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意识
忽然想起“接地气”这个词,地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接地气在一般语境中是指要到群众中去,知道大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而按照马哲中的说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社会意识应该就是大众的群体潜意识吧。一般不接地气的人讲的就是个体意识游离在群体潜意识之外,难以在相互之间感同身受。群体潜意识的基础应该是三观,大量三观相近的人组成该群体的集体潜意识。所有的集体潜意识组成社会意识。
国家的构成是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这个意识形态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社会意识了。传统的民族文化,风俗习俗,潮流时尚,这些应该是意识形态的具象表现之一。三观应该也是,相同的生存环境与教育背景会影响三观的形成,所以才会有从上学就有的政治思想教育课,这是在锚定三观,保持意识形态的稳定。
然后是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社会情绪,比如躺平,佛系等等应该就是社会情绪的具体表现。这些社会情绪反映了基本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会引导人的主观认知,比如功利意识。认知的改变会反作用于社会意识,也就是意识形态,比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