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生花》之:大丈夫孔坦
大丈夫孔坦
《晋纪十七》
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二年(公元336年)
前廷尉孔坦①卒。坦疾笃,庾冰②省之,流涕。坦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以济国安民之术,乃为儿女子相泣邪!”冰深谢之③。
【注释】①孔坦(285—335年),字君平,孔子第26世孙。祖冲,丹阳太守。父侃,大司农。坦少方直,有雅望。尝从容言于帝曰:“宜博纳朝臣,谘诹(读如资邹,谓征询,访问;商量)善道。”暗指不能委政于王导,由是忤导,出为廷尉。《世说新语》注:孔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善《春秋》,有文辩。历太子舍人,累迁廷尉卿。《晋书》:“苏峻事平,陶侃欲将坦上,用为豫章太守,坦辞母老不行。台以为吴郡。吴郡多名族,而坦年少,乃授吴兴内史。”其时坦已四十多岁,不知为何说年少。②见“庾冰逃难”条注。③道歉,谢罪。东汉来歙为刺客刺中,匕首尚在胸口,召副将嘱以后事。《后汉书·来歙传》:未殊(指未断气),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耶!”延收泪强起,受所诫。五代时后梁名将牛存节也曾以忠孝嘱后事,《旧五代史·(梁书)列传十二》:将终,戒其子知业、知让等以忠孝,言不及他。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