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南京
查看话题 >关于南京的100张照片(附拍摄技巧)

我总是喜欢带着相机,在南京街头游荡。这些年,替南京留下来的影像已经远远超过了为其他城市所做的记录。
这些照片是曾经为一个微型摄影展整理的,总共是100张,我把它们分成了3类,分别是城市建筑、自然风光和街头人文,每一个类别依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
回顾这些照片,让我模糊不清的记忆又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它们构成了我生命的脉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摄影就是人生。而这些照片本身也已经成为了超越时空限制的存在,阅读它们,就像是开启了一段穿越百年的旅程……
城市建筑

/01/ 总统府
百年南京,一切要从这座建筑开始说起。长江路292号,清朝的两江总督府,民国的总统府,如今,这里是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每天,都会有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来参观游览。
这座古老的建筑,从洋务运动到立宪改革,再到辛亥革命,经历了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十余位主人,这些历史人物参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次重大变革。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时期影响着南京,影响着中国。
每次路过总统府,总是门庭若市。如果你来南京,千万不要因为游客太多而错过这个地方,它是非常值得一逛的。这张照片是站在大门的斜对面拍的,当时正好有一辆公交车驶过,于是立马按下快门。百年古老建筑与现代交通工具的擦肩而过,是另一种时空交错。

/02/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汉口路22号,是南京大学的鼓楼校区。一条汉口路,将鼓楼校区划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是学生宿舍生活区,北园则是教学科研区。
说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就不得不提到一座建筑,北大楼,它是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7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设计。整个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是明代城墙砖和西洋式钟楼的结合体。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三月初的北大楼,墙上的青藤依然是冬日的颜色。这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拍摄机位,后面高耸入云的紫峰大厦与前面南京大学的北大楼同框入镜。新与旧的碰撞,是一场超越时间的邂逅。

/03/ 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
石头城路118号,是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的所在地。关于这个电视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紫金塔。这座塔建成于1995年,高318.5米,也是南京的地标建筑。
在南京街头游荡,在很多地方你都能远远地看到这个塔。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古林公园,就在电视塔旁边的一个公园。那时候游客并不多,非常清静,我常常会过去散步。
古林公园的地势稍微有点高,往公园深处走去,有一个盆景园,那里有一棵很大的紫叶李树。春天的时候,可以在那里拍到它和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同框的风景。起风的时候,头顶的李花纷纷扬扬,就像是下雪一样。

/04/ 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
龙蟠路159号,是南京林业大学的新庄校区。时隔多年,查看地图的时候发现南林又多了一个校区,白马校区,位于溧水区。
关于南林,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樱花。和樱花最配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大学校园了。第一次去南林看樱花,是在2019年的春分,校园里举办樱花节,盛况空前。
这张照片里的机位也是非常经典的,这是站在老图书馆前的樱花大道上拍的。樱花作为前景,把建筑放在中部以下的位置,相机端平,然后按下快门就可以了。这样的话,樱花和建筑在同一张照片里相得益彰,谁也没有抢了谁的风头。樱花让建筑充满了春日的气息,而建筑的加入让樱花显得不那么单调。

/05/ 鸡鸣寺
鸡鸣寺,又被称为古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和皇家寺庙之一。自古以来,鸡鸣寺就有“南朝第一寺”和“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
关于鸡鸣寺,最负盛名的是它的樱花大道,也就是春天的鸡鸣寺路。每年三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走在这条路上,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南京人民的赏花热情。
这张照片是站在鸡鸣寺路的中段位置拍的药师塔。关于这个药师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它才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西湖雷峰塔的取景地。拍摄的时候,对焦在樱花上,把远处的塔虚化掉。虚实结合,这样的话,使得整张照片看起来不会太凌乱。

/06/ 百家湖摩天轮
百家湖1912街区,位于南京的江宁区,离南京南站不远。如果你恰巧在夜间抵达这座城市,那么可以来这边走走吹吹风。
我记得湖边有一座很大的摩天轮,这张照片是站在摩天轮下面拍的。以蓝天作为背景,选取三种不同颜色的座舱,对角线排列,进行垂直构图拍摄。相同的事物,不同的颜色,依次排列使得整张照片充满了节奏感。

/07/ 挹江门
挹江门,是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是旧时连通南京城内与下关码头的重要通道,下关码头也就是现在的中山码头。
第一次听说挹江门,是在一首叫做《热河》的歌里,“秋林龙虾换了新的地方,32路还是穿过挹江门……”因为这首歌,特地去了挹江门,站在城墙下等待32路公交车,结果等了老半天还是没等到。

/08/ 颐和路
颐和路,南京最著名最文艺最出片的历史街区。它的全称是颐和路民国时期公馆风貌区,周边还有灵隐路、普陀路、天竺路、牯岭路、赤壁路、珞珈路、琅琊路、莫干路等名字非常好听的路。
逛颐和路最好的时候是春秋两季,四月中旬开始,在街区走着走着你就会遇到一大片蔷薇花墙。秋天的时候,法国梧桐的落叶满地,踩在叶子上面,会发出清脆的声响。阳光下,恍惚间,会让人有一种回到上世纪的感觉。
这张照片里的建筑是先锋颐和书馆,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先锋书店在颐和路的分店。具体位置在山西路和江苏路的环岛中心,不用特地去记路名,只要你进了这个片区,很容易就能找到。一定要选在阳光天拍摄,梧桐掩映下,把建筑居中就可以了。此时,梧桐树影落下,斑驳有致。这也正是摄影的有趣之处,利用光线来作画。

/09/ 西桥
西桥,位于颐和路附近。西桥不是一座桥,而是一片居民区,这里连接着南京城的过去和未来。
在西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紫峰大厦。高耸的现代建筑与普通的居民小区,也可以协调地出现在同一张照片里。

/10/ 鼓楼公园
鼓楼,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古老建筑,是旧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
作为一个市中心的公园,地铁直达,不要门票,人少清净,红墙出片,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不去鼓楼公园的理由。
这张照片是在鼓楼公园的红墙下面拍摄的,正好可以把后面的紫峰大厦一起拍进去。古老与现代的碰撞,在这座城市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11/ 东水关遗址公园
东水关位于夫子庙附近,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是古代南京保存的最大的一座水关,是十里秦淮的“龙头”,现在还能看到藏兵洞的结构。
值得称道的是,东水关将水关建筑与城墙建筑融为一体,在全国建筑史上鲜为一见。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爬上高耸的城垣,去感受金陵古城的千年历史。从东水关城墙出发一直走,也可以抵达中华门城墙。
这张照片是在城墙上拍的,城墙上的小孔成为了天然的取景框架,拍摄的时候把小孔放在居中偏下的位置,对焦在石壁上,然后按下快门。需要注意的是,小孔的位置不能放得太高,否则整个画面就会重心不稳。

/12/ 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
卫岗1号,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卫岗校区。据说,这里又被称为南京下马坊/不淹水/发牛奶/有空调/皇家农业锤子大学。
这张照片是在主楼前的草坪上拍的,说到南农的这幢楼,它由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于1953年设计,整座建筑青砖绿瓦、飞檐翘角,显得十分古朴而又大气。跨越大半个世纪,如今,南农的这幢主楼已经成为了南农学子的精神图腾。

/13/ 南京博物院
中山东路321号,是南京博物院的所在地。说到南京博物院的地位,它可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它的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一共有6个馆,分别是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一天时间如果想要全部逛下来的话,会比较累,所以你可以重点挑几个喜欢的馆慢慢逛。我最喜欢的两个馆是历史馆和民国馆。
这里重点提一下民国馆,很多人应该都是冲着这个馆去的博物院。民国馆是位于地下的一个馆,是一条长长的街,分为上下两层。整条街的布置都是按照民国风来的,灯红酒绿,店铺林立,邮局、银行、服装店、咖啡馆、照相馆、火车站……行走其间,就像是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走在了民国的街头。
这张照片是在南京博物院的入口处拍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图片上应该是游客服务中心,换取纸质票的地方。初夏的天空非常好看,蓝天白云搭配得十分和谐,特别适合作为拍摄背景,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拍摄时使用了广角镜头,这样就使得整个场景中的元素比真实的景观看起来更加宽松,也更具有深度。

/14/ 中国药科大学玄武门校区
童家巷24号,是中国药科大学的玄武门校区。说到童家巷,可以说是南京的米线一条街,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条街的米线三巨头吧,贵州米线、桂林米线和湖南米线王。不知道这些年童家巷卖出的米线可以绕玄武湖多少圈呢?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药科大学的一幢楼,时间过去太久,具体是哪幢楼已经记不清了。使用广角镜头进行仰拍,这样可以展现出被摄物体的高大。倒悬的树叶框住了画面的顶部区域,同时遮住了部分空白的天空,使得整张照片的构图显得更为生动。

/15/ 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
西康路1号,是河海大学的西康路校区。说到河海大学,它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校。
这张照片里的建筑是河海大学的水文水资源学院,盛夏来临,墙上的青藤已经换上了绿色的新装。画面中的三个门框整齐排列,形成了天然的框架,同时中间又有两个人物入镜,成为整张照片的点睛之笔。

/16/ 上海路
上海路是南京非常文艺小资的一条路,沿街林立着各种各样精致的店铺,酒吧、咖啡馆、甜品店、西餐厅、古着店……
上海路好逛,上海路附近的小街小巷也好逛,金银街、南秀村、陶谷新村、南阴阳营……这里的每一条街都值得你花上半天的时间去细细探索,慢慢品味。万象书坊、学人书店、唯楚书店也都在这附近。文艺清新却又不失人间烟火气,这就是南京的上海路。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上海路的街景,后面的建筑是江苏省电力大厦,依旧是现代高楼和老旧小区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每次出门扫街的时候,我总是会特别留意这样的场景。城市的发展,岁月的更替,如今这些新旧建筑的对比,形成了极度迷人的画面。

/17/ 紫峰大厦
作为城市的天际线,紫峰大厦,在南京,在很多地方,只要你一抬头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是玄武湖,从玄武门入口处进去,走几步就能看到。一道城墙挡住了喧嚣的闹市,也挡住了那些现代建筑物。画面里湖中的游船、湖边的楼阁和远处的高楼,三者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层次感,垂直构图也使得整张照片更加立体和充满空间感。

/18/ 先锋虫子书店
2019年的春天,先锋虫子书店在玄武湖梁洲的揽胜楼开业。这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虫子为主题的书店。同时间开业的还有另一家开在友谊厅的诗歌书店,就在虫子书店旁边。从那以后,玄武湖便多了一份书香气。
四年过去了,在2022年的秋天,虫子书店悄然落幕,同时一起退场的还有它旁边的诗歌书店。同时开业,同时闭店,如今两家书店都已经不在了。等到秋天,梁洲的银杏变黄的时候,不知道是否还会有人记得,这里曾经存在过两家书店呢。
这张照片里拍摄的是夏天的虫子书店的牌匾,构图时把里面的六个大字放在居中偏下一点的位置,再取一些绿叶作为前景,不然会有些呆板和单调。然后使用长焦镜头拍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形成前景虚化的效果。

/19/ 紫峰大厦
紫峰大厦不愧是南京的地标建筑,真的是随处可见。根据资料显示,紫峰在设计时融入了富有中国元素的三种意向,即龙文化、扬子江和园林城市,体现了世界当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南京本土史料的结合。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夕阳下的紫峰大厦,是在珠江路地铁站的4号出口处拍的。那天的晚霞映照在玻璃幕墙上,产生了很好看的立面效果,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依旧用的垂直构图,这样可以让整个画面更加富有气势。

/20/ 南京图书馆
中山东路189号,是南京图书馆的所在地。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可以这么说,南京图书馆就是南京的文学地标。
南图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非常优越了,就在大行宫站1号出口上来。它的西面是江宁织造博物馆,东面是江苏省美术馆长江路新馆,北面是总统府、六朝博物馆、梅园新村纪念馆和毗卢寺,南面是非常有名的科巷美食街,这一带真的可以连起来逛,可以少走很多路。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夏天的南京图书馆,具体是在大行宫站3号口上来,也就是图书馆对面的那条街,新世纪广场前面。盛夏时节,南图也换上了绿色的夏装,充满着生机。这张照片没有用到什么特别的技巧,采用垂直构图,使用长焦镜头框住你想要截取的画面,拍摄时把相机端平就可以了。

/21/ 夫子庙
说到南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夫子庙。夫子庙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
每一个初到南京的人,大概都会去一趟夫子庙,不管好不好逛,总要去一趟吧。去过之后,很多人应该都会有些失望,游客太多啦,东西也不好吃,拍照又不出片,不会再去了,这应该是大部分人对夫子庙的最初印象。
这张照片里拍摄的是夫子庙的秦淮河房,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十足的江南风格。具体的取景点是在平江府路的一座桥上,正好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夹竹桃花点缀其间。构图时采用一半建筑一半植物的手法,使得整个画面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22/ 河海大学旋转楼梯
第一次看到旋转楼梯,是在电影《致青春》里面,有一个场景,女主追着男主下楼梯,非要请他吃生日蛋糕。旋转楼梯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的镜,影片中的楼梯复古而又精致,充满了年代感,令人心生向往。
查阅得知,旋转楼梯的取景地是在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的图书馆里。后来终于有机会去到南京,终于可以去看一看旋转楼梯了。不过去的时候学校还在放暑假,图书馆没有去成。于是就在校园里随意逛逛,没想到路边也有旋转楼梯。
这张照片用的是螺旋构图法,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黄金构图法,主要运用黄金螺旋线来引导视线。这个构图法平时拍照很少有机会用到,如果碰到旋转楼梯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拍。至于其他场景,螺旋构图法的意义并不大。

/23/ 1912街区
南京长江路的1912街区,就在总统府旁边,整个街区呈L型,主要是由19栋民国风情独栋建筑组成。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曾经的一家网红店,是张嘉佳开的,叫做“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他还有一部同名小说,后来被拍成了电影。此时已是九月初秋,午后的阳光打落在民国建筑上,温暖而不炽热。建筑上的窗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框架,再加上水平构图,显得整个画面非常稳定。

/24/ 紫峰大厦观光层
这张照片是在紫峰大厦观光层拍摄的,也就是第72层,可以乘坐观光电梯,38秒就可以到达,在这一层可以360°俯瞰南京城的风云。
在这张照片里,用了三角形构图,前面鼓楼广场的两只孔雀、中间的高楼和远处的高楼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但是这个三角形既不是正三角形,也不是倒三角形,而是一个斜三角形。正三角形过于稳定,倒三角形又过于不稳定,而斜三角形正好平衡了两者,画面灵活而又不失稳重。

/25/ 石头城路
南京,有很多别称,其中一个就是“石头城”。在南京的秦淮河畔,有一条路,叫做石头城路。石头城路,栾树花开,这座城市迎来了最好的季节。
这张照片里的建筑是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拍摄时间是在十月初,国庆节期间,石头城路两旁的栾树花开得浩浩荡荡,金陵的秋日如此盛大。
照片中的具体取景点是在石头城路的中部,从大美观止美术馆走到水木秦淮的路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电视塔正好处在两排栾树的中间位置。拍摄的时候,把栾树作为前景,电视塔居中即可。此时的垂直构图,使得街头的整个画面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古诗,“我言秋日胜春朝”。

/26/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四牌楼2号,是东南大学的四牌楼校区。说到东南大学,它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目前,东南大学在南京有三个校区,分别在四牌楼、丁家桥和九龙湖,其中,九龙湖是主校区。由于常常有影视剧来四牌楼校区这边取景,所以这里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四牌楼影视基地。
照片里的取景点是四牌楼校区的大门,秋日的午后,天朗气清,阳光温热。拍摄时采用斜三角形构图,画面稳定却又透露出一丝的灵动。从这个门进去,就是中央大道,道路两旁种满了法国梧桐。每当走在成片树叶投射的阴影里,就像是走在电影里一般。

/27/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宁海路122号,是南京师范大学的随园校区。校园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所以随园也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同时,南师大的随园也是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随园的一角,宫殿建筑、法国梧桐、秋日阳光,“东方最美校园”的称号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拍摄时把建筑居中,让树叶的光影自然洒落,然后按下快门。整个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阳光,毕竟摄影的实质就在于依靠光线发生作用。

/28/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汉口路22号,是南京大学的鼓楼校区。这个校区的大门口有八个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大字,分别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是毛泽东主席的题词。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南京大学的大门,拍的时候站在汉口路大门的左侧。以蓝天作为背景,稍微斜过来一点拍摄即可,画面中蓝天和建筑的比例各占一半,其中建筑的比例可以稍微多一点点。其中,阳光的作用功不可没。说到底,摄影是一门用光的艺术。

/29/ 南京艺术学院
北京西路74号,是南京艺术学院。说到南艺,它可是中国六大艺术学院之首,艺术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南艺也是中国最早创立的艺术院校,其前身可上溯到1912年由刘海粟先生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南艺的宿舍楼和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同框的场景。取景地是在草场门地铁站2号口出口处,就在南艺的斜对面。这张照片是在去河海大学的路上无意中拍到的,纯属无心之举。有的时候,其实是很难说清为什么要拍下一张照片的。或许,只是记录而已。某年某月某日,我路过了这个地方。

/30/ 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
仙林大道138号,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仙林校区。它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建校至今,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第一次知道南中医,是因为它的格桑花海。格桑花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青海、西藏一带,在藏语里,“格桑”是幸福的意思。如今,南中医的格桑花海已被铲平,但是那些格桑摇曳的青春记忆,应该会永远留存在每一个南中医学子的心间。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2019年秋天的格桑花,后面的建筑是体育馆。拍摄的时候需要降低视角,把相机放得很低,位置靠近花朵,从下往上看,对焦在中间的花朵上。这样的话,最前面的花朵和后面的建筑都会被虚化掉,形成一种纵深感。整个画面虽然有些错杂,但是并不凌乱。这大概就是摄影构图的意义所在,从混乱中寻找出秩序。

/31/ 中山码头
中山北路643号,是中山码头的所在地,也是34路博爱线的终点站。民国十七年,为确保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如期举行,国民政府决定在下关江边建设码头以迎接先生灵柩,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
早期的中山码头承接着连接长江南北铁路大动脉的重任,想要去长江以北的地方,旅客必须乘坐轮渡过江。随着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和浦口火车站的停运,中山码头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却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秋天的中山码头,金秋十月,道路两旁的桂花都开好了,站在路旁就可能闻到一阵阵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拍摄的时候,把桂花作为前景,挡住一部分建筑,依然采用垂直构图来增强被摄主体的纵向气势。

/32/ 中山陵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如果从空中往下看的话,它就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整个陵墓都用的是青色琉璃瓦和花岗石墙面。青色琉璃瓦代表着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这张照片是站在中山陵的石阶下面拍的,道路两旁的雪松常年青绿。雪松是一种具有阳刚之美的树,是刚强的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拍摄的时候把两旁的雪松作为前景,对焦在建筑上并居中,把相机端平,垂直构图使整个画面气势恢宏、庄重肃穆,令人心生敬畏。

/33/ 浦口火车站
浦口火车站,又叫做南京北站,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一。
要去浦口火车站,我们需要到中山码头乘坐轮渡穿过长江,来到江北的浦口。从浦口码头出来,你会有一种感觉,时间开始倒流,变得缓慢而悠长,好像回到了上世纪。
走在这样的地方,容易让人想起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情深深雨蒙蒙》、《金粉世家》等早期民国剧就是在这里取的景。此外,这个火车站还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里的那个与父亲话别的车站,“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浦口火车站的候车大楼,这座百年老建筑,如今门窗紧闭,已经看不到内部陈设。米黄色的外墙,砖红色的屋顶,依然可以感受到一丝民国的气息。拍摄时采用水平构图,整齐排列的窗户构成了天然的框架,整个画面显得平衡而稳定。

/34/ 四方当代美术馆
四方当代美术馆是位于南京佛手湖畔的一座年轻的建筑,它出自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之手。整个建筑主要是利用“平行透视”来创造风景,由此表现出深深交错的空间神秘感。
第一次去四方当代美术馆,是为了看英国艺术家哈龙·米尔扎的个展“电之离调”,或许你也看过这个展览。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美术馆二楼的一角,构图时大面积留白,最大程度地简化了画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35/ 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
这是秋末冬初的河海大学,草木凋零,墙上的青藤也变成了深褐色,稀疏地攀附在教学楼上。
这张照片里的视角是仰视,抬头看树。拍摄的时候把建筑放置在下部分三分之一处,让树木的枝丫占据上部分三分之二处。在整张照片中,树木遮住了大面积空白的天空,产生了类似于引导线的作用。同时,仰拍的视角更能让人感受到一股向上生长的力量。因为,用树木去接触天空,是大地的渴望。

/36/ 新街口
新街口是南京的市中心,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每一个初到南京的人,应该都会迷失在新街口地铁站大转盘的24个出口里。
这张照片里拍摄的是老城区附近鳞次栉比的建筑,远处的高楼是河西金鹰。取景点是在新街口石鼓路上的一家青年旅店里,因为楼层比较高,所以视野比较好。拍摄时使用长焦镜头,这样可以让场景中的元素挤在一起,创造出非常简单而有气势的照片。在整个画面中,新与旧,高与矮,每一幢建筑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37/ 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
广州路173号,是先锋书店的五台山总店。这家创立于1996年,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书店,如今已经成为了南京著名的文化名片。
“大地上的异乡者”是南京先锋书店的标识,取自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诗句。我们都在这个世间漫无边际地游荡着,无处停泊。一家好的书店应该是为读者的灵魂提供一个栖息地,而先锋书店就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先锋书店的大门,这是它的标志性取景点之一。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入口处绿树掩映,十分不起眼。如果你走得太快,说不定就错过了。由于这个取景点过于经典,所以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这边拍照。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到没人的时候,快速取景按下快门就可以了。

/38/ 毗卢寺
汉府街4号,是毗卢寺的所在地。作为金陵名刹之一,它实在有些小众。就算它身处闹市,就算它和总统府的直线距离不过500多米,但是知道它的人并不多。
毗卢寺最出名的景观便是寺内的两棵百年银杏,据说是当年的两江总督曾国荃亲手栽种的,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深秋时节,金黄的树叶与寺院的红墙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毗卢寺的一角,飞檐翘角,每一个角上都挂着一个风铃,风一吹,便发出悦耳的声响,让人感到平静。拍摄时用一些树叶作为前景,居中构图即可,由于寺庙的特殊构造,整个画面会形成一种天然的空间感。

/39/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四牌楼2号,是东南大学的四牌楼校区。进入校门,中央大道一路走到底就是大礼堂,礼堂前面有个喷水池,有时候会看到喷泉。这个喷水池有个名字,叫做“涌泉”,来源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冬日的大礼堂和前面的涌泉,拍摄时居中对称构图,把喷泉作为前景,等到喷泉到达最高点的时候按下快门,使整个画面形成一种近高远低的错觉。有时候,摄影需要等待,等待一个决定性瞬间。

/40/ 鸡鸣寺
2018年冬天的一场雪,让南京变成了金陵。雪覆金陵,登台城,拍雪景。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鸡鸣寺,取景点是在台城城墙上。远远望过去,可以看到雪中的鸡鸣寺药师塔屹立在那里。拍摄的时候把药师塔放在竖的三分线处,对焦在塔上即可。由于有一些雪落在瓦片上,使得整张照片看起来会更加深沉而厚重,就像是南京这座城市带给人的感觉。

/41/ 中山植物园的紫叶李
南京中山植物园,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中国四大植物园之一。
植物园分为两个园,南园和北园。南园是新园区,里面有一个热带植物宫,适合拍人像,出片率极高。北园是老园区,药用植物比较多,里面还有一个华东地区最大的植物标本馆。总之,南园和北园各有各的特色,都很好逛。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植物园南园的紫叶李,拍摄时间是三月中旬。紫叶李的花很小一朵,拍起来并不容易。最好找那种单独成一朵的,再找一个干净的背景。拍摄时居中构图,把花朵放在中心偏下一点的位置,对焦在花朵上,虚化掉背景。这样的话,拍摄主体就被凸显出来了。

/42/ 愚园的美人梅
愚园,又称胡家花园,是晚清著名的江南园林,有着“金陵狮子园”之称。愚园的具体位置就在鸣羊街西侧,这一带就是南京的老门西,也就是旧时的老城南。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愚园的美人梅,粉色的美人梅,是专属于春天的治愈系。由于是阴天,无法借助阳光,只好另辟蹊径。拍摄时以愚园的建筑为背景,采用铺满式构图,对焦在近处的花朵上,这样就使得整个画面非常饱满而具有生命力。

/43/ 玄武湖的二月兰
玄武湖,又被称为后湖,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来南京,如果你只想逛一个公园,去免费的玄武湖就对了。
玄武湖有五个洲,分别是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樱洲水边的二月兰,二月兰又叫做紫金草,是和平的象征。二月兰的花小小的,比较细碎,比起拍特写,它更适合大面积的拍摄,整个画面看起来就像是一片紫色的花海。

/44/ 绿博园的郁金香
扬子江大道228号,是南京绿博园的所在地。它的全称是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绿化主题公园之一,也是南京河西滨江风光带的示范段,长江沿岸最大的城市公园。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绿博园里荷兰园的郁金香,具体位置就在大风车附近。黄色的郁金香,颜色分外鲜明,格外夺人眼球。拍摄的时候采用重复构图,制造视觉上的吸引,使眼睛流连在画面上,从一边看到另一边。

/45/ 莫愁湖的海棠
水西门大街132号,是莫愁湖的所在地。莫愁湖是南京主城区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有着“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于2022年1月1日起免费开放。
莫愁莫愁,到此莫愁。到了莫愁湖,就把烦恼抛诸脑后,好好欣赏风景吧。莫愁湖最负盛名的花便是海棠,在南京,应该找不到第二个比莫愁湖更适合观赏海棠的地方。
每当三月中旬,春天来临,园内各种各样的海棠在枝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东洋锦海棠……据资料显示,莫愁湖内一共有40多个品种,万余株的海棠花。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高桩长寿冠海棠,火红艳丽,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拍摄的时候居中构图,对焦在花朵上即可。红花配绿叶,是如此美丽。我们在拍照时,可以有意识地去寻找一些互补色,当一种颜色和它的补色放在一起时,就会显得分外鲜艳。

/46/ 情侣园的绿樱
情侣园是玄武湖的一部分,里面主要种植的是一些野生药用植物。除了供游人休憩游览之外,情侣园还提供相关的婚礼系列服务。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情侣园的绿樱,就在十里长堤上,数量并不多,但胜在稀有。拍摄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绿樱的叶子作为前景,来挡住一部分花朵。绿色之间,有深有浅,同色系的碰撞使整个画面看起来非常高级。

/47/ 古林公园的黄木香
虎踞北路21号,是古林公园的所在地。公园建立在原古林寺的旧址上,为了纪念这座江南古刹,所以取名为古林公园。
公园内丘陵起伏,高低错落,看着并不是很大,但是细细逛起来可能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呢。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黄木香,阳光下的黄木香显得温婉动人。拍摄的时候,选取一条开得比较好的花,让它自然垂落形成线条,居中构图即可。

/48/ 午朝门公园的木绣球
午朝门,正式名称为午门,是明朝时期南京故宫的正南门。主要是传达圣旨及朝廷告书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罚大臣“廷杖”之地。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午朝门公园的木绣球,木绣球和绣球是不一样的,它只有白色花瓣。四月的上中旬,一进入公园大门就能看到园内的7株绣球花满盛放。稍微走近看去,就能体会到那种“盈盈握雪团酥”之感。
木绣球虽好看,但它的拍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午朝门公园,因为四周都有栅栏围着,不能靠太近。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长焦镜头把画面拉近,同时把下面的旧石墩也拍进去,这样整张照片就会带上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49/ 老山森林公园
黄山岭路90号,是老山森林公园的所在地。它是江苏境内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南京绿肺、江北明珠”的美誉。
刚刚下过雨的森林公园,空气十分清新,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老山森林公园的盘山公路。拍摄时采用S形构图,道路成为了天然的引导线,整个画面看上去会有一种深深的空间感。S型构图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构图方法,主要用来拍摄河流、道路和铁轨,弯弯曲曲,具有一种和谐统一的流动之美。

/50/ 老山森林公园的鸢尾
这是老山森林公园路旁的一株鸢尾,紫色的花,含苞待放,高贵而优雅。比起盛放的花朵,我还是更喜欢这个将开未开的场景。
一旦某些东西触达内心,那它就值得留念。一旦错过这个瞬间,就可能永远都不会再现了。有时候,摄影只是记录而已,记录下那些美好到极致的瞬间。

/51/ 南京艺术学院的蔷薇大道
一看到这面砖红色的墙,就知道这里是南艺的蔷薇大道,也就是虎踞北路。草场门地铁站4号口出,上来就是南艺的南门,地铁已经修到了校门口。
南艺的蔷薇拍摄地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在校园里面,43号宿舍楼旁的蔷薇小径,小径并不宽,道路两旁开满了蔷薇花。另一个在学校外面,从南门走到东门的路上,一路繁花似锦,惊艳到了极致。蔷薇花拍起来比较容易,可以单独拍特写,也可以成片成片地拍。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路边正好停着一辆自行车,于是就有了这个画面。
南艺的这条蔷薇大道曾经一度是最好看、最出片、最有艺术气息的蔷薇大道,可惜的是这两年虎踞北路由于修地铁,这一带的蔷薇已经被砍掉不少,很难再现当时盛景。还好,这一切都被相机记录了下来。摄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留住旧时光,纵然时光留不住。

/52/ 下马坊遗址公园的蔷薇
下马坊遗址公园,位于南京中山门外,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北门。在这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
它是明孝陵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南农人去钟山风景区的秘密通道。一路往林间小路深处走去,让人有步步参禅之感。这个地方很少有游客会去,就算是在节假日也十分清静。四月底到五月初的时候,蔷薇已悄悄开满了围墙。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下马坊遗址公园的蔷薇花墙,单独拍摄蔷薇花可能会有些单调,正好前面有只石狮子雕像,形态可爱,那就一起入镜吧。蔷薇花和石狮子的同框,可以使整个画面充满春日的活力,但又不失庄重。

/53/ 老门东的锦带花
老门东,位于中华门以东,所以称为“门东”,是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东是个广泛的概念,中华门以东均为门东,现在人们口中的老门东,其实说的只是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商业景区。
和夫子庙相比,老门东的文艺气息实在浓厚不少,整个街区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中式木质建筑、青砖黛瓦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街区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将老厂房改建成了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等。如果你喜欢拍汉服照的话,去老门东就对了。
老门东也是个春日赏花的好地方,月季、蔷薇、紫藤萝、牵牛花、杜鹃花海……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老门东的锦带花,这个花在南京倒是不怎么常见。“妍红棠棣妆,弱绿蔷薇枝。小风一再来,飘飖随舞衣”,说的就是锦带花。拍摄的时候把花放在中间,居中构图即可,绿叶把红花衬托得分外明艳。

/54/ 百家湖
如果玄武湖逛多了,可以去百家湖走走,那里也是一个吹风看日落的好地方。地铁1号线有一个百家湖站,此站可到达江宁金鹰、景枫kingmo、21世纪太阳城,当然,还有百家湖1912。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百家湖的日落,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湖面上,水面反射出温暖的光线,形成波光粼粼的效果。同时,湖面和太阳,两者之间冷暖的对比非常强烈,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跳跃感,极大地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55/ 南京艺术学院的创意街区
从南艺南门进入,穿过美专大门,一路往前走,就是创意街区,这就是南艺的梧桐大道。沿着创意街区再一路往前走,就是南艺的美术馆和百岁泉广场。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盛夏时节的创意街区,道路两旁法国梧桐茂密生长,就如南艺学子的青春一般肆意飞扬。当时已经放暑假,所以整条街显得空荡荡的。拍摄的时候使用会聚线构图,两条会聚线向远处延伸,产生引导视线的作用。

/56/ 玄武湖的荷花
说到南京的赏荷胜地,那一定有玄武湖的一席之地。无需刻意找寻,夏日沿着湖边走走就能看到满池的荷花。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环洲莲花仙子雕塑旁的荷花,花开两朵,一朵盛放,一朵含苞。两种姿态,各有各的美。因为荷花长在水中,所以拍摄时最好使用长焦镜头拉近去拍,构图时至少把其中一朵花放在黄金分割点处。

/57/ 中山植物园的忽地笑
中山植物园,一个四季都很好逛的地方。在城市里待久了,就想要去大自然里走走了,植物园无疑是个不会错的选择。
这张照片是在中山植物园的北园拍的,图上的植物叫做忽地笑,又叫做黄花石蒜。它和彼岸花有点像,但并不是彼岸花,彼岸花是红花石蒜。这张照片拍摄时采用铺满式构图,拍整朵花的特写,让黄色的花瓣占据整个屏幕,长长的花瓣显得整个画面分外明媚而妖娆。

/58/ 秦淮河
说到秦淮河,它是一条有故事的河,在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古往今来,秦淮河孕育出了金陵城光辉灿烂的文化。秦淮河之于南京,可以这么说,它是南京的母亲河。
关于秦淮河的文章,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那是在1923年8月的一个晚上,他和俞平伯一同夜游秦淮河后写下的,里面有提到“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这张照片是站在夫子庙的文德桥上拍的秦淮河,拍摄时采用水平构图,这样可以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宽敞。河岸边停靠着很多画舫,画舫就是装饰漂亮的游船,专供游人乘坐。秦淮河边的画舫就是用来给游客看夜景用的,如今,“泊秦淮”已经成为南京夜游第一品牌。

/59/ 玄武湖
这张照片是站在玄武湖岸边拍的湖里面的游船,逆光下,夕阳下的游船已经成为了剪影。一前一后两只游船和后面的高楼,产生了一定的层次感。
拍摄时采用垂直构图,把水面放在黄金分割线上,对焦在游船上即可。夕阳的余晖给水面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天然滤镜,整个画面像极了老电影,充满了年代感。

/60/ 玄武湖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玄武湖的晚霞,拍摄时间是在日落之后。云朵经过阳光照射后慢慢消失,此时的天空呈现出美妙的梅子色。
拍摄的时候采用上下对称构图,把水平线放在中间位置,让建筑物的倒影出现在水面上。最前面正好有一片荷花,所以整个画面是有层次感的。此刻有一只飞鸟飞过,动静结合,使得整张照片看起来安静平和却又不失动感。

/61/ 玄武湖
这张照片拍摄的也是玄武湖的游船,下午四点多的阳光照射在湖面上,让此刻湖面上的游船显得宁静而柔美。
拍摄时采用水平构图,游船放在黄金分割点上,看它的朝向应该是要放在左侧的点,对焦在游船上即可。每次看到这样的照片,总是能让人感觉到内心的平和。因为在摄影中,水平线趋向于寂静、安定和大海的平静。

/62/ 玄武湖
“这是有点炫目的黄色,是太阳的颜色。黄色是能让人感到希望的颜色。”这是曾经在一本叫做《闪闪发光的人生》的书里看到过的一句话。每次看到这段话,脑海中就会浮现这张照片。
玄武湖是我看日落的常驻之地,这张照片也是在玄武湖拍摄的。日落与烟花一样,看多久都不会腻。昏黄的水面,泛起柔光,拍摄的时候不要对上焦,整个画面就会呈现出一种隐约的朦胧之美。此时想起了《罗贝尔词典》里有一个对“黄昏”的定义:日落后的片刻里朦胧的光。

/63/ 玄武湖的睡莲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玄武湖的睡莲,拍摄地点在环洲假山瀑布的水池内,从玄武门入口处进去,走几步就能看到。
花开两朵,一高一矮,形成了一定的层次感,拍摄的时候对焦在睡莲上,把花朵居中即可。垂直构图,让人感受到一股静默的力量,于角落中静静绽放,不管是否有人欣赏,永远独自灿烂。

/64/ 北京西路的法国梧桐
说到北京西路,这是一条青春气息非常浓厚的路,沿途分布着多所大学,从东到西依次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师大随园校区、河海大学西康路校区、南京艺术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北京西路的法国梧桐,照片拍摄的时候还是夏天,所以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还是绿色的。拍摄的视角是仰拍,层层叠叠的树叶、星星点点的光斑,覆盖了整个画面。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法国梧桐,就会想起南京这座城市。

/65/ 夫子庙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
那么,夫子庙有什么值得逛的呢?著名作家叶兆言曾在他的《南京人》一书中有提到,“你来到夫子庙,可以不去拜谒孔庙,可以不去学宫品茶,但是对于江南贡院旧地,一定要去看上一眼。”
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而现在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的。博物馆已经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是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如果在夫子庙只推荐一个地方,那就去逛逛中国科举博物馆吧。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夫子庙的银杏,拍摄地点是在天下文枢牌坊附近。其实夫子庙也是一个观赏银杏的好去处,只是这个地方常年游人太多,道路两旁的银杏一直被忽视。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长焦镜头大面积取景,让绿色的树木尽可能多地占据画面。此时左下角正好有两个人物入镜,与高大的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6/ 钟山体育运动公园
南京钟山体育运动公园位于钟山脚下,南京体育学院东侧。这里曾经也是民国时期的中央体育场、高尔夫球场旧址。公园里至今仍保留着南京著名的民国建筑——原“中央体育场”的东大门。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钟山体育运动公园里面的一棵树,可千万不要小瞧这棵树,它可是一棵网红树,一棵因为太过孤独而成为了网红的树。从那以后,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游人前来打卡,与它合影留念。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把地平线放在三分线处,把这棵孤独的树居中,对焦在树木上即可。这里用了长焦镜头,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它的孤独感。突然想起著名作家三毛写过的一首诗,里面有一句话,很适合来配这张图,“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67/ 珍珠泉风景区
珍珠街182号,是珍珠泉风景区的所在地。珍珠泉是老山森林公园东延的一部分,自古便是金陵“江北第一游观之所”。因为源头的泉水如成串珍珠从石缝中涌出,所以得名“珍珠泉”。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珍珠泉的索道,是坐在缆车里拍的。可以沿着山路一直走,一直走到最高处的城墙那里,下山的时候可以坐缆车。当然,如果你还有体力的话,也可以走下来。
拍摄的时候把下面郁郁葱葱的树木作为背景,以缆车的移动路径来构图。因为缆车一直在移动,脚下的风景一直在变化,拍的时候一定要多拍几张,然后回去慢慢选。
绿色的背景,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缆车,这四种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广角镜头,加上水平构图,整个画面会显得空旷而辽远,这是拍摄大场景的两个重要条件。

/68/ 金银街
金银街就在上海路附近,离云南路地铁站很近。金银街8号,是万象书坊的所在地,这个书店很特别,一道感应门就把外界的喧嚣给隔绝了。从金银街一路向东走去,还可以到达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夏末秋初的金银街,粉色的夹竹桃开得正好。拍摄的时候把这片夹竹桃作为背景,把路牌放在中间即可。阳光下,粉色的花、绿色的树和蓝色的路牌,三种颜色巧妙搭配,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美好而又可爱。

/69/ 中华门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说到南京的明城墙,它始建于公元1366年,完成于明洪武末年,是朱元璋定都南京的象征和标志物。时过境迁,如今的百年城墙成为了一条有温度的纽带,连接着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登上城墙,如果仔细看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多城砖上都印着字。这是因为在明朝建城墙的时候,朱元璋为了保证城墙的质量而定下的一条规定。每制造一块砖,都要把制砖人的名字刻在上面,以备追责。所以,我们才能在六百多年后的今天,看到这些时间的痕迹。
这张照片是站在中华门城墙上拍摄的,黄昏时分,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此刻天空中的云彩形成了一个很好看的图案,与城墙上的兵器们和谐一致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于是便立刻记录下这个绝妙的瞬间。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消失,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当下即永恒。

/70/ 明孝陵石象路
石象路位于明孝陵景区内,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长615米,沿途依次排列六种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骏马。每种石兽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等到深秋,道路两旁的树木纷纷换上艳丽的秋装,“南京最美600米”上线,此时的石象路便迎来了最好看的季节。从这条路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头顶的树叶缓缓飘落在脚下,就像是走在油画里一般。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九月末的石象路,时值初秋。拍摄时站在道路的中间,采用对称构图,把石兽放在两侧,阳光下的道路成为了天然的引导线,可以把视线延伸至远处。此时正好有两个人物进入镜头,为整个画面增色不少。

/71/ 灵谷寺
灵谷寺所在的灵谷景区,是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关于灵谷寺,最有名的风景可能是夏夜的流萤。不过秋天的灵谷寺也不逊色,这里是南京赏桂的好去处。走在景区里,到处弥漫着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肺。
这张照片是在灵谷寺的灵谷塔内拍摄的,站在灵谷塔的最高层俯瞰。拍摄的时候把相机竖起来,这样会得到更加富有生命力的图像。此时,脚下的道路成为了两条会聚线来吸引目光,整个画面里,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72/ 古林公园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古林公园的桂花,具体位置是在四方八景阁附近。关于四方八景阁,它位于公园中心的最高处,一共有三层,在顶层平台眺望,整个南京城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形势可以尽收眼底。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这张照片在取景的时候,没有拍摄到桂花树,而是把目光转向了落在地上的桂花。著名诗人席慕蓉曾写过一首非常经典的现代诗《一棵开花的树》,如果你读过全文,就会知道,落了一地的花瓣也是如此美好而又珍贵。

/73/ 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它还有一个俗称,叫做“九十九间半”,是南京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同时,甘熙宅第也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里面集中展示了南京的民俗文化,有照片、实物、影像等陈列,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游人可以在民俗博物馆内全方位地体验到旧时南京的风采。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甘家大院的一角,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角落。秋日的光照是如此迷人,阳光穿过树叶打在白墙上形成了很好看的光斑,墙角的枯藤正展现着曼妙的线条,这个画面真是有意思,像极了艺术作品。

/74/ 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
黄家圩路41号,是红山创意工厂产业园的所在地。这是位于南京站附近的一个创意园区,从南京站11号口出,穿过曲折的隧道即可抵达。
南京的秋天,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园区水池里的一片法国梧桐的叶子,半漂浮在水面上。拍摄的时候居中构图,然后无限靠近它,寻找最好的角度,去拍它的特写。此时你会发现,一片普通的叶子竟然也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75/ 江苏省农科院
在城市的高楼里待久了,就会渴望到乡间走走,到田野里去。这样说来,农科院的确是一个好去处,那里有着大片大片的稻田。春天的时候,山坡上还能看到油菜花。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夕阳里,秋日的稻田。拍摄的时候可以站在路旁,把金黄的稻田放在下面三分之一处,让远处的楼房和天空占据上面三分之二处。采用水平构图,可以让人感受到秋日的辽阔。

/76/ 颐和路
说到南京的秋日打卡地,颐和路一定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逛颐和路最好的时间是在深秋,11月中下旬。这个时候的颐和路和号称“南京最美600米”的石象路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深秋的颐和路,拍摄时间是在黄昏的时候。阳光下,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呈现出迷人的金黄色和焦糖色。这两个颜色和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本身的米黄色建筑搭配得十分协调,整个画面看上去让人觉得温暖、治愈。

/77/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11月下旬,“东方最美校园”终于迎来了它最美丽的季节,就像是上帝把调色盘打翻在了随园。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南师大随园校区的银杏,拍摄的时候把洁白的路灯放在右边的三分线处,让金黄的银杏作为背景,铺满整个画面。随园的秋日如此绚丽,错过太可惜。

/78/ 北京西路的法国梧桐
再一次说到北京西路,这是一条很有意思的路,以宁海路为界,往东种的是银杏,往西种的是梧桐。秋天的时候,同一条路,一半银杏,一半梧桐,一半金黄,一半焦糖。
已是深秋,快到初冬,法国梧桐的叶子也快要掉光了。这张照片拍摄的重点是满地的落叶,旁边有一辆蓝色的自行车,正好可以用来作为前景,对焦在自行车上,把路旁的梧桐虚化掉。起风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凉意。

/79/ 御道街
御道街,是南京故宫的南北中轴线,明朝京师皇宫的御街和御道。如今的御道街就是在明皇城洪武门至承天门前外五龙桥的御街和承天门至午门前的御道故址上拓建的。
御道街的北侧就是明故宫的遗址,被一条中山东路穿过。如今,南面的部分叫做午朝门遗址公园,北面的部分叫做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遗址公园的旁边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明故宫校区,校园的斜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南京博物院。一般来说,这几个地方可以放在同一天里连起来逛。
这张照片是站在午朝门城墙上拍摄的御道街,拍摄时间是在12月中旬,南京已经变得很冷,道路两旁的水杉换上了焦糖色的冬装,而雪松依然保持着青绿的姿态。拍摄位置是在道路的正中间,对称构图,运用道路的两条会聚线来延伸画面。此时需要等待,等待一辆自行车骑到路中间,然后就马上按下快门。

/80/ 太平北路
在南京,在很多地方的很多条路上种的树都是法国梧桐。但是在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就有些失色了。这个时候,焦糖色的水杉就上线了。在市中心,如果想要看成片的水杉,那么就去逛逛太平北路吧。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夕阳下,太平北路的水杉,具体位置是在四牌楼附近的天桥上。拍摄的时候站在天桥的东侧,这边的光影会比较好,采用引导线构图即可。拍风景照片最好的时间除了黎明就是黄昏,此时的光线温暖而自然。

/81/ 玄武湖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玄武湖樱洲的水边,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这一带的水边种满了樱花,还有二月兰。
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正好有人走过,应该是来春游的。站在对岸看过去,三个人的倒影映在水中,这个场景就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于是,我拿出相机,拍下了这张金陵春景图。

/82/ 陵园路
陵园路,是通往孙中山先生陵寝中山陵的一条园林道路。道路的两旁,种满了法国梧桐,夏天的时候,遮天蔽日,成为一条天然的绿色长廊,为过往的行人撑起绿荫。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候还是初春,法国梧桐的枝丫还是光秃秃的。走在路边,正好有一辆红色的电动车从光影中驶来,乍一看,还有点酷,于是我抓拍了这一画面。
那一年是疫情最严重的一年,街上少有行人,每个人出门都必须戴着口罩。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总是能回想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摄影不光是记录,有时候,摄影是为时代作见证。

/83/ 音乐台
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建筑,是一座占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它的设计采用半圆形规则式布局,由中心舞台、草坪座席以及围廊三大部分组成。据资料显示,草坪上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
这张照片主要拍摄的是音乐台的白鸽,白鸽并不规则的轨迹拍起来其实很有难度,前前后后拍了几十张都不满意。后来,有两个小朋友跑着跑着突然闯入镜头。我立刻抓拍了这一瞬间,它像流星般稍纵即逝,却又璀璨无比。

/84/ 南京艺术学院
每年的5月20日,是南艺最热闹的日子,一年一度的毕业展演嘉年华又一次来临。走在北京西路74号的校园里,连周遭的空气都是沸腾的。
“一校展演,全城盛宴。”如今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已经成为了南京艺术学院的一张文化艺术名片,这项活动也已经成为了南京乃至江苏的文化盛事。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在2019年,拍摄地点是在美术馆的二楼。站在窗边,正好看到有4个女孩子从阳光下经过,巧的是,她们身穿同款不同色的衣服。紫色、橙色、蓝色、绿色,整个画面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于是,我马上捕捉了这个偶然的时刻,那一刻,刹那被凝成了永恒。

/85/ 南京艺术学院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南京艺术学院的百岁泉广场上。夜幕降临,盛宴启幕,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月光、星光和灯光,如此晃眼,却又如此迷人。
时至今日,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心头还是会微微一震,好像又把我带回到了那个热烈的夏天。短暂的狂欢,青春的盛宴,漫长的告别。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

/86/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篮球场上。夏至已至,法国梧桐也已经枝繁叶茂。
球场上,一个个肆意挥洒青春的背影,朝气蓬勃,自在如风,这样的画面是值得被相机记录下来的。

/87/ 升州路
升州路是南京老城南的一条重要街道,在历史上是非常繁华的。作为一个游客,对升州路的印象,大概就是章云板鸭了。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这一带的建筑工人,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一座座高楼林立的建筑,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当你拿起相机却不知道要拍什么的时候,就去街头走走吧,那里有着最真实的生活。

/88/ 热河路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为热河路就去了一趟南京。仅仅,是因为热河路。
记忆里的热河路,是梧桐垃圾灰尘,却没有各式各样的杂货店,没有五块钱的理发店,没有破旧的电影院,也没有写满字的涂鸦墙。走过热河路,你好,再见。下一站,南京西站。

/89/ 应天大街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应天大街,因为南京在历史上有一个别称,叫做应天府,这条街因此得名。
应天大街边有一家很好吃的面馆,叫做泰顺江南春面馆,他们家的小排干挑是一绝,甜口不腻的糖醋小排,爽滑劲道的手擀面,再用店里的蜜汁老卤打底,这碗面让我想念至今。
走在应天大街上,城市中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躺在路边,堆叠在一起,就像是美术馆里的艺术装置作品,真是非常有趣,充满了魅力。街头到处都散落着艺术,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与发现。

/90/ 钟山体育运动公园
说到钟山体育运动公园,钟山脚下,蓝天白云,阳光清澈,绿意辽阔,它是一个拍人像的好地方,越来越多的婚纱照都在这边取景。
远远看过去,时光似乎因为这两个人而停止了流逝。此时的人物成为了画面中的风景,而风景成为了画面中的背景。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画面,是我非常喜欢拍摄的题材。

/91/ 老门东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老门东三条营外,是一个卖柴火馄饨的小摊。在繁华喧闹的商业景区旁边,还能看到这样烟火气十足的小食铺,实在让我有些意外。
说到南京的柴火馄饨,它只有小馄饨,没有大馄饨。一直觉得,小馄饨是南京街头性价比最高的平民美食了。不到10块钱一碗的价格,足以果腹。
曾在南京生活多年,吃得最多的食物不是鸭血粉丝汤,而是辣油小馄饨。为什么要在小馄饨前面加上“辣油”两个字呢?因为当你走进一家馄饨店时,你一定会听到店主说,“阿要辣油啊?”这句话就是问你要不要加辣油的意思。
一勺辣油就是一碗小馄饨的灵魂,不加辣油的小馄饨就像是没有卤汁的烤鸭,味道会寡淡很多。陆陆续续吃过几十家馄饨店,好像每家店里都有自己的秘制辣油。我最喜欢的馄饨店有两家,一家是颐和路附近的胖子馄饨,一家是文昌巷的红花地安庆馄饨。食物是最深的乡愁,而关于南京的乡愁,是一碗辣油小馄饨。

/92/ 老门西
这张照片是站在中华门城墙上拍摄的老门西。老门西,位于中华门的西侧,与老门东相对,是旧时南京老城南的一部分。老门西,最南京,走进了老门西的巷子,也就走进了老南京。一切都如上世纪的模样,时间在这里是凝固的。
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它的故事。你可以随意拐进一条小巷,就此迷失在老城南,殷高巷、饮马巷、五福里、高岗里、磨盘街、水斋庵、学智坊、荷花塘、谢公祠、钓鱼台……说不定,逛着逛着就逛到了哪个名人的故居。
穿梭在巷子里,你会惊叹这里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电线杆。这里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晾在电线杆上的,晾衣杆是一根长长的竹竿。冬天的时候,人们还会在上面晒着各种各样的腌制品。说到老门西的美食,小李烤鸭、小李汤包、双喜牛肉板筋面、华成油鸡卤菜……
明城墙下,市井长巷,人间烟火,如果想要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老南京,那就去逛逛老门西吧,于寻常巷陌间找寻这座城市最初的底色。

/93/ 桃叶渡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桃叶渡,桃叶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一个古渡,又被称为“古桃叶渡”,具体位置就在夫子庙的东边,仅一条马路之隔。相较于夫子庙的喧嚷,这里显得更为幽静。
关于桃叶渡,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这个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呼为桃叶渡了。

/94/ 白鹭洲公园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白鹭洲公园的一个雨天,工作人员正在打捞河里的水草。白鹭洲公园就在夫子庙东侧,它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曾写过一首诗《登金陵凤凰台》,里面有提到过白鹭洲:“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不过据考证,诗里的“白鹭洲”指的并不是这里的白鹭洲公园。

/95/ 老门东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老门东景区里面,明城墙、古建筑、青石板……
一如寻常,这一束光吸引了我的目光。太阳发出的光,抵达地球需要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说太阳距离地球8光分。你知道8光分有多长吗?我想,我已经看到了。
这张照片是用手机拍的,那天没有带相机。有的时候,镜头不重要,器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下你到达并发现触动你内心的场景和瞬间,这也是摄影的意义所在。

/96/ 夫子庙
这张照片是在夫子庙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拍的。走在这个人山人海的街区里,街道两边大同小异,忽然看到前方有个破破烂烂的小店铺,这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天色渐暗,街灯亮起。有一位环卫工老爷爷坐在店铺旁,若有所思,应该是刚刚清洁完景区的卫生在这边稍作休息吧。我拍下了这个场景,因为不知道这个小店铺还能存在多久。繁华都市里的市井烟火,一直是我很喜欢拍摄的画面。

/97/ 江苏省农科院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夏末秋初的农科院,站在路旁,一眼望去,满目绿意。经历过南京的酷暑,在这里感受到了第一阵秋风的意义。
这个时候,正好看到有工作人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走在田间,整个画面突然就变得和谐了不少。摄影有时候是等待,等待人物的入镜,等待氛围的出现。

/98/ 瞻园
瞻园位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区,是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有着“金陵第一园”之称。
瞻园在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在瞻园中有一个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这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博物馆。如果对太平天国的历史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瞻园走走。
瞻园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布局典雅精致。这是一座以山为主、以水为辅的山水园林,假山奇石、亭台楼阁、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其中,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白府就是在南京的瞻园取的景。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瞻园里的一个角落,具有明显的江南古典园林气质。初秋,正值凌霄花盛开,落在屋檐上。白墙黑瓦下,曲折的长廊从园中穿过,此时正好有两个人物入镜。我站在远处,拍下了这张美好的金陵秋景图。

/99/ 朝天宫
朝天宫,位于南京水西门内,是江南地区现存建筑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落。
一座朝天宫,半部南都史。它是朝天宫,同时它又是南京市博物馆的所在地。馆内设有六朝南京、大明南京、民国南京等专业展馆,虽不比南京博物院,但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朝天宫是一个特别适合拍古风人像的地方,飞檐翘角,万仞宫墙,身着古装行走在红墙光影中,一不小心就穿梭了百年。同时,朝天宫也是南京市中心的赏花好去处,春天看玉兰,秋天赏桂花。夏天则是避暑纳凉胜地,等到金陵冬日飘雪,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朝天宫的石阶,就在孔子像的前面。曾经听过一首歌《最忆是南京》,里面有唱到:“朝天宫前石阶,倒映孩童的笑脸……”棂星门前的石阶是南京非常有名的滑滑梯,据说,很多老南京人小时候都在这里滑过,如今的石阶早已被时光磨得锃亮锃亮。

/100/ 街头即景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冬天的南京街头,人们排队买鸭子的场景,具体拍摄地点是在侯家桥。不过,这个地点实在不重要,因为这是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画面,已经自成一景。天气再冷,也阻挡不了南京人民斩鸭子的热情。
众所周知,南京人民爱吃鸭。在南京,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长江。在南京街头游荡,你会发现,走几步就会出现一家鸭子店,门口都是排队斩鸭子的人,烤鸭、盐水鸭、鸭四件……斩四分之一的鸭子,前脯或者后腿,蘸上店里的秘制卤水,便是最好的美味。
南京好吃的鸭子实在数不胜数,这里简单推荐几家吧,明瓦廊的金宏兴鸭子店、评事街和升州路的章云板鸭、侯家桥的杨震卤菜、水西门鸭子店、陈家鸭子店、陈林鸭子店、阚老二鸭子店、巴子烤鸭、徐家鸭子、陆家鸭子……那么大的城市,那么多的鸭子店,但我们常去的,永远是家门口小区楼下的那一家。
关于我
90后天秤女,生于浙江南浔,学在浙江宁波,毕业后曾旅居江苏南京。常年拍摄街头与人文,喜欢记录烟火与自然。也曾为了写出最实用最地道的攻略,走遍了南京99%的角落,拔草了300家街头小吃,只为寻找最好逛的地方和最好吃的美食。 我的公众号:黑大仙的晃荡江湖,微信:black2056

-
白牧荑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2-02 17:39:36
-
Romm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13 16:33:31
-
夏雨和叔叔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6 11:52:39
-
巴达兽进化🪵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06 23:15:23
-
robi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3 03:46:50
-
Odin Li 李同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1 15:44:30
-
Dalek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9 16:14:44
-
面拒引力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2-10 17:47:56
-
寒江阁读书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1-15 14:23:24
-
麦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30 02:13:13
-
夏忘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5 16:38:27
-
你好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8 23:29:32
-
辉妖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5 12:51:53
-
豆友dfF_zI7szk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12 23:01:51
-
-远夏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08 11:12:49
-
珍珠河谷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26 12:03:50
-
Joo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30 11:24:56
-
张三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7 15:28:10
-
希姆莱爱烤包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1 16:33:17
-
四禧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09 01:12:14
-
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27 21:09:06
-
幻兽哥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27 09:45:45
-
慢慢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25 22:25:46
-
高山静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7 03:07:27
-
晏凇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5 09:09:50
-
芦苇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23:56:17
-
千里快哉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20:13:39
-
玖柒尔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4 09:31:36
-
想在彩虹上看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23:41:19
-
Lance Lau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23:25:29
-
Orchide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2 15:30:56
-
lemon糖糖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9 22:48:20
-
豆友270251283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8 17:48:56
-
简单平凡的快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8 12:00:56
-
安懿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8 08:51:29
-
南茶辞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8 08:38:01
-
允世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7 08:47:00
-
吾双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5 23:02:21
-
豆友270667078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5 10:20:15
-
Mo Cuish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5 07:07:41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4 20:55:53
-
小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4 20:26:38
-
the moment~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3 18:31:10
-
Lintila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1 08:28:54
-
豆友196828152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1 07:24:41
-
阿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9 23:26:23
-
心比扎软i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9 22:21:52
-
最懒打工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8 21:44:17
-
Sunn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8 20:55:15
-
D.Morg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3:43:20
-
高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2:38:23
-
Ad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2:37:58
-
欢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2:13:43
-
风沨枫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1:57:43
-
安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20:16:28
-
cach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10:29:48
-
Insoumuses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08:06:52
-
阿树有不同角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7 01:31:27
-
蜜渍渍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6 23:54:12
-
铁锅贴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6 19:50:23
-
№p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6 10:18:51
-
K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6 09:37:48
-
梦辉是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23:10:51
-
花间道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22:34:47
-
梵天的火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21:40:17
-
Robert L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19:45:53
-
拉布的小柴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18:58:03
-
斜月沉沉藏海雾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17:15:22
-
粉红猪猪🐷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9 08:16:27
-
Alyssay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8 23:46:38
-
要跳舞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21:02:13
-
肉司司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19:29:25
-
爱喝咖啡的大叔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11:45:41
-
阿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9:31:30
-
一个漏勺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9:30:51
-
名字不知怎么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9:09:39
-
耀麟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8:50:22
-
ANAV!L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1:46:51
-
弗洛拉 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0:39:27
-
如此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00:07:26
-
酒神阿波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3:46:17
-
左雅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3:39:35
-
口嗨笑笑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3:29:24
-
im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3:08:5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2:50:27
-
布莱希特永存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2:47:08
-
sogetsu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2:45:10
-
游到海水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2:33:24
-
熙熙与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2:12:35
-
不清楚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2:03:24
-
Invictusm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1:47:50
-
夏 米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1:46:37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1:43:27
-
庖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1:38:00
-
格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1:33:23
-
Mayda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6 21:31:43
黑大仙Y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在南浔古镇citywalk的一天(这个酒店里竟然藏着一个照相机博物馆) (5人喜欢)
- 我在南浔古镇citywalk的一天(“江南第一民宅”张石铭旧宅超详细游览攻略) (14人喜欢)
- 我在南浔古镇citywalk的一天(张静江故居超详细游览攻略) (9人喜欢)
- 我在南浔古镇citywalk的一天(本地人带路走完一圈的游览路线参考) (8人喜欢)
- 因为不愿错过这个春天,所以我又裸辞了 (3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