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南春早(3)
PART3 江阴会友
南京去往苏州正好途经江阴,于是行程规划的时候,就和神交多年的朋妈以及彤妈约好一起午饭。
12号早上9点半从南京出发,中午11点半到达江阴。
和朋妈的缘分源自政委,她们俩是一个妈妈群里的网友,因为政委晒了我给小树做的相册,朋妈溯源而来,我俩就甩开了政委迅速地熟络了。彤妈又是朋妈的好闺蜜,也因为同样的爱好和需求熟悉了起来。15年前在南京培训的时候,朋妈正好有事,彤妈一家子从江阴跑到南京看我,当时是三口之家,现在已经增员到四口了。
虽然和朋妈从未见面,彤妈只见过一面,但是十几年来一路相伴,所以见面的时候毫无陌生感,可以嘻嘻哈哈笑成一团。饭菜如何没有太深印象了,因为重点是聊天,老友相聚都特别开心。
吃饭聊天到2点,我们继续出发。快上高速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光顾着聊天,竟然忘记合影了。几乎同时朋妈打来电话:亲爱的你上高速没有,忘记合影拍照了!说话的功夫车就过了收费站驶上高速路,只好留作遗憾,以待下次了。
PART4 苏州的小桥流水
下午4点到达苏州。

酒店紧挨外城河,不远是个公园,一个照壁背后立着一尊高大的雕像。一看介绍是伍子胥的石雕,公园里的这个古城门叫胥门(也叫古胥门或姑胥门)。了解到苏州城最早原来是伍子胥规划和建设的,而辅佐吴王阖闾使吴国国力达到鼎盛的伍子胥,却因后主夫差听信谗言被赐死,头颅就被挂在此处示众。
这几天在江南的游逛发现,几乎转身就有一处历史遗址或人文景观或名人典故,查询之下才能略知一二,时时感叹自己文化不够。
穿过胥门进入内城,沿街就是北方人稀罕的小桥流水。隔百十米就有一座形态不同的小石桥,路边的梅花还有不知名的花树开得团团簇簇。随手拍了一座拱形小桥,桥边绿意葱茏,各色花树相互映衬,拱形小桥和倒影又形成了完美的圆形画框,镶嵌着经过水面柔光处理而成的水粉画。真是一幅完美的江南春早图呢。

把照片发给政委看,她说:啊,好有感觉!
(其时她在绍兴,而我3天之后要去绍兴,彼时她将去杭州,我俩这次就是擦肩而过的缘分。)
路边有一个比较大的饭店写着“江南一品”,以同伙觅食的专业眼光确定,就它了!老苏州熏鱼看起来熏到干干的样子,但嚼起来酥脆生香,蟹粉豆腐鲜嫩细滑,本来想着是吃笋的季节,结果宜兴笋烧肉并没有想象中好吃。总体而言,饭菜质量基本符合预期。

平江路
早上走路去平江路逛。
沿着干将路一路向东,10来分钟后路过一个古建筑的院落,看起来像是一个单位的样子。我们一边嘀咕着一边探头探脑往里看,正好走出来一个大爷,问了一声,大爷给我们科普道这儿是“言子书院”,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言子曾经讲学的地方(上网看了一下有说曾经是祭祀言子之地),现在没有开放。继续再往前走一会儿,就会看到大路中间有一座“言子亭”。

早餐店是拐进一片白墙黑瓦长长的里弄交织而成的居民区里找到的,叫“老石头面馆”。虽然我们从山西这个面食之都而来,对于面条自带天然的优越感,但是鉴于吃货对美食的了解,对于江南之地精致的面条和诱人的汤底,以及繁复多样的浇头也是有些垂涎的。居民区内的面馆,一看就是本地人天天出入的,价格实惠,出乎意料的量大。我要的是雪菜肉丝面,清香可口,但是也没有更惊艳,量大到吃不完,难怪店里几乎没有女客。

在江阴和朋妈她们吃饭的时候,她们说最近苏州游客好多,平江路人挤人,把小孩都挤哭了。虽然听起来体验不够好,但咱们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来都来了”吗?也就做好了游人河的准备。结果到达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晨光中的平江路游客竟然很少,可能是因为来的够早,又是周一的缘故。

平江路历史街区整体规模很大,因为游人不多,我们没有进到小巷里去寻幽探秘,就从最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平江路上慢慢逛过去。河水穿街而过,跨坐其上的小石桥都形态不一,已默默守着这条河、这条路几百年了。青石板路另一边是鳞次节比的老房子改造成的特色小店,古老的木栅花窗掩映着各各不同的现代的热闹。


如果转入街巷之中,又有很多很多联结历史的故居、老屋,戏台、会馆,斑驳的墙体诉说着遥远的过去。
游玩的女孩子们很多,有五成以上都是穿着汉服,一个个云鬓香腮,罗裙风动,散落在江南小桥流水的画卷中,分外协调,也特别好看。姑娘们或者停下来拍拍照,或者说说笑笑行走在青石板小路上,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古代,似乎一会儿巷子里就会响起杏花的叫卖声。


看着时间还早,就在河边一处小茶馆坐下来,看小河里摇着橹来来去去的小船,一边喝茶嗑瓜子消磨了一会儿。


拙政园
穿过平江路主街直达拙政园。
说实话拙政园有些失望,可能预期比较高,园子本来就不大,人很多,以至于看不出来园林的布局美,也体味不到设计的巧思,比08年去扬州个园游览的体验差了很多。也许还有我们对园林文化的不够了解,本身对园林的兴趣欠缺等因素吧,所以名扬天下的苏州园林之首,竟然被我们潦草应付了。




匆匆游览完拙政园,准备去苏州博物馆,结果周一闭馆,也是因为没有做功课,又错失了。
依然沿着平江路返程,已近中午,游人多了起来,不过也没到摩肩接踵的程度。在路口处一个较大的茶馆要了一壶茶,听了半小时的评弹,户外有风,效果不太好,又冷,就走了。

双塔和定慧寺
拐上干将路后,路边忽然看到一对双塔,橘色塔身俊秀飘逸,煞是好看。于是转过去准备一探究竟。转弯之后市声突然消退,曲径通幽处一座寺庙悄然出现,黄色的墙体掩在绿叶间,古老而娴静,写着“定慧寺”。双塔和寺庙相隔几十米,既然因双塔而来,就先去看双塔。

双塔所在也叫罗汉院,是北宋的一对仿木砖塔,整体造型玲珑秀丽,塔后是一处正殿遗址,为宋代建筑遗迹,院内回廊展出一些唐宋石雕,宋明两代的古碑等。这又是不经意间寻幽探古偶得的收获。
从双塔院出来去到定慧寺,发现已经闭寺了。上网了解了一下,定慧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禅院,大雄宝殿前有两棵见证漫长历史的银杏树,它和双塔院是在北宋之后才分为两院,难怪距离如此之近。苏东坡曾经和禅院主持交好,往来苏州就住在寺中。这次只能在外围领略定慧寺的禅意,下次再续缘吧。

离开定慧寺的小巷,热闹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看路标是凤凰街。瞬间感觉脱离了游客的身份,融入到苏州的市民生活中了。
在路边一个叫“奈朵广宁芝”的小店里,买到一个米酿冰麻薯,也是直击心头的好吃。糯糯的麻薯搭配清甜的酒酿,还有爆珠和薏米丰富口感。可惜离得酒店有点儿远,只吃了一次。晚餐在凤凰街一家叫“阿成饭店”吃的,要了响油鳝丝、清炒马兰头、苏州白什盘和糖醋小排,都是苏州本帮菜,糖醋小排感觉一般,其他三个菜可圈可点。
饭后仍然步行。客居江南,夜色四起,就像这水乡的桨橹摇出的浅浅波纹,将你无声地包裹在她的温柔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