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那时,是一个夏日的夜晚。等待明日早班车的人们围坐在车站外。为了熬过长夜漫漫,人们聊起了故事。那个时候聊了什么,如今的我已不记得,只知道这群陌生人间有着些许萍水相逢的默契——身份、评判早已丢在九霄云外。人被还原成人。欢快、轻松,是彼时唯一的氛围。没有人觉得应该要为在车站外过夜感到窘迫。 那种感觉与在地铁站中的感觉截然不同。站在地铁中,有的只是冷漠,你感觉到的,是那种世界只剩下我、其他人跟我无关的冷漠。你无法指责任何人,你只能接受这种冰冷。 这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截然相反的初印象。 今天,这个故事又需要加上新的注释。 在店里结束用餐后,服务员令人惊诧地询问着我们对饭菜的评价。同行人说,在上海的餐馆这是常态。但是对我来说,这几乎是无法理解的——我无法诚实地对着店家说道你做得有多难吃、多不符合我的胃口。我只会含糊其辞地表达,还不错、挺好的。但是同行人回答了,他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那些评价甚至并不那么悦耳,我甚至为听到这样的评价感到尴尬。我没敢看服务员的表情,总觉得他在支支吾吾,但是只能公事公办。甚至,在离开时,他还因为获得这样糟糕的评价附赠了我们两杯热饮。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经历。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了对上海的第一印象——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