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蜈蚣作为五毒之首,为何毒不死大公鸡?
蜈蚣作为五毒之首,其毒性不容小觑。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
蜈蚣头部颚足的毒腺会分泌毒液,经检测表明蜈蚣毒液属于高毒性毒液范围,有溶血活性,在小鼠皮下注射活体蜈蚣毒液,小鼠即可出现兴奋的中毒现象,而后惊厥,最后出现呼吸麻痹的情况。如果人体不慎被蜈蚣咬伤后,会出现疼痛、红斑、皮下出血等,严重者甚至恶心、呕吐,产生心律不齐、呼吸不规则等症状[1]。

蜈蚣的天敌——公鸡
公鸡向来有农村三霸之一的称号,公鸡脾气好斗,性格也很顽强,蜈蚣要是不幸被公鸡逮到,便会被公鸡的爪子死死地摁住,蜈蚣就失去了翻身之力,公鸡再用它尖锐的利嘴狠啄几下,蜈蚣就变成公鸡的美餐了。
鸡爪厚角质层和羽毛是公鸡的保护衣
蜈蚣有极强的毒性,为什么公鸡却不怕蜈蚣的毒呢?蜈蚣头部的脚呈钩状,其尖端有毒腺口,也叫做钩牙,蜈蚣在攻击时用钩牙钩住对方,刺入皮下后释放毒液。对于公鸡来说,蜈蚣的钩牙并不能对公鸡构成威胁,这是因为公鸡的爪子有一层厚且硬的角质层,蜈蚣的钩牙根本无法穿透鸡爪。
公鸡的身体也被厚厚的羽毛所覆盖,即使蜈蚣的毒液喷到公鸡的身上,也无法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其实有人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把公鸡的羽毛拔掉,再让蜈蚣咬公鸡的皮肤,使蜈蚣的毒液渗入公鸡体内,公鸡同样出现了站立不稳的中毒现象,可见,公鸡的羽毛和鸡爪的角质层就是公鸡对付蜈蚣的保护衣。
公鸡在捕食蜈蚣时,其尖锐的喙很快就能将蜈蚣啄到遍体鳞伤直至死亡,也就是说,一般公鸡在吃下蜈蚣时,蜈蚣已经没有了活性。而蜈蚣虽然有毒,但是其毒性主要存在于活体之中,有研究表明,用电刺激击晕蜈蚣后所取得的毒液会表现出溶血性毒性,将蜈蚣处死后并在虫体的水提取物当中没有发现溶血性物质,这也是为什么干燥的蜈蚣可以被用作中医药材,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公鸡的消化功能
蜈蚣在被公鸡吃下肚后,会被公鸡的胃消化酶所分解,而公鸡的消化系统中有一个叫做“嗉囊”的器官,是鸟类独有的消化器官,嗉囊可以起到储存食物的作用,刚被公鸡吃下的食物并不会直接进入到胃里,而是先停留在嗉囊中,口腔分泌的唾液可以将嗉囊中的食物进行初步地消化,并能对坚硬的食物进行软化,这样,即使公鸡把蜈蚣吞下去,也不会被蜈蚣的尖刺所划伤而导致中毒。
蜈蚣毒液的成分
我们来了解一下,蜈蚣的毒液是由什么成分构成的,根据刘子超等在发表的论文《蜈蚣毒素研究最新进展》中显示,蜈蚣毒素的主要成分是神经毒素,这些神经毒素属于蛋白类物质,毒性较强,能够麻痹猎物的神经系统,另外蜈蚣毒液中也含有一些蛋白酶、酯酶以及其他酶类,同时,毒液中还含有血液毒素和肌肉毒素,具有溶血性,多种血液毒素之间还会发生生化反应引起猎物血液系统紊乱而死亡[2]。

被蜈蚣咬伤该怎么办?
蜈蚣毒性强,被蜈蚣咬伤后,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咬伤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其并发症的危害也较大,那么被蜈蚣咬伤后我们要怎么进行处理呢?
首先,不要惊慌,不要去拍打蜈蚣以免被蜈蚣二次咬伤。
其次,要尽快用挤压的方式(必要时可以使用拔火罐)尽可能地挤出毒液。
再次,并且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将小苏打配制成5%-10%的稀溶液,涂抹在伤口处用来缓解疼痛。
最后,尽快到就近的医院就医,不要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参考资料:
[1]宋建徽,孟祥琴,王永利,杨小平.蜈蚣提取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及急性毒性[J].河北医学院学报,1995(02):91-92.
[2]邱赛红,邱敏,丁雯雯.蜈蚣毒性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07):79-81.
如果家中出现蜈蚣,说明你家里比较潮湿,建议控制一下湿度。家里有小菜园,也要定期查看是否有蜈蚣出没。小编建议大家在家里备一个杀虫剂,以备不时之需。
空消的杀虫水乳剂有很好触杀效果,将产品喷洒在下水道、角落、缝隙中;再配合杀虫粉剂洒在庭院、房屋外墙的四周,盆栽的边缘,双倍防护。推荐给受到蜈蚣困扰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