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对等
这个五一假大鸽回老家了,我独自留守。
其实早就预计到了,可能我独自在家的这五天,会非常空虚和无聊,所以很早我就计划了许多事情给自己做——第一天上午去徒步;接下来几天分别和不同的朋友约饭,中间穿插着一次野餐,一次普拉提试课,一次超市采购。总归就是要尽可能多的不让自己感受到孤独。毕竟我也知道,大鸽一年半才回去这一次,要花时间陪爸妈,还要见一见几十年交情的兄弟们,沉浸式感受家乡的亲切。比起我们以前天天在一起来说,他这几天能花在我身上的时间肯定会少很多。
但连续几天家里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实在让我有点情绪了。昨天晚上,我就有跟他抱怨。
“你的宝贝老婆说她不想跟你玩了,因为你不可爱。”
……
他告诉我,在和一个高中同学吃饭聊天,晚点跟我说。我真的很擅长等待,可是等到睡觉都没有收到他的消息。直到今天早上才看到,他昨天在睡前给我发了晚安信息。
中午他起床又问我今天的安排,我本来就有些情绪,再加上今天一天遇到的闹心事累积在一起,就一直没有回复。
等到他发现我不回信息了,晚上就换成打电话。
电话一接通,我的情绪好像一下就找到了宣泄口,眼泪喷薄而出。
我知道自己一直是一个情感需求非常高的人,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恋爱脑吧。但今天这个情绪的触发有些特别。在我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去安排,自己去完成的时候;在我很少收到他分享的信息的时候;在他说晚点跟我说我却一直没有等到所谓“晚点说”的内容的时候,我感觉好像回到了大学期间和前任异地恋的日子。如果对方不主动分享,我完全无从得知他的近况、他每天忙碌的内容,以及让他喜怒哀乐的一切,而我自己的感受,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占有他的时间去分享,去寻找他的共鸣。这种感情中的不安定感,让我非常抓狂。我会怀疑自己,怀疑对方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是不是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深。而在如何处理这种非常不理智的情感变化问题上,我真的一点进步也没有。我依然只会暗暗生气,用不回复对方的信息来表达自己的不满,然后在重新感受到对方的爱意之后,委屈得大哭。只是比起当时,我或许又稍微学会了些用撒娇来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大鸽也会用诚恳的道歉和落在行动中的反省来平复我的这种不安定感。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爱的人很多,父母、伴侣、朋友、同伴……每一种关系对应的情感需求都不一样。而我,可能是属于会给每一种关系,甚至是给同一关系的不同对象(特指朋友)划分情感等级的那一类人。我主动分享,就希望得到反馈,得不到彼此对等的情感输出之后,就会变得患得患失,在心里想,是不是对ta而言,我并不是那么重要,那么为了让自己不受伤,又像刺猬一样缩起来,对方在我这里的情感等级就会悄悄地发生变化。所以,年纪越大,越发现,陪你彻夜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不仅是因为人家不愿意,也因为自己缺少勇气给对方提这样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