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戒断手机的思考续二
我倡导戒断手机行动,因为在这个人工智能横扫一切的大数据时代,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工具,甚至不只是一个联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经资本黑手持续改进用于监视你、掌控你、抽干你、榨干你的随身卧底。简而言之,你瘦了自己钱包,用自己血汗钱购置的这个电子设备真正服务对象是谁?是你,这个实际出资人?还是某一位不知隐蔽在何处的资本大佬?这个问题在今天来看,答案是模糊的。
这就是戒断手机的意义,你的人生不应该被手机背后的阴谋家控制。如果人生是一次远航,你就是自己的船长,务必要牢牢抓住自己的人生之舵。你可以去南美,也可以去印尼,你可以去你梦想中的任何地方!你本可以实现自己的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画家或者其他你喜欢的角色(无论专业还是业余),仅仅因为你的时间和精力被人巧妙地偷走,就成为了一名每天刷手机、模式化、固定化的螺丝钉。戒断手机不只意味着你不再依赖手机,而是你夺回自己的时间支配权和大脑思考权的关键战役,更是夺回你人生控制权的第一步。
戒断手机的本质并不是摒弃手机,因为手机是现代人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摒弃手机,相当于因噎废食,是自己处于信息的孤岛。戒断手机的本质是让手机回到它卑微的地位,你要明白你是手机的出资人,你是手机的主人,手机只是你的奴仆,而非凌驾于你之上,受控于各类app的人工智能,受命于资本,利用巨大信息差左右你的行为,压榨你的精力与财富,盗窃你的个人隐私的“大内奸”。要让你和你的手机全部明白:手机的主人是你自己,既不是马化腾也不是马云更不是扎克伯格。我们要利用手机,但不能受制于手机。
戒断手机,关键在于明确手机对你生活的入侵方法。第一个入侵关键点:无聊。通常来说,无聊的时候人会不由自主地去点亮手机,这是一个契机。随后它就会不断地推送让你欲罢不能。可以分析,标记自己无聊时刻,消灭无聊时刻对于清除手机依赖加以生存的土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不亚于就像把卫生死角的脏水臭水清理干净,从而有效夏天减少蚊子的侵扰。识别自己的无聊时刻以后就要找一些有趣的事去安排,而非掏出手机来刷,简单举例:阅读口袋书(很多书是可以直接装到口袋里的,它们的设计初衷就是便携)、背单词(背到最后真的很有趣)、思考(有很多可以用于自我对话的话题)、听播客、听有声书。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内容本质上还是基于手机提供的,你要自主选择内容并且具有目的性,而非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给你推送。
第二个入侵关键点:无趣。当你在进行实际工作、学习或从事某种有意义的事时,可能会因为当前进程的无趣性,在自制力差的情况下让工作时间被手机接管。这与第一个入侵点不同的是:它的入侵方式在于喧宾夺主,而非趁虚而入。也许手机的介入只是因为你听到了微信的一个铃声。这就要强化你当前工作的目的性,必须明确你在这个小时要完成的任务。
手机依赖源于无聊,这里的无聊是中性词。当一个人有足够无所事事的时间(无论是整体连续的还是碎片化的),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总会拿出手机浏览从而消磨时间,让无聊的时间不那么无趣。然而一旦你把消磨时间的个人权限交给手机,这就意味着手机以及手机背后的势力主导了你的时间支配权,大数据系统甚至接管了你的大脑判断权。众所周知,大数据可以推断什么内容能够引导你进行下一个点击动作,并且阻止你放下手机。这是当代社会最恐怖的事之一。久而久之,手机一定会侵占你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陪同家人的时间!
因此戒断手机是夺回你时间支配权和大脑思考权的关键一步。戒断手机的第一步是剖析你自己的时间布局。你要明白什么时间是专门用于工作、学习、陪同家人以及其它必要的时间,然后让它们神圣化。神圣化的意思是这件事一定不能让别的什么屁事干扰,比如说刷社交媒体。神圣化的事一定要做到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你捍卫自己生活的底线。其次,弄清楚你有哪些时间是碎片化的,哪些时间是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这个很重要。为便于交流,我们管它叫闲置时间。因为手机攻陷你的生活第一步就是从闲置时间入手的。实际上任何不良习惯都是从闲置时间作为切入点建立侵犯你人生的第一个据点的。在戒断手机这件事上,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替代刷手机的替代品。首先必须明确,让手机从生活中滚蛋,让它回到自己作为一个通讯工具的原始位置,一定要让手机依赖症失去它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土壤,也就是你的空闲时间。
如何找到刷手机的替代品。你可以在人生必须要做的事中挑选。比如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学生,学习写作,看书,看漫画,看电影。不可否认,上述很多事如果依赖手机的平台,是很方便的。我们不应该投鼠忌器,摒弃手机的便利性,我们要摒弃的是手机的依赖。当你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应该使用手机完成的内容,并不属于手机的依赖,而是对手机的合理利用。比如阅读,你可以利用纸质书阅读,也可以利用手机阅读器阅读。只要你的阅读行为是在自己大脑独自授权下完成的,那就是合理的阅读行为,在这种场景下,你很明确完成这本书的阅读你将会收获什么,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自己的逻辑理性推断而确定的。只要你的阅读行为是在手机大数据推送的情况下,并未经过大脑思考而进行的随机阅读,那就是手机依赖:你并不明白啊阅读这个内容对你有什么好处,你只是像僵尸一样,大数据扔给你一份阅读材料,把没有目的和营养的内容植入你的大脑而已。
手机的替代品一定要有趣味性,没有趣味的替代品在充满诱惑的大数据内容之前没有一点战斗力。如果你确定找到一个替代品,你要想一想它的优点。举例,1假如你希望用看书来打败手机,不妨考虑一下剧情紧张紧凑的小说,比说说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作者会以非常专业的讲故事水平引导你继续读下下去,但是原则是你只能占用你的闲置时间,也就是之前被手机占据的时间去做。2假如你希望学习外语,你可以用想想掌握20000单词后你的战斗力有多强,促使你让学习外语打败手机。其他的兴趣爱好采用类同的逻辑,简而言之,你必须找到手机替代品的优越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确保胜算。
最后是把手机中那些战斗力超强的App删掉,比如说某音,某博,某书。因为他们是强有力的社交媒体,运营者对用户的心理掌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删掉他,你会发现没有他们,你的生活也一样精彩,因为你已经找到他们的替代品。
最重要的一点,明确你的底线。那就是确定每天的睡觉时间,必须明确几点就应该入眠,那么倒推几点就应该整理,到达底线后不管你和你手头在做的事如何,都必须中止。
未完待续,全文待润色,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或者单纯想加我好友,请关注我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