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耗
我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真的是一个非常内耗的人,幸好小时候我是个非常单纯的人,不然这二十几年的内耗,我早就内伤了。这几年,越来越看到世界的不完美,所以对自己的内耗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但是,我却不想变成一个彻头彻尾不快乐的人,所以最近也在寻求改变。
最近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基础的重要性。说得庸俗一点,那就是钱。刚刚一瞬间,我也在想,是不是解决我一切困惑的方法就是钱呢?或许当我能够决心能够放下一切的时候,才能不是。
我能放下一切么?降低已经所剩无几的物欲,回到原始的田园生活?至少,回去我的家乡是不行的。我所想要的自由,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而我家乡的她们并不是跟我相契合的一群人,所以我没法选择回去。
如果,我无法放下一切,那么能够让我再次拥有快乐的方法就是尽快凭借自己的能力从这个家独立出去。我要回到一个我熟悉,但是却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建立一些新的关系。
人都是贪心的,在现有环境下,生活和工作,都并不是十分的如意。但是却因为熟悉,我潜意识并不想离开。最完美的状态是,我搬离家,继续在上海工作吗?似乎所有的根源也并不仅仅是因为家。究其根本,还是自己觉得没有保障,所以才不敢离开。我已经默认,能够保障我的只有金钱,所以我要努力挣钱。
反问自己,如果同样的工作,到南京,同时又买了自己的房,你会选择回去吗?会的。那么阻碍这个进程的根本是什么呢?是因为我清楚回到南京,我可能没有同样的工资水平。
写着写着,我似乎想清楚了这两年我的生活目标以及职业规划。如果没有那样风花雪月的基础,我何不做一个庸俗得更心安理得一点。
我想要什么?我很满意现在自己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可能也只有在上海才会有的。因为我需要这样的不断吸纳新鲜事物的资源。我不再是只有工作,我同时也有舞蹈在学习。至于生活其它的部分,我还能再忍一忍。而工作的部分呢,我也可以再苟一苟。但是,我也不排斥,去找寻更多的机会,让自己更快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而我现在的规划是,今年攒到15左右,明年20,然后首先让自己有个保障。是的,然后剩下的部分,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风花雪月。如果,我计划自己活到60岁,那么30岁买房,如果能够租出去,平掉自己月供,我希望30—40岁,我能够更加为自己的快乐而活着。尝试新鲜的事物,去见想见的人。40岁,我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做一个服装店老板娘。50岁安心退休,但是我还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一些什么。我在想,这个时候我的小姐妹可能在忙着带孙子。如果可以,我也可以对这个小孩好。更何况,我还有哥哥,弟弟。不是亲生的,牵挂也没有那么大,会不会也是不错的选择呢?
我很开心,前20年,我都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没想到渐渐的有了自己的规划。这个感觉,挺不错。
跳跃: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一旦达不到,就开始生气和内耗。但是问题的根源,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