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茶」二十四节气之谷雨篇 〈二〉茶 · 乐故事(上)

谷雨时节,气温升高,春雨频频,山间新绿叠峦。人体脾胃旺盛而强健,正是身体补益的好时机。此时,人们热衷于追寻野菜蔬果的那口春味儿,更是少不了“谷雨饮茶”的传统习俗。泡上一杯三年陈期的白牡丹,鲜爽芬芳,形、香、韵均如其名,正是对这“牡丹吐蕊”的茶饮时节最为恰当的追随了。 谷雨节气最宜饮茶,《茶疏》道:“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此时也是我盼收白茶的日子,每年订下的新银针和白牡丹都是在谷雨后抵京。怀揣这份期盼,我取来2017年存下的特级白牡丹,用它瀹出的“暮春细雨”滋润一下我急切的盼茶之心。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一部伟大的杰作,却拥有最为平易近人的旋律……在莫扎特的笔下,g小调的忧郁气质透着一份悠然自得,生活的不如意在挥笔间烟消云散,天才的忧郁化作了人间的芬芳……莫扎特的音乐让我想到了天生丽质的白牡丹,它取着万花之王的名字,却展现出清雅质朴的芬芳。饮上一杯,无苦涩,不浓艳,鲜爽宜人,清甜入喉 …这一茶一乐,便是对“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暮春美景最为恰当的诠释了。

记得2011年第一次饮白牡丹,它形似绿茶,却更为鲜嫩剔透。汤色如清泉,入口那般甘甜鲜爽竟让我忽略了它的香气。我想即使不爱茶的人,也无法拒绝这如此可口的茶汤吧!之前饮茶大多追逐香气,但与白茶的初遇,是我第一次去关注茶汤的“质感”。细腻如丝的汤感烟云缭绕于口齿间,如此温柔淡雅的茶品怎能不叫人垂涎?自那之后,每年谷雨时节都会收些银针和牡丹来追追那份春味儿。

白茶喝的其实是“自然”二字,它极简的制作工艺更突显出茶品的本质,就好比品尝田野间的果蔬生鲜,不会拿它们来浓油赤酱,而是最大程度保留这些食材的“鲜”字,那味道便是山间晨曦的露水,春雨后泥土的芳香。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