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邓公传记 学工作方法
本篇仅作为读书心得记录。
2023.3.14读书进度15%,感悟:
1、干事做事的前提是保全自己,有了位置才能做事,没有位置多大能力也发挥不出来,人不能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更不能太高估自己的运气,平台很重要,位置很重要,敬畏工作机会。
2、为保全自己,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只能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3、韬光养晦,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很重要,但另一方面,时机来了,也要果断抓住,积极运作,而不是一躺到底。
4、人生很长,起起伏伏,伟人都免不了,更何况我等凡人,人生的境遇难以预料,干了几十年,忽然来了个比自己年轻三十多的人当上司,也是只能接受。少些抱怨,多盯着工作。想想自己在各种限制下可以干点什么,做出哪些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
5、权谋、权术、制衡,有点大明王朝1566中“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味道,搞分权、搞制衡,控制舆论喉舌,足见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站队表忠心是自保,但也要有很强的个人能力,有思想,有手段、有本事,只靠表忠心也是不行的。
6、与自己讨厌甚至憎恶的人相处、共事可能是职场人的必修课,我们意见不一致,但也要想方设法推进自己想干的事,都是妥协出来的结果。
7、解决难题,抓要害,抓重点,认准了后就绝不放松,雷霆手段,钢铁意志。
8、家是人温情的港湾,家人只谈情说爱,不是政治场、工作场,反过来孤独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孤家寡人很可怜,人需要有全然放松,全然松弛的时候。
2023.3.20读书进度35%。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没有遇到过的可以读上瘾的书,之前只有金庸武侠小说可以做到这一点,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其中的历史,人物,我在之前的十年里时不时的会看到一些片段,终于有一本书把他们都串起来,按照时间维度,让我们了解我们的国家发生过什么,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这很有趣,和我们的生活也非常相关。
把之前模模糊糊知道的东西变得更加清晰准确了,比如党的历史上几次重要节点:遵义会议、延安整风、十一届三中全会,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意义重大。想了解更多,还需要研读其他著作,比如新版的毛传记,高华的著作。
继续写感悟:
1、公开发言是都有记录的,保护自己很重要,但该有的坚持会为未来赢得认可和尊重。
2、做成事的人要有三种品质:一是自律且有很强的进取心;二是要能忍受委屈,承受不公平的对待,承受挫折;三是要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团结各种人帮助自己。
3、局势风云变幻,人情淡薄才是常态,金瓶梅中的世界是冷库的,但也是真实的。在此情况下,再看雪中送炭,人情方有不同的感受。
4、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没有那么多细微末节的公平正义,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5、位置过高,德不配位,可能成为引火烧身的灾祸。
6、在固有的框架下灵活做事,懂得变通,同时尽量不去激怒反对力量,是很高超的技艺。
7、在任何情况下,长期的封闭都会导致落后,清朝如此、改革开放前亦是如此,开放、沟通、交流很重要。
8、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必有其背后的原因,皇帝的新装会不断上演,权力的集中会让人性的另一面以“奸臣”的形式展现并放大,权力需要奸臣进行兑现。
2023.3.30 阅读进度58%
读书速度慢下来了
9.苏联—越南的威胁,1978—1979 10.向日本开放,1978 11.向美国开放,1978—1979
这几个部分就纯粹流水账,历史补课了,没什么感受。
12.重组领导班子,1979—1980 13.邓小平的统制术 14.广东和福建的试验,1979—1984 15.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1978—1982
看这几章去理解邓公的“务实”是什么意思。
1、不求虚名,只求实际的工作
2、不争论,先尝试,见效之后再推广
不争论,大胆的创
阻力越大,越能体现出邓公的智慧,如何在维持稳定,不能导致分裂的情况下,为这个国家带来改变。
摸着石头过河,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
3、历史长河,所谓的公正公平,从历史角度看是不存在的,往往只是人们思想里的一厢情愿,历史滚滚向前,像《七武士》里的农民,七个武士四个献出了生命,但农民只会庆祝赶跑了盗贼,不会有人记得那四个因为道义拔刀相处而失掉姓名的四位武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历史也是如此吧,隐约觉得历史没给胡、赵这两位改革领袖应有的评价。
2023.4.5 月度进度85%
1、继续补历史课,了解我出生附近那些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后来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是怎么等上舞台的,以及那些只鳞片抓的信息实际上是怎么样的。
2、胡赵相继下台,长者登上舞台,是怎么样一个进程。这中间国家治理过程是如何一步步转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今日中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答案,我们很需要这些信息,补上这堂历史课,对我们如何看待当下,思考未来奠定基本的历史基础,时代的发展不可能抹去历史的影响。
3、第21章看得惊心动魄,仅凭这一章,这本书就没白看。之前零零碎碎看过一些,要么有很强的情绪,要么只是其中的某个片段,仅仅解开了一点点幕布,加上环境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安于淡化,加上此后中国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这段历史成为小小的一段风波。但越是如此,越让人不解,怎么就横生生插进来这么一段看起来断裂的“风波”呢?这本书高速了我们答案,凡事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走到这一步的,从78年以来就埋下了种子,甚至还要追溯得更早。从作者的描述中也能感觉到,前面的章节很多处都在为这一节做伏笔,自由的限度问题被多次讨论。看完这章,很感慨,感受很多,作者作为一个美国人,很难得,没有对此事做单一角度的解读,没有倒向任何一方,没有背离当事者所处的位置和时代,做出了多个角度的呈现和评价,尤为难能可贵。感叹治国不易,国家很大,稳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感叹学生的爱国献身精神,感叹那个充满理想的年代匆匆逝去,悲叹勇敢的幼稚。也敬佩作者道出了西方世界强烈反映的原因,与生命的数量,严重程度无关。从中也看出了媒体的能量,影响力,以及其中的权数。最后我相信,国家未来的腾飞,坚定的迈大步子向前进,这里面有他们的功劳,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向他们致敬。
4、体会到了历史的复杂性,没有非黑即白,邓公讲的三七开很实事求是。因此我们讲话要慎重,不能走极端,发泄情绪,讲一些轻飘飘的判断,持中,能看到历史的多面,才是真的能力,也是思想的成熟表现。
2023.4.8 94%
1、24章继续回答,国家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的问题,精英治国,先富后富,法治缺位、腐败问题等等。
2、我们在用短短几十年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路,制度的不健全,贫富差距,社会不公平,牺牲底层民主民众的利益也将成为必然,看到这些问题才能理解为什么把反腐败提到那么重要的位置,为什么要搞常态化巡视,给司法和监督的漏洞打上补丁。为什么现在要提共同富裕,改革进入深水区,增长放缓,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房价高企,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福利制度缺失,阶级固化,社会戾气重,人口红利见顶,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外部又面临世界第一强国的全力压制,逆全球化,技术封锁,外企产业退出,外贸萎缩。亟需寻找增长的新动力,新突破。新冠几年,反映出国家的稳定并没有那么容易维持,群众对国家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媒体自由的缺失被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的现状部分弥补。浮躁、低幼、奶头乐式的社会文化风气大行其道,舆论容易被带偏,也容易成为无情的苛责者,成为集体暴力,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我们的国运是我们每个人未来命运的最大背景和基础,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推动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
2023.4.9 读完全书
理解中国,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四个基本原则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我们有责任知道国家为什么是这样,国家是怎么治理的,才能判断未来可能会怎样。人永远无法脱离所处的时代。