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饼(一)
中秋具餅饌菱棗之𩔖賞月九日岀城南登高,亦多在雨花臺飲鞠酒,啖重陽糕,或粉或麵為之,又用麵褁肉炊之,曰駱駝蹄。十月朔祀先,𩔖取女子八字回𠮷,用油酥大餅,曰回吉餅。茶果𡙡酒倍于起帖道日,又謂之通信,即古請期之禮。近日省便,止用羊酒下茶,視回吉之禮又倍之。又増衣服首飾之𩔖。催粧用雞酒,近日少増。【正德江寧縣志 > 卷二>風俗 / [明]王誥 修;[明]劉雨 纂;[明]管景 等 增修】
《傳燈録》所載如此。舊志云:法常禪師初領千衆住持,每云:一日不作,一曰不食。日惟囓白墡餅子,不同衆僧之餐。【四明六志校勘記九卷 > 卷一 佚文一>乾道四明圖經 / [清]徐時棟 纂,[清]陳勱 補校】
旅行松花江日記 孟心史 著 内容: 所得之油不計外,其豆 餅售出之價,貴於豆之原價,盖以 餅作燃料也。豆含油太多…之油坊,買豆榨油,以 餅抵豆價外,又贏一油坊開支,而油爲純益。豆 餅無車運出,賣作本地燃…本肥田之法,一年用豆 餅,一年用小魚,相間爲用。
頤菴居士集 二卷 宋 劉應時撰。應時字良佐。四明人。是集前有陸游楊萬里二序。游序稱其詩爲范致能所賞。又摘其句。如頗識造物意。長容吾輩閒。日晏猶便睡。犬鳴知有人。世事不復問。舊書時一看。一夜催花雨。數家臨水村。靑山空解供望眼。濁酒不能澆別愁。覓句忍飢貧亦樂。鈔書得味老何傷。以爲卓然自得。雖前輩以詩得名者。亦無以加。萬里序以王安石擬之。安石詩雖鎔鍊有痕。不及蘇黃諸人。吐言天拔。而根柢深厚。氣象自殊。究非應時之所及。許之未免太過。所摘之句。如睡魔正與詩魔戰。窗外一聲婆餅焦之類。頗涉麤獷。獨與梅花共過冬。淸月又移疎影去之類。又頗近詩餘。亦不逮游序所舉之工。蓋二人各舉其派之近己者稱之也。然應時詩雖格力稍薄。不能與游等竝駕。而往來於諸人之閒。耳擩目染。終有典型。較宋末江湖諸人。固居然雅音矣。
素油饼方:白面一斤,真麻油一两,搜和成剂,随意加沙糖,饀印脱花样,炉内炕熟。
馬二先生正走著,見茶舖子裏一個油頭粉面的女人招呼他喫茶。馬二先生別轉頭來就走,到間壁一個茶室泡了一碗茶。看見有賣的蓑衣餅,叫打了十二個錢的餅喫了,略覺有些意思。走上去,一個大廟,甚是巍峨,便是城隍廟。他便一直走進去,瞻仰了一番。過了城隍廟,又是一個彎,又是一條小街。街上酒樓、麵店都有,還有幾個簇新的書店。店裏帖著報單,上寫:「處州馬純上先生精選《三科程墨持運》於此發賣。」馬二先生見了歡喜,走進書店坐坐,取過一本來看,問個價錢,又問:「這書可還行?」書店人道:「墨卷只行得一時,哪裏比得古書。」馬二先生起身出來,因略歇了一歇腳,就又往上走。過這一條街,上面無房子了,是極高的個山岡。一步步去走到山岡上,左邊望著錢塘江,明明白白。那日江上無風,水平如鏡。過江的船,船上有轎子,都看得明白。再走上些,右邊又看得見西湖。雷峰一帶、湖心亭都望見。那西湖裏打魚船,一個一個,如小鴨子浮在水面。馬二先生心曠神怡,只管走了上去,又看見一個大廟門前擺著茶桌子賣茶。馬二先生兩腳酸了,且坐喫茶。喫著,兩邊一望,一邊是江,一邊是湖,又有那山色一轉圍著,又遙見隔江的山,高高低低,忽隱忽現。馬二先生歎道:「真乃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喫了兩碗茶,肚裏正餓,思量要回去路上喫飯。恰好一個鄉里人捧著許多盪麵薄餅來賣,又有一籃子煮熟的牛肉。馬二先生大喜,買了幾十文餅和牛肉,就在茶桌子上儘興一喫。喫得飽了,自思趁著飽再上去。 【儒林外史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遇神仙】
师古曰: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择米。
江南逆旅中一老妇,啖物不知饱。徐德占过逆旅,老妇诉以饥。其子耻之,对德占以蒸饼啖之,尽一竹篑,约百饼,犹称饥不已。日饭一石米,随则利之,饥复如故。
謝諷《食經》:千金碎香餅子
(仪式)七月十五日献佛之饼也。玄应音义十六曰:「腊饼谓今七月十五日夏罢,献供之饼也。」
《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卢毓传》:前此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疾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耳。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每藥一斤,用蜜一斤,麵糊濟。每藥末一斤,用藥四兩,米粉一如之。又煑法;須用兩鍋,常要温湯,准備添用。【[唐]《鉛汞甲庚至寶集成》】
次率尚茶、尚膳、正内管領等豫進承案,稍前,設餅餌饌筵於几筵殿内,皆北嚮。積楮帛於燎位,設奉安冠服牀於前。屆時啓宮門,進茶、進饌、奠獻如儀。讀文、祭酒、舉哀行禮畢,迺徹饌。【[清]允祹《欽定大清會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