种美超越了雪花这种物质本身,在大兴安岭的雪花和在轿子雪山的雪花,出现了美与美的差别。
二十八年,走过很多地方,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匆忙又凌乱。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亲友结伴而行。但有两次,独自在异乡,在旅途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22岁时在南京,独自漫步在街头,细雨携着湿冷的寒意,内心亦是冰冷,盯着银杏叶子看,居然觉得边缘是残破的。走在湿漉漉的金陵女子学院,脑袋一片空白,忽而感到凄美。24岁时在科英布拉火车站台候车,阳光异常灿烂,照亮了人的胸膛,下意识拍拍胸脯,做下往后也要坚强自信地活着的决定。同样在候车的小朋友笑容灿烂地看着我,giggle的笑声一瞬间打开了我的思维空间,是被刹那的、与我无关的美击中了。
关系很美
时间会把关系冲刷干净,也会把关系拉紧。我想起了少年时期的节假日友谊都来自于父母的交际圈,那些记忆清晰可见。但是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各奔前程,父母与朋友们的关系渐远,关系随之如空气般稀薄。有时回想,多少唏嘘,但又不曾后悔。空间存在的意义无非如此,见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总是飘渺,思念也有期限。从父辈那边得来的有经验告诉我,所有关系都靠经营,除非人决意要离群成为孤岛,那可是要时刻保持健康(笑)。境界不高,仍觉得人与人的关系异常缤纷美丽,这涵盖了喜欢的人、瞧不上的人、讨厌的人、并无牵连的人。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给我帮助,有的人给我教训,在细细品味这些关系的路上,是多么的美。
生存与生活
我们如蝼蚁,拿着微薄的薪水,围着一日三餐忙的跟陀螺一样,每天晕头转向地上下班。这是生存。从学校到学校,角色的转变,让我对学校这个组织有了专家般层面的理解,本是生活,却成了生存,又去往了新的生活。不停思考工作与人生的关系,两年来我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一位老师的角色,因为处于中国教育体系的边缘,被忽视且不被尊重。但是看着讲台下同学们的人生,我时常陷入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