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红火五一,3334点
中国平安:16%
平安银行:2%
万科A:2%
腾讯控股:46%
泸州老窖:6%
分众传媒:14%
海康威视:8%
药明康德:0%
洋河股份:4%
美团:2%
组合的目标:
股息收入3% +新股收入3% +投机1% +股价涨幅?%
希望永远持有,通过分红和10%的机动资金,提高生活水平。
2020年收益:38.9%; 沪深300:27.21%
2021年收益:-11.72%;沪深300:-5.2%
2022年收益:20.3%; 沪深300:-22.51%
2023年收益:4.83%; 沪深300:3.75%
(关注猪猪书房,看翻倍心路与数据)
本周买卖
晶合集成卖出。
目前利率:
3个月:1.25%; 6个月:1.45%; 1年:1.65%;
2年:2.15%; 3年:2.6%;5年:2.65%
持股重要信息和想法
平安:10股分15元; 6.13登记 6.14发。等分红!本周收获一个涨停,大象起舞。马上联想到14年开始的推土机行情,连续推了3年,结果就是自己脑袋热,被埋。
平安银行:10派2.85元;等3千多的股息到账,花掉。
分众传媒:10派2.8元,非常满意。收获一个涨停,诚信的管理层,自然有资金投票。现在看在东南亚子公司的表现了。
泸州老窖:10派42.25元。比去年多了10元,太爱白酒板块了。白酒还是最确定的板块。如果有闲钱的话,可以慢慢买入。
腾讯控股:每股派息2.4港币。美团预计6月-7月卖出,钱用来买比亚迪唐,期间如果能到180港币的话,也会卖。
没有回购的日子,没啥激情。慢慢等。
万科A:10派6.8元,还行。最难受的时候过去了。
药明:10派8.9266 元(含税)。有继续减持的公告,拉胯的股价。
洋河:10派37.4元;比去年多了7.4元;股息率达到2.5%。洋河由于品牌的问题,股价还是低估,所以后续资金还是会优先考虑洋河,毕竟挣到钱是硬道理。
海康:10派7元。海康继续跌,还是想长期持有。海康是一个科技公司,而且还是一个可以的科技公司,现在这个分红率挺满意的,比比亚迪高多了!一般风口吹过来,科技公司的分红率一般是低于1%。
所以,我的操作是不动,等分红,等分红率低于1%。
比亚迪:10派11.42元。比去年涨了10倍啊!109.8万的仰望,老实说不贵,自主高端品牌,这个自信要点赞。
陕煤:10派21.8元;股息率达到11.14%。一到分红季就想起了陕煤,口水花花的流。老唐会在17.33元的时候下手。如果陕煤真的去到这个价,我会用备用金买入2%的仓位,同时卖出全部的美团,补回备用金。
工行:10派3.035元。清了,我会回来的。看来再次买入工行的时间要推到明年初了。工农中建交、两桶油这些中字头高息股,在年报公布后(3月)到分红落实(6月)这段期间,都是有资金在运作,股价一般都会走高。所以做工农中建交,一般是在2月买入,5月卖出,一般能挣3-5个点,如果股价没起来也可以长持拿股息。今年由于用钱的地方太多,只能看别人挣钱了。
新东方:财富的大起大落,考验着新东方每个人的三观。耐心等待。
宏观重要新闻和想法
1.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经济基础也还可以了,该培养一个什么技能,让自己愉悦,又能帮助他人?现在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就是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将“定投指数大额基金”这事,尽可能普及到每一个亲戚、朋友、客户,也算是价值投资的一名微小的布道者。当然,如果能学一项手艺就更好了
2.今年48岁,人生开始下半场了。工资收入和股息主要都会用于提高生活质量,不会有太多的闲钱投股票了。
3.老唐价投生活的标准,我十分认可,记录一下“20倍年度开支的本金可以开始价投生活”、“理念没有问题的话,10%左右的年化基本是唾手可得的,这样在拿一半作为生活开支后,还能让本金滚大,三五年后生活开支占比就基本可以忽略了”。
4.美联储继续加息25个基点。
H/A加仓目标股票
本周目标股:招商银行、中国平安、邮储银行、海尔智家、紫金矿业、中国中免、药明康德、潍柴动力、交通银行、福耀玻璃。
稀客股:
股息排名:招商银行(5.01%)、邮储银行(4.51%)、中国平安(4.5%)、福耀玻璃(3.76%)、海尔智家(2.5%)、紫金矿业(1.59%)、潍柴动力(1.23%)、药明康德(1.34%)、中国中免(0.52%)、百济神州(0%)。好的公司会拿出净利润的30%左右进行派息,突然提高或降低都需要关注。
新股收益:
2023年新股、新债、分红:
尚太科技17233;湖南裕能19766;建龙转债219、泓淋电力2837、春23转债280、天阳转债290、中科磁业130、中信金属1145、陕西能源204、柏诚股份4624、道氏发债156、智尚转债250、晶能转债、晶合集成1600、中芯集成。
股票分红:2017年4.7万;2018年5.4万;2019年3.4;2020年6.9万;2021年10万;2022年13.87万;合计:44.27万。
新股新债:2017年7.2万;2018年6.4万;2019年6.4万;2020年22.7万;2021年17万;2022年1.7万;合计:61.4万。
2017年~2022年,五年期间分红、新股、新债累计105.67万。
本周运动
0公里。
本周感悟
本周延续五一假期,只有2个交易日,没啥好说的。
总体来说还是弱复苏,我认为还是集中在吃、喝、旅游等比较表面的恢复,积攒信心;什么时候算信心恢复?按国人的品性来看,应该是有天价宴席,天价茅台报道后,信心应该是到爆炸的时候,也是该撤退的时候。想拉大宗消费的话,估计就要向汽车一样,有大额的折扣,才能有人气。所以房产的恢复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
五一跑去看了6套房,总体来说就是贵,700万随随便便。我这个年龄可不会想再还贷了。所以地产股还是等等。烧烤先上吧!
《通往自由之路》非常棒!对理财知识为零的小白,非常有教育意义,完全吸收后,能建立底层的理财观念。当然在正确的大方向上,如何建立适当的精准?还是要好好学习老唐看财报的方法。
书摘:“9、多难可能兴邦,但多难未必兴邦。兴邦的前提条件是,这个民族。至少是其中的大部分人,能够吸取历史的教训,认识普遍的常识,尊重普遍的规律,设置合理的规则。
10.如果一个族群里没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那这可能就算不上一个族群,最多只能算一个部落,
11、于散户而言,股市的操作难度,不是骄傲地赚钱,而是如何谦卑地全身而退、把赚的钱落袋并锁定。在A股,多数情况下,机构会允许散户先跑39米,再掏出40米长的镰刀,
12.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争的第一要诀,也是投资的第一要诀:如果你没有做好防守,你前期挖掘出的所有十倍股,只是为了给未来某一天一次性亏掉做好买单准备而已,
13.在股市,长期主义的重要性,与美好婚姻中的忠诚一样重要。我们这个市场,绝大多数人,不是没有发现过好股票,也不是没赚到过钱。他们只是把自己好不容易赚到的几个钱,以嫖客的心态和玩法,重新都折腾光了而已,
14.多数投资者往往会把估值模型做得艰深复杂,却对商业模式懒于挖掘。疏于理解,结果大概率赚不到大钱--没有透彻理解商业模式,不可能成为信仰。没有信仰支撑的投资,怎可能重仓?怎堪长久?
15.我从来都相信,事物的发展是粗糙的,是有棱角的。任何过于圆润,甚至神话的人和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怀疑。而所有这些怀疑,事后都会被证明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