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 杨绛
一个人的思念,两个人的陪伴,三个人的乐趣,92岁的杨先生用此书记录了一个家庭的63年生活,有开心也有泪水。情到深处难言表,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将其间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丈夫钱学森和女儿钱瑗在生命最后几年的经历。钱先生受邀去参加会议,生病卧床,终三人古驿道上相见,杨绛杨先生悉心照顾,不久女儿也发现身体不适,在医院接受治疗。杨先生白天照顾丈夫,晚上则梦回女儿。晚上的梦确是真的,是电话得知的,只是文章以梦境呈现。
第二部分则是写年轻时的钱氏夫妇1935年同去英国留学,到女儿钱瑗出生,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即便遇到诸多不顺,战火暴乱、政治革命、身体疾病、家人离别,他们三人仍心系一起,享受着家人的乐趣。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快乐回忆支撑着92岁的杨先生写成这本书。
读完此书感动我的有两点,一个是对生活的态度。世界喧嚣,生活平凡,酸甜苦辣咸皆是生活调味品,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坚定内心向上生长的力量。即便满天乌云,也要有拨开乌云见晴天的勇气和信念。
另外一个是亲情。书中的亲情是爱与陪伴,即使他们异地的时候,也会时常通信,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更不用说了,乐趣满满。亲情是责任与担当,他们仨都为彼此着想,杨绛为钱学森学做饭,钱学森会在外出工作时嘱托女儿照顾妻子,女儿心里也是时刻惦念着父母等等。有人会关心你飞得高不高,但家人会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家人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时间不等人,珍惜身边的亲人,让爱与陪伴、责任与担当代代传承。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