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985硕士送外卖:这个社会抛弃你的时候不留一点余地
985哲学硕士,《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北漂12年存款100多,失业半年多找不到工作......
35岁,拥有高学历和很不错的工作经验,却连实习生都应聘不上,为了生活只能去送外卖。
以上这些标签,随便一个拿出来都令人惊叹,这些恰好都集中在一位叫陈涛的人身上。
创业失败,恰巧碰上口罩时期,年过35+,光鲜的学历和背景之下,当这个社会抛弃你的时候,仍然不留一点余地。
当有人问起他,当初为什么毅然从《中国新闻周刊》和《南方周末》这样的媒体公司离开,他说,是为了混得更好一点。
后来,他拍了一些短视频,利用自己特别有辨识度的标签、博人眼球的经历,以及容易引起共鸣的困惑,很快就“火了”一天之间涨粉一万多。

陈涛看似魔幻又幸运的经历,其实有他的必然性。
985毕业生去工厂是人才浪费吗?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
名校硕士失业后当摩托车司机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样的高学历低就业,甚至引发了是否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
然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陈涛的自媒体账号爆火是偶然的吗?还是他纯粹是运气比别人好?低落到谷底了,触底反弹?
当然不是,他的成名是必然的。
作为拥有多家知名传媒公司经历的资深记者,他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媒体热点的精准把握。
正是他的工作经验、学历背景,和他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才造就了今时今日的他。
他说,自己是在用生命做行为艺术。
迷惘?焦虑?内卷?深陷困境找不到出路?如果你正处于以上这样的困惑中,不妨试着调整心态,重新出发。
不是非要去跑外卖,但是迷惘的时候,可以尝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时间增值》这本书中提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共有八件:阅读、写作、赚钱、煮饭、呼吸、搜索、看到、听到。

听起来都是很简单,人人都能做到的事,但难的是你把一件简单的事坚持做下去,甚至做到极致,一年,三年,五年......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日本的“家政女王”、“收纳之神”近藤麻理惠Maire Kondo,她从小就对整理房间和断舍离有着很深的执念,小时候她会扔掉父母衣柜里自己不喜欢的衣服,每天整理学校公共书架上的书籍。
并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关于收纳整理的心得,后来她成为不少美国人的精神导师,还拿下了两项艾美奖提名,2015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很多人因为她才开始尝试收纳整理房间。
日本很多“匠人”就是这样,把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坚持做一辈子,并做到极致,从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标签和竞争力。
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本很多匠心独运的手艺人,生活得很平静又美好,每天都在重复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顺便把钱赚了。
所以,35+如何,时运不佳又怎样?如果社会无情地抛弃了你,你也不能抛弃它,捡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先前走,说不定前方不远处就是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